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0 1/2章世界史》是英国当代作家朱利安.巴恩斯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以《圣经》中的诺亚方舟为基本意象,敷衍出10 1/2章故事,同时以反讽的姿态重新审视神话传说和历史事件,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出了一幅独特的人类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2.
朱利安 巴恩斯是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其小说主题广泛,艺术形式新颖,思想内涵深刻,受到世界各地读者的喜爱。当前,学界主要从历史主题、权力话语、后现代手法、英国性等视角展开对巴恩斯小说的研究,忽视了小说中的媒介记忆书写这一独具特色的题材。《101/2章世界史》和《英格兰,英格兰》通过隐喻手法,再现了人的身体作为印刻历史记忆的重要媒介。《福楼拜的鹦鹉》展现了作为记忆之场的广场景观所承载的深厚历史记忆。小说中游客通过参观和体验凝结着多重历史内涵的景观,将记忆固化在头脑中。《东风》通过描写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的故事,展现了网络永久性保存记忆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对当代社会数字化媒介记忆的弊端做出了警示。  相似文献   

3.
历史记忆问题是朱利安·巴恩斯《10章世界史》的关注焦点。小说中小人物的历史记忆凸显了对底层大众的深切关怀,对人类过往苦难和暴行的历史记忆书写彰显了铭记本身作为一种伦理责任和义务的思想,而对人类作为休戚与共的共同体的记忆则体现了强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4.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珀涅罗珀纪》将话语权给予以珀涅罗珀为代表的上层女性和以十二女仆为代表的底层女性,从女性视角改写荷马史诗《奥德赛》,女性话语逐渐将男性话语挤压出文本。这两种女性话语在解构和颠覆男性话语的同时,在女性话语内部也引起话语权力的争夺。本文从两种不同的女性叙述声音入手去分析《珀涅罗珀纪》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变化和不同阶层的女性话语对峙,以及对底层女性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在经历了反映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两个发展阶段之后,在当代社会表现出新特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的“历史”三部曲(《宠儿》、《爵士乐》和《乐园》)超越单纯对女性经历的关注,开始把目光投向黑人群体和民族历史。莫里森以黑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不同内涵的“爱”的追求为主线,以黑人群体为主角,对白人的官方历史进行解构和颠覆。在重述黑人历史的同时,莫里森也开始对黑人社区自身的缺陷进行反思和批判。“历史”三部曲代表了黑人女性文学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6.
20 0 2年 10月 12 13日 ,新世纪世界史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如何促进世界史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会议由武汉大学历史系和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编辑部联合举办 ,并得到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协助。一大批国内有影响的中青年世界史工作者参加了这次会议 ,他们来自国内 10余所著名高校。老一辈世界史学家齐世荣、马克、刘家和、庞卓恒、王敦书不辞辛劳 ,参加了这次重要的学术会议。另外 ,人民出版社、三联书店、《光明日报》社、《历史研究》编辑部和《世界历史》编辑部也派代表出席了本次学术研讨会。会议开幕…  相似文献   

7.
《福》是J.M.库切对丹尼尔·笛福的著名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一种改写。小说打破了《鲁滨逊漂流记》中男性声音在历史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引入了一个女性叙述者苏珊.巴顿,以她的视角向读者讲述了一个似曾熟悉,实则大相径庭的荒岛流放的故事。苏珊的叙述揭示了库切对传统历史权威压迫下的边缘人物的声音的极大关注,挖掘这些声音的不懈努力及对传统历史写作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8.
高中《世界历史》课本,有些章节因涉及面广,头绪较多,过于概括,而比较难教、难学。如:古代部分第八章“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兴起”,近代部分第三章“西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第六章“拉丁美洲的独立革命”,第十二章“亚洲的革命风暴”……等等,无论从教与学来说,难度都是比较大的。 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世界史难学”。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固然很多,如学生在学习世界历史之前,很少接触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学起来自然感到陌生,不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的《霸王别姬》虽是其早期作品,却在中国女性主义叙事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张爱玲在小说的故事层面采用"对抗式"方式发出女性独特的"声音",在话语层面则采用作者型叙述声音模式、全知叙述者叙述视角、女性人物主要视角、男性人物视角和女性人物视角对比,以及女性认知叙事视角等叙事策略,在话语层面为叙述声音建立了权威性,从而委婉含蓄但却清晰地发出了女性的声音。作者以女性视角对中国经典故事《霸王别姬》进行的新的塑造和建构,使得女主人公虞姬成为故事中的主角并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相似文献   

10.
《紫色》是美国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它是一部由92封信组成的书信体长篇小说。该小说于1982年出版,是20世纪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乃至世界女性文学的经典之作。小说通过公开女性生活隐私的某些方面的“女性声音”,揭示了主人公西丽遭受的性虐待、失去话语以及自我身份消失,折射出女主人公西丽反抗种族歧视和父权社会、颠覆父权话语、寻求自我身份、性意识的觉醒和追求幸福生活以及建构女性声音权威的心声。  相似文献   

11.
黎明 《中华魂》2012,(18):29-29
我是个世界史谜,自认为对欧洲史了解一二,因此对于此类著作拿在手上总是草草翻过,大凡觉得没什么精义可言,吸引不住我的兴趣。但这部拉尔夫·乔治·劳埃特的《大逆转1919——希特勒反犹背后的欧洲史》,我却是一字一字地读了下来,读完感触颇多,最重要的,就是它颠覆了我惯有的认知,当然,它与众不同的历史书写方式也让我疯狂。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为依据,对《魔幻玩具铺》的叙述声音和叙述视角进行分析,具体剖析安吉拉.卡特在该小说中对叙事元素的独到应用,以此阐释其是如何颠覆男性话语,建构女性叙事权威,以折射其性别政治的。并试图挖掘卡特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3.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历史学家李来福(Leif Littrup)1988年来华考察中国世界史学科的状况。李来福在华期间,同我国史学工作者广泛接触,并搜集了一些世界史书刊。1989年他发表在丹麦《文化与历史》杂志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史》一文,以他的史学眼光,介绍了我国世界史学科的历史与现状。现将此文节译出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历史学家李来福(Leif Littrup)1988年来华考察中国世界史学科的状况。李来福在华期间,同我国史学工作者广泛接触,并搜集了一些世界史书刊。1989年他发表在丹麦《文化与历史》杂志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史》一文,以他的史学眼光,介绍了我国世界史学科的历史与现状。现将此文节译出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莎菲女士的日记》于1928年2月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后,一直被启蒙/男性话语场以固定的话语模式加以解读。作品能够被启蒙/权力话语场接纳,但同时又被僵化解读的原因在于叙事者发出的叙事声音较为复杂。通过对文本叙事声音的女性主义解读,发现现代女性在主体建立过程中发出的声音,它包括对男权话语的批判和对女性主体地位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集中分析萨拉·玛格丽特·福勒的代表作《十九世纪妇女》,旨在探讨福勒在该作品中对19世纪美国父权社会性别二元对立思想的批判和颠覆。福勒以美国超验主义的视角,消解了父权社会对两性社会差异的界定,颠覆了父权社会男性优越/女性低劣之思维范式,论证了女性平等权利的合理性,为女性争取权力的斗争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世界史是历史专业核心课和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承担着重要的使命。鉴于普通高校世界史教学中部分存在着教学方式陈旧、培养目标不清晰等问题,有必要探索可行的改革方法和路径。《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在世界史课程体系中承上启下,对这两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凸显了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形式改革之间的密切关系,对教师改革意识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全球文明史》与"世界史"概念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皮特.斯特恩斯等所著《全球文明史》中体现出来的世界史方法论和体系思想,笔者认为,“世界史”与中国史不应是对应关系,中国以外国家、地区史不是世界史,只有从总体把握世界历史宏观进程的研究才是世界史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历史学内部学科分支类目重新斟酌的建议,并结合《全球文明史》就具有整体观念的世界史的编纂学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很久以来人们把《简·爱》看作是激进的女性主义的典范之作.然而,女性主义批评家以其独特的视点,发现了在《简·爱》这部女性叙事文本中,传统叙事无以到达的彼岸叙述声音与女性观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从叙述声音的视角,借鉴叙事学和女性主义的相关理论,通过对《简·爱》的分析、解读,可以发现在19世纪男性权利话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背景之下,女性作家争取女性话语权,建构文本中女性话语权威的艰难和她们所做出的努力;虽然她们在写作中所要表达的观念受叙述者的声音限制,但是女性作家们所做的努力使女性赢得了在历史中言说的权利.  相似文献   

20.
拜厄特在其代表作《占有》中,以历史上三个不同时代的女性生命历程为叙事线索,用女性眼光和女性声音对西方男性叙事传统进行解构,在虚构的小说世界里表现她所理解的女性生存经验,揭示长期以来为西方男性失真的叙述视角和叙述话语所遮蔽的女性生命之历史真相,形成了虚构作品的独特历史叙述。本文采用女性主义理论和叙述学理论来探讨《占有》所运用的女性主义叙述手法,分析《占有》所表现的诸多女性生存意象及其丰富的女性主义意味,并结合相关资料对拜厄特的女性历史观作出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