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非权力影响力是由其自身的思想品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情感素养构成的,其影响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效果。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非权力影响力不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从提高思想品德素养、更新知识结构、增强教学能力、加大情感投入等方面提高自己的非权力影响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教学实效性问题,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一个核心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根本说来就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能否达到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培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的目标。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关键是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自身首先应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学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并从思想上解决"真想还是假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融于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必须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要求,并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功能出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系统改革和大胆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立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高度确认教育教学的主题,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发挥课程所特有的思想教育功能,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推进教育教学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则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充分发挥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相统一的社会存在物,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也是理性和非理性的有机统一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起者,不仅要注重对受教育者理论的灌输,还要从受教育者的实际需求和情感认知出发,培养受教育者信仰、磨砺受教育者意志、激发受教育者动力。动机、欲望、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在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为我们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供了思路:强调认知和谐性、注重价值引导性、激发主观能动性、增进行为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效果,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纲要"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它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实现这些目标,应坚持以人为本、有所为有所不为和解放思想的原则,努力探索各种可行的途径与方法,充分发挥"纲要"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渠道、主课堂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关键是要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实效性。而教师的教学观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教师的知识储备、理论功底、高尚的人格、良好的师德,构成了提高教学实效的先决要素。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现实,做到充分展示教师的"亮点"、密切关注社会的"热点"、深度关怀学生的"疑点"。才能调动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新形势下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呈现出知识结构亟待更新、教学模式单一、忽视现代网络技术、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可以通过政府加大经费支持力度、高校组织教学观摩展评、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和交流加强集体备课的措施,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及专业发展,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侯桂华 《理论界》2014,(6):180-18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双重的价值取向: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并存。知识教育是其价值取向的基础,认识不到这点,就会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失去牢固的根基。信仰教育是其价值取向的最高目标,认识不到这点,就会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迷失方向、丢了灵魂。知识教育的有限性依赖信仰教育的无限性才能得以长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取向必须经由知识教育升华为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受"课程作为知识传授的工具"[1](P32-33)这一命题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明显,而是走进了课堂为主、书本至上、教师中心、内容驱动、分数评价的误区[2](P61-62)。而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和培养出来的人为谁服务的问题。所以,教育主体综合素养的提升、教育客体的关注、现代教育介体的利用、教育环体的整体优化成为提升思想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和全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一体化"。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和全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都存在着诸多制约性要素,在此从十个方面提出了破解上述制约性要素以实现二者"一体"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旨在帮助高校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和政策观,是一门重要而又特殊的必修课,这是研究"形势与政策"课定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该课程既重要又特殊主要体现在它是一门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一门不同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修养课,一门有着学科基础和学科支撑的思想政治教育课。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集体精神中的现代阐释,是指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情感、思想、意志、行为于一体的意识形态,是调节个人与国家、民族关系的道德规范、人生价值准则。当今时代,爱国主义仍然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奋进的核心力量,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坚强纽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切实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为了增强该课程的教学实效性、针对性,提高大学生学习"概论"课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们采用了专题教学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注重完整个体的和谐发展、知识与价值的统一和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交往与对话,是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基本规定。后现代视域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坚持以教材为本,通过教师、学生与课程编制者的对话,以问题为导向构建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知识探究的兴趣。知识体系是价值体系的支撑,知识的传授应遵循生活的逻辑,激励学生不断成就新的自我,并通过创设新型的开放教学环境,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5.
论研究型教学理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成长特点和他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认知规律的认识,同时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德育主渠道地位和作用,我们应该坚持以"研究型教学理念"为基本指导思想,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这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和吸引力的根本途径。通过讨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意识成长的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规律、研究型教学理念的基本内涵和要求、研究型教学理念的实践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素质等问题,阐发了以研究型教学理念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人为本,以学生成人、成才为着眼点,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发展观和荣辱观为统领,坚持以德育人和以法育人相统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一方面要揭示教材内容的核心———"理";另一方面又要对应施展有效的"力",这样才能真正展示这门课程的价值内涵和外在特征,吸引学生认真学习、领悟并导向自我教育。因此,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做到坚持"理"与"力"相结合,即教学实践中,教师既要会"明理"、"析理",又要会巧妙"发力",坚持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有机统一,从而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学校、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地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的作用,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8.
"案例"课型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需要从教学观念、师资力量、教学设计、案例编制与共享、教学评价制度等方面来系统构建,才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是困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管理者的一个难题。开展研究性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科学处理"概论"课内容交叉重叠的问题,合理选择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概论"课真正起到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