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30年代出现、后被人们广泛沿用的称谓“现代派”①,其实是一个内涵欠确切、外延也模糊的概念。它的含义既不同于20世纪欧美流行的象征派、意象派、未来派等现代主义艺术潮流,也非指中国20年代李金发、王独清、穆木天等开拓的象征主义诗歌;而是指30年代以施蛰存...  相似文献   

2.
在借鉴与创新中成长发展──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学的思考马晖客观地说,三十年代中国左翼文学是开放型的。它特别注意向“异邦求新声”,广泛地吸收外国的文艺思想,同外国的作家、文学团体发生联系,但与“五四”新文学多视角引进西方各种文艺思潮不同,左翼文...  相似文献   

3.
论萧红作品的地方色彩王义祥萧红的作品具有鲜明而浓厚的地方色彩,她的创作给我们展现了本世纪20、30年代我国东北地区人民极具地方特色的生活图画。她的作品之所以能够一问世,便“给当时的文坛一个不小的新奇”;之所以在她去世几十年后的_年代于中国还能出现一股...  相似文献   

4.
“华沙学派”曾是当代西方哲学中颇有影响的学派之一。如果说在一般哲学理论上它与“维也纳学派”、“马堡学派”、“牛津学派”等仅仅能平分秋色,那么它在当代分析哲学领域可与维也纳学派“两分天下”,而在逻辑语义学“王国”内可要独占鳌头了。“华沙学派”形成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叶。其前身为原波兰境内利沃夫大学的哲学协会;历经“利沃夫学派”或“特瓦尔多夫  相似文献   

5.
曹正汉 《社会》2005,25(3):207-216
一、社会学新制度学派研究的主要问题组织社会学中的新制度学派(简称“新制度学派”),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它主要用社会的共享观念来解释组织在制度结构上的趋同现象。1977年,迈耶和罗恩(John W. Meyer & Brian Rowan)发表了题为《制度化的组织:作为神话和仪式的正式结构》的论文,这篇论文后来成为该学派的奠基之作。此后,迪玛奇奥和鲍威尔(Dimaggio &Powell, 1983)、托尔博特和朱克(Tolbert & Zucker,1983 ) 对该学派的兴起作出了重要贡献。华裔社会学家周雪光教授(Zhou,1993)也是该学派的重要学者之一。在20世纪 80 年代中期至 90 …  相似文献   

6.
读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周光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中国文化与语言研究领域,兴起了一股文化语言学新潮。几年间,著作纷纷,议论纷纷,颇有一点竞立新说、竞相争鸣的气象。它与“文化热潮”相伴随,激发了许多中青年学者的热情,引起了更多中老年学者的关注。吕...  相似文献   

7.
继本世纪20年代、80年代的两次文化大讨论后,如何在文化传统中“继绝学”、“出新意”(或叫“返本开新”),在90年代又成了一些学人的热门话题。这种现象,便是所谓现代新儒学运动的复兴。当代兴起的这种“后国学”,以弘扬中国学术传统中的人文精神而闻名于世。“人文精神”在“后国学”的推崇下似乎已成了一种法力无边的概念偶像,不仅是诊治后工业社会各种文明病的灵丹妙药,甚至是21世纪人类得以生存下去的精神保证。然而,如果我们冷静地对待某些情绪化的渲染,就不难看出,为“后国学”所津津乐道的“人文精神”本身却有许…  相似文献   

8.
现代技术世界中的生态危机,无疑在西方传统思想中有直接的根源。面对人类生存条件的危机,西方在最近20年兴起了生态哲学,它并非只在现象层面批评那些引起生态危机的人类行为,而是要在更深的维度来反省人类对待自身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的态度。这些思想家的反省以及向东方思想的寻求,值得我们这些“急起直追”的人们警醒。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太平洋杨成绪随着冷战后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转向亚洲太平洋地区。亚太地区20多年来经济高速增长为世人所瞩目,舆论越来越多地谈论“太平洋世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起步,...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的西方文学,特别是现代主义倾向的文学蕴含的是一种非理性人本意识,它是对传统的理性人本意识的反拨。但这并不意味着20世纪的作家都是非理性的崇拜者。特别是20世纪 50年代后,西方文学明显表现出对新的“理性”与“上帝”的追求,显示了对更高意义上传统人本意识的回归。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社会科学中的系统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20世纪西方社会科学领域中兴起的系统思想,着重阐述了功能主义人类学、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和政治系统理论三大学派中系统思想的内涵、历史地位以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社会失范的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程 《社会》2002,(12):12-14
“失范”(anomie)是由法国社会学家E·涂尔干最早提出的 ,其字面上的意思是“缺少规范” ,但涂尔干所指的主要是一种对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少规范、制度化程度差而丧失整合的混乱无序的社会状态。他认为失范是病态的 ,是外在的和约束性的道德控制的离散。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R·K·默顿进一步发展了失范理论 ,他把失范看成是“规范的缺席” ,即人们对现存的社会规范缺乏广泛的认同 ,从而使社会规范丧失了控制人们行为的权威和效力。他认为 ,社会失范是文化目标与制度化手段的不平衡。简而言之 ,当人们能够用社会所…  相似文献   

13.
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学所10人谈抗战文学的审美定位吕智敏我国的“抗战文学”是在抗日战争的硝烟炮火与血雨腥风中诞生的。20年代浸沉于对外来文学流派的借鉴探索、30年代投身于总体建构实践的新文学,在战争面前猛然间被...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西方文化哲学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哲学是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的重要思潮,也是横贯20世纪西方哲学发展的一条红线。文章首先分析了20世纪西方文化哲学的根源,通过对20世纪西方文化哲学的微观考察和宏观审视,揭示了20世纪西方文化哲学发展的理论轨迹、基本倾向,指出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看,20世纪西方文化哲学的发展大致是通过早期文化进化论学派、文化相对主义学派、文化功能学派、文化结构主义学派和新文化进化论学派来实现的;就文化哲学整体发展的态势看,20世纪西方哲学和文化的结合造就了科学主义文化哲学和人文主义文化哲学两大思潮,并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折。最后指出20世纪西方文化哲学的主要理论建树及其有待克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是现代汉语学术诞生与发育的世纪,在过去的百年间,现代中国哲学领域内出现了众多的学术派别,其中,本土色彩最浓的应推以熊十力、牟宗三为代表的当代新儒学——这一学派因其主张中国文化是所谓“内在超越”而可以称之为“内在超越”之路的中国哲学学派;实际上...  相似文献   

16.
杨丽佳 《探求》2001,(6):13-17
一、广州城市生态结构建设的主要经验 广州的生态建设,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才提上议事日程的,在这之前,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主要是侧重于污染防治。回顾改革开放后广州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大致经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改革开放初,即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后期,这一时期广州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时期,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以破坏为主。 这一时期工厂遍地开花,人口迅速膨胀,房地产开发高潮迭起,一直持续到90年代中期。人们对这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从未考虑过“环境代价”,…  相似文献   

17.
《老子》一书是道家学派最早问世而且价值最高的一部经典,也是道教的“圣经”。由于该书言简意赅,哲理深奥,后人在理解和解说上便产生种种分歧。这本不足为奇,它正是后世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根源之一。尽管如此,我们今天研究老子思想,还是应当以文献为依据尽可能作出符合原意的解释而避免望文生义、主观臆想的。本文仅举三例试作辨正,求教方家。1.是“自是者不章”还是“自视者不章”?  相似文献   

18.
1992年4月20日是亚伯拉罕·艾普斯顿(AbrahamEpstein)的100周年诞辰纪念日。这位被广泛认可为把“社会保障”(SocialSecurity)一词引介到美国和全世界的第一人 ,也是20世纪上半叶全美社会福利运动的领袖。不过 ,在20世纪30年代初 ,被广泛运用的却不是“社会保障”而是“经济保障”(EconomicSecuri ty)。那些提出早期社会立法的人常常把“经济保障”挂在嘴边 ;罗斯福总统在1934年组建经济保障委员会时用的也是该词 ;1935年1月17日 ,罗斯福在向国会作国情咨文 …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边城》的原型与表现技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从文《边城》的原型与表现技法〔韩〕朴宰范一、序论在中国20世纪30年代前期,有一位擅长描写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人间生活和体现纯净的心理世界的作家,他就是沈从文。沈从文是一位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一致,亦即是追求所谓的“人爱文学”、“人性文学”的作家,因此...  相似文献   

20.
陈创生 《探求》2000,(1):61-62
在稍不留神便多出几个“体系”的今天,人们却纷纷议论哲学“边缘化”的现象。笔者以为,问题的症结在于时下的哲学工作者太刻意于构造体系而未关注提出振聋发聩的时代问题。哲学作为一种智慧之学,是通过反思与批判,为解决时代问题提供一种实践观念的智慧,而不是一种自娱式的思辨游戏。哲学执着的只应是那些属于必须在反思层面被提问或者说只能诉诸反思的方式才能解答的问题。站在世纪的界碑上回眸20世纪的历程,我们发现,百年间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无不深刻影响并改变了整个历史进程和人类命运,而其中需要以反思形式加以解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