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莆田的木雕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在我国传统木雕工艺美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极高的欣赏和收藏的价值.今天,莆田木雕产业已发展成莆田的支柱型产业,其影响力在全国名列前茅.了解这一工艺美术的历史发展脉络,有助于为国内其他门类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土家族区域的木雕艺术在改土归流后形成高峰。其木雕种类繁多、工艺精巧、装饰趣味多样,在形成过程中,既采用京派木雕的题材,又吸纳了徽派、潮州木雕的工艺技巧;既有本土文化传统,又有外来因素的影响,使之在长期的传播、接受、融合中,形成了灿烂辉煌、红火热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3.
木雕是最富民族特色的雕刻形式,惠安木雕技艺是惠安雕刻技艺的重要门类。当前,木雕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是重点与难点。木雕的构思与设计应坚持“以木为本”的基本原则。木雕技法的完善是在继承中创新的结果,木雕的发展与突破,应在挖掘其“写意”传统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4.
泉州地区的神像木雕艺术出自民间工艺匠师之手,是传统艺术的奇葩。对泉州地区现存的神像木雕工艺品进行剖析,通过历史渊源、工艺造型特色以及艺术价值三个方面论述泉州地区神像木雕的地域特色,以期通过对传统工艺的挖掘整理,弘扬中华文明,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5.
泉州地区的神像木雕艺术出自民间工艺匠师之手,是传统艺术的奇葩.对泉州地区现存的神像木雕工艺品进行剖析,通过历史渊源、工艺造型特色以及艺术价值三个方面论述泉州地区神像木雕的地域特色,以期通过对传统工艺的挖掘整理,弘扬中华文明,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6.
应用于现代实用家饰物品设计中的木雕,通过设计理念的更新,使传统的木雕造型、装饰,以及空间表现手法不断拓展,缔造出合乎现代生活方式的新样式,使我们的家居设计充满意韵和品格.  相似文献   

7.
土家族区域的木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现存实物的稀少和零散,使大量的研究仅局限于对实物个案的描述,而缺少对木雕艺术研究中史学视野上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土家族区域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考古资料、文献资料、实物遗存,以及同时期姊妹艺术、工具使用状况的研究,提出了土家族区域木雕艺术的历史分期,分析了其在起源期、发展期、高峰期、衰落期的发展状况,并着重分析了清代"改土归流"后土家族区域木雕艺术的特点,以及这一时期在大区域下的各个地方性风格,阐明了土家族区域木雕艺术发展史同时是一部经济发展史,更是一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不断碰撞、融合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古田传统民间建筑中的木雕装饰大多出自清朝,与中国其他地区保存下来的清代木雕一样,体现了清朝建筑装饰木雕艺术的成就。这些木雕无论从装饰的部位、装饰的题材以及雕刻的技法等方面都体现了清代建筑装饰木雕的工艺面貌。透过木雕本身的艺术美,我们可以了解到产生木雕的时代背景,了解木雕与古田当地的政治、经济、人文环境等方面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木雕艺术的创作方法是按照一定的程序步骤来进行的,通过“想木雕”与“做木雕”把科学研究与艺术表现的思想方法引入课堂,到阶梯式前进,教师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研讨,重点研究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独特性,从而培养学生创作素质。  相似文献   

10.
每次去非洲,我总要买几件木雕回来送朋友。在喀麦隆首都雅温得的一家木雕商店里,一件别致的乌木雕让我驻足观看。这件木雕底座上有三只造型各异的猴子:一只双手捂着眼睛,  相似文献   

11.
藉由妈祖神像雕刻的外在形式特征,作内涵深入的探索。莆田妈祖神像的艺术性在于它具象地承载了妈祖精神美学,而且比较完整地反映出各个时期妈祖形象的审美观,秉承了我国传统造像艺术传统,又融入地区精湛的雕刻工艺手法,生动地展示了莆田神像雕刻工艺的发展水平,真实记载了莆田民众的审美文化和艺术追求,成为莆田妈祖信仰文化中重要的艺术文化资产。  相似文献   

12.
闽西汀州客家府第式民居木雕装饰艺术久负盛名,工艺最早来源于广东潮州。客家民居木雕装饰艺术丰富多彩,从大木构架、小木门窗装修到门楼的建造等都很精致。传统木雕工艺是闽西客家府第式民居最主要的装饰手法之一,充分体现了客家人的审美情趣。汀州客家府第式民居留存有大量的传统建筑装饰木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多用于梁、柱、斗棋、飞檐、栏杆、门楣、画版、匾额、门窗、桶扇等处;工艺技法主要有圆雕、浮雕、镂空雕等;雕刻题材有人物、动物、花草、吉祥图案等,装饰纹样形态逼真,栩栩如生。雕工粗放富有寓意,细致而厚实,刀法流畅。构图饱满,充分达到实用性与装饰性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3.
基于自然主义艺术创作观,结合木雕实践过程凝炼出近自然主义艺术创作的基本观点。从木雕材料构造学视角出发,对不同层次木材构造,尤其对与木雕密切相关的诸如木材三切面、心边材、纹理、花纹等的自然属性与特征等进行了全新的归纳,进一步以代表性木雕作品为实例,阐述了近自然主义艺术创作的路径与思路。总而言之,近自然主义艺术创作的基本观点是崇尚自然,但不照搬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尤其是生物材料学规律,但不拘泥于材料的固定模式,而是将创作“不露刻痕”地融嵌于自然材料之中。近自然主义木雕艺术创作技艺路径是多留少雕、多自然少人工、多层次少纯一、多角度少单向、多色彩少单调,追求所谓“七分天成,三分人工”。近自然主义木雕艺术创作超越了自然主义对物象的单纯描摹,而是“依木言志、与木共鸣”,表达出一种与客观物象相粘合但又超脱的思想情感升华,从而达到了“人木交融、天人合一”的最高意境。  相似文献   

14.
莆田妈祖民间美术是妈祖民俗文化的载体,其内容与形式充分反映了妈祖民俗的各种事象;兵造型是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物质形态;其品类丰富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莆田妈祖民间美术造型是妈祖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古木是一种天然的造型艺术,是森林文化研究的新领域。以浙江长兴东方古木博物馆的古木展品为研究对象,按其采集地域、形成过程、本身形色、质地结构等因素暂将其划分为神木、浪木、乌木、硅化木树化玉4种古木类型。同时从审美视角,结合古木自身的特质,观照古木的自然美、古老美、奇拙美和生命美,解读古木所蕴含的艺术内涵,引发人们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提升古木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探寻赫哲族纪年时方法的演变历程,同时对各种纪年时的方法的使用时间及来源进行考证。赫哲族纪年时的方法历经了物候纪年时、生产周期纪年时、天象纪年时、结绳、刻木纪年时等原始阶段。直到解放前,还停留在结绳、刻木纪年时的原始状态,新中国成立之后直接跨入了现代历法纪年时阶段,  相似文献   

17.
从工艺、材料、色彩、肌理几个方面论述了壁挂艺术的审美特征 ,旨在引导人们重新认识这一古老而又崭新的艺术形式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 ,并呼唤起人们的思想情感重新回到大自然。  相似文献   

18.
船山美学在构建现代艺术设计新理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谐化设计、人性化设计、生态化设计等是现代艺术设计的三大新理念。王船山“和谐审美观”是构建和谐化设计新理念的重要思想依据;王船山“人贵审美观”是构建人性化设计新理念的重要理论基础;王船山“环保审美观”是构建生态化设计新理念的重要文化资源。研究船山关学与现代艺术设计新理念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彰显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9.
对周原甲骨文的审美特征进行了归结,提出了其爽劲奔放类、严整劲挺类、萧散简远类、烂漫恣肆类、写意流便类的五个艺术分期;认为周原甲骨文应出自于周人之手且横跨了殷商、周两个朝代,而萧散简远类则可能成为殷商甲骨文与西周甲骨文的分水岭;从契刻工具,书、刻的关系与涂朱、涂墨,契刻刀法与契刻笔画次序等方面探讨了周原甲骨文的契刻技法,并对周原甲骨文的用字与结字、章法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了周原甲骨文在"自然书法观"的确立、"草甲骨文"的创造、萧散简远、烂漫恣肆、写意流便新的审美范式和微雕艺术的开创等方面的历史贡献与其应有的中国书法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