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挽歌考     
挽歌是一种哀祭文体,集文化和文学于一身,因其悲哀感人的曲调,被丧礼所用。后成为丧葬礼仪制度的一部分。从此,挽歌就与哀生悼死结下了不解之缘。挽歌的判断标准与丧葬仪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挽歌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2.
莫斯科采风     
在莫斯科河畔,有一组气势轩昂的历代帝王宫殿——克里姆林宫。它可以和北京的天安门媲美。 据传,在1156年尤里·多尔果罗基大公在其领地用木头建立了一个小城堡,取名“捷克涅茨”,以后几经扩建始成今日规模。 克里姆林宫的前方就是著名的红场。相传沙皇伊凡三世时,为了防御外敌偷袭和宫城失火,下令在宫城外保持一定空旷场地,也就是今天的红场,也是莫斯科古老的广  相似文献   

3.
走进莫斯科     
提到莫斯科,人们自然把它和红场、克里姆林宫联系在一起,如同说到北京就想起天安门一样。跨过莫斯科的白石桥,人们便走进红场。此时,激动的心潮,崇敬的暖流在胸中升腾。啊!这里就是红场,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兵临城下时斯大林处变不惊检阅军队的地方。脚下踩着的积雪沙沙作  相似文献   

4.
胡闹莫斯科     
◆大款喜欢扮乞丐◆2006年年初,我去莫斯科投奔堂叔父。堂叔父态度冷淡,给了我一点小钱,叫我自谋出路。我学文史专业,在经济不景气、社会两极分化严重的俄罗斯找份工作,真比登天还难。弹尽粮绝之后,我只能到车站当搬运工,到垃圾场拾破烂。  相似文献   

5.
莫斯科拾趣     
俄罗斯是一个令我神往的国家,除了小时候的教育(土豆烧牛肉式的共产主义)、10年前的剧变(世界上最早、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复存在)和中苏间的纠葛(两个无产阶级兄弟打打闹闹许多年),还有它巨大的现实影响。尽管苏联分裂成15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但俄罗斯仍然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东西长10000公里,南北跨5000公里,面积1707万平方公里,几乎是名列第二的加拿大的两倍。俄罗斯地跨11个时区。尽管它的国内生产总值不到中国的一半,但综合国力并非如此,军事上也是世界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在莫斯科我没找到英文标识,用中国…  相似文献   

6.
何安利 《社区》2011,(23):36-36
距莫斯科红场不远.有一处外观并不太显眼的墓地——新圣女公墓,而今人们更喜欢称它为莫斯科名人墓,因为这里安葬着两万多位俄罗斯各个历史时期的名人。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挽歌诗是中古时期挽歌诗的巅峰。本文首先从陶渊明挽歌题目和其挽歌是否为临终属纩之作进行判断 ,在此基础上分析陶渊明挽歌诗在魏晋六朝挽歌诗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力图从挽歌与挽诗的角度阐发陶渊明挽歌诗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魏晋文人与挽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晋人“敬礼莫崇,傲慢成俗”、“诎周而疵孔,谓傲放为邈世”,一反两汉标举礼乐伦常的积习,企慕摆脱一切羁绊,追求最大限度的人生自由。这种“以傲放相高”的时代风气,在魏晋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生成和蔓延,无疑有它多方面深刻而复杂的依据。外表的放任,往往是内在痛苦的表现。透过当初那些非礼反俗的任诞行止,常常能窥见某些本质的东西,领悟某种时代感情。挽歌,或称绋讴,古已有之。《庄子》曾提到:“绋讴所生,必于斥苦。”司马彪注:“斥,疏缓也;苦,用力也。引绋所以讴歌者,为人有用力不齐,故促急之也。”由此看来,挽歌最初很可能是挽柩人用以整齐步子的一种简单的调门,而后才配以词,形成为固定的葬礼歌曲。挚虞《挽歌议》云:“汉魏故事,大丧及大臣之丧,执绋者挽歌。……挽歌因倡和而为惟怆之声,衔枚所以全哀,此亦以感众。”实际上不光王公贵人的葬礼必唱挽歌,民间同样如此,甚至为适应这种需要还产生了“挽歌”的  相似文献   

9.
在莫斯科西南,莫斯科河的一个拐弯处,由斯波尔基夫娜娅地铁站出口,步行约20分钟,就可以看到一座用红色砖墙围着的大院子,这就是著名的新圣母公墓,是许多历史名人和现代名人的归宿地,也是一座规模宏大的雕塑艺术博物馆。 在每座墓前,你都可以看到各种精美的结合各人生平精心设计的大理石雕塑佳作。在作家们的墓前,会是一本展开的名著,你可以在翻开的书面上重温你早已熟悉的  相似文献   

10.
佚名 《21世纪》2011,(1):64-64
2007年,黄薇开始了在莫斯科的留学生涯。这是18岁的黄薇第一次离家,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重新适应另外一种独立生活。高考落榜后,黄薇无奈接受父辈们的留学安排,去俄罗斯。  相似文献   

11.
如果你想选择一处度假圣地,请不要忘记,有一个比之其他任何地方都毫不逊色的去处,那就是莫斯科。  相似文献   

12.
"莫斯科"的原意为"沼泽"和"密林",而莫斯科国内现有11个自然森林区、89个大公园、400余个小公园和800多个街心公园。这座大都市的绿化形成了乔、灌、花、草有机组合的结构,并且它们大都是自然混生的,没有那种"搬树进城"的人工"雕刻"痕迹。"从外表看上去,视觉的效果或许并不理想,甚至给人以呆板、杂乱的印象。"一位在莫斯科住了70年的老教授感慨道,"然而恰恰是这种纯自然,给市民们提供了一个返  相似文献   

13.
莫斯科之夜     
夜幕下的莫斯科如童话般迷人,却又暗藏凶险。午夜之前,灰姑娘若还不离开克里姆林宫,那她丢掉的可不止一只水晶鞋。  相似文献   

14.
赵华 《社区》2008,(5):55-55
早在来俄罗斯之前,就听说莫斯科的地铁规模宏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铁路系统之一,而且车站风格各异,建筑精美。如今,终于有机会走进有“地下艺术宫殿”美称的莫斯科地铁。  相似文献   

15.
1998年,我正在俄罗斯留学。那年情人节,莫斯科很冷,气温达到-38℃,天空中还飘着雪。尽管如此,兜售玫瑰的小贩们依然不停地穿行于大街小巷,让这爱情的信物无止无息地燃烧,温暖着那些置身爱情中的人们。  相似文献   

16.
睡意朦胧中,仿佛听到播音员那恬美的嗓音在机舱内盘旋:还有二十分钟,本次航班将降落在莫斯科机场。机舱内一片骚动,人们从昏昏欲睡的期待中清醒,仿佛都显得很激动。我们一行十四人是分别来自北京、重庆、陕西、广东、江苏版权界的同仁。应俄罗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小说《尘埃落定》的背景和小说的内容进行了概括地描述,着重分析了“傻子”这一形象以及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宗教气氛,还分析了作者阿来是怎样以冷静淡然的笔触描绘那一个血雨腥风的动荡年代。  相似文献   

18.
挽歌,集文化和文学于一身,有着独特的魅力.挽歌与音乐紧密相连,哀挽之音感人是挽歌被纳入丧葬礼仪制度的重要因素;丧葬文化赋予了挽歌哀生悼死的意蕴,体现出古人生死观念的变化;行为挽歌与诗体挽歌的交织使挽歌在魏晋绽放出奇美的色彩.  相似文献   

19.
挽歌是一种哀祭文体,其传统源远流长。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命危浅,文人开始大量创作挽歌。这些挽歌是士人对于生与死思考的艺术反映,由于他们的出身、地位、文化传统、人生观不同.其心态也表现了多元性。  相似文献   

20.
挽歌是一种哀祭文体,其传统源远流长。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命危浅,文人开始大量创作挽歌。这些挽歌是士人对于生与死思考的艺术反映,由于他们的出身、地位、文化传统、人生观不同,其心态也表现了多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