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4 毫秒
1.
30年来,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孕育、萌生、成长,其学科意识也经历了“鉴别比较”“比较研究”“跨文化对话”的更替过程。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者要通过“聚焦居间研究”“发掘文化设定”“觉悟自身实践品质”的方式深化和践履“跨文化对话”的学科意识,并在归正学科规范、正视学科地位的学科意识自觉中内在地推动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的后期发育和成熟。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在扩展、充盈并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研究成果的发展路径上前途光明。 高度“中国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应当在其科学化过程中经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研究成果的检验。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心理学比较论赵小和,黄涧秋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特殊研究领域;但它作为“边缘学科”,又与其他相关学科有着密切联系。社会心理学由于其研究对象——社会心理与“社会中的个人”的思想政治意识的形成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而与...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基本历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基本历程进行了具有实证性质的考察和研究。提出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以引进为主要特征的初现阶段;以模仿为主要特征的初建阶段;以“中国化”为主要特征的初步探索阶段。经过近50年的发展,教育学的主要学科都已在中国形成,并初步建立起了学科体系。此外,本文对教育学各学科在中国的形成时间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4.
从19世纪后期美国教育学科初建之始,“教育是一门科学吗?”的追问就如影随形。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半个世纪的时段内,这样的争议经历了四个阶段。师范时代对“教育科学”的可能性饱含热望,但“热情多于理智”;初入大学,教育科学在教育学教授努力论证的同时,遭遇着大学其他学术领域的普遍质疑,以及面临着来自观念、地域、性别和现实中的种种问题;在大学站稳脚跟后,争议的高潮来自教育研究者内部的争锋,历经多样化的“科学”探索和竞争;20年代后,随着美国大学中的教育专业学院的普遍建立,适应教育市场的实证量化研究成为教育科学的显性表征。这是美国的哲学传统、时代潮流、文化价值和知识政治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没有永远的“完胜者”,关于教育学科学性的质疑和争论在此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其实未见消停。这是教育研究及教育知识的特性使然,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继续走向成熟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 2 0世纪 80年代在中国诞生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普遍经验和客观规律的理论概括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 ,是一门科学。本文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作了回顾和评析 ,进而对该学科的研究对象及体系建构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通过将同属于比较类教育学研究的比较教育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的回顾对比,发现二者在发展阶段以及发展趋势上是完全吻合的.作为先行者的比较教育已经走完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即将要走的路程,对此,从比较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总结经验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发展提供借鉴,包括重视基础理论研究、重视整体性研究和创新科学多样化的研究方法,以期促进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获得很大发展的1995-2006年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理论体系在研究基点、研究领域、根本研究方法、体系结构等方面发生了两次阶段性演变,从而形成了原理理论体系的两次整体性发展。在理论流派繁荣、分支学科发展、学科品格凸显的交叉视野下探求这一跃迁的特点及其经验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学在哲学社会科学大家庭中是一名年轻的成员,自1980年代创立以来,发展迅速。现在不但有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完整的培养体系,而且建立了从全国到地方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体系,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由于该学科极具中国特色,甚至有的学者不认为其有科学性,仅把其当作党的工作方式之一,又由于同教育学、政治学、法学关系复杂,其学科归属则一直处于流浪状态,  相似文献   

9.
19世纪上半叶,美国发生了"交通革命"。这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首先是19世纪美国经济出现区域化雏形;其次在政治上地方主义思想严重、面临分裂的危险;最后,1812年的战争又推动了交通革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长期以来,重庆邮电大学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和学科建设工作。2003年始,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确定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2005年,又将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0305)和相关二级学科作为学校重点学科予以立项建设,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科学研究、学科重点基地建设等方面组织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使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获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叶,借鉴外国教育经验的迫切要求使得日本比较教育学科初步形成并快速发展,在欧美比较教育影响下进入了比较教育“因素分析”发展时期。著名比较教育学家樋口长市是这一时期日本比较教育研究的典型代表,他阐释了比较教育的学科性质、学科目的、学科功能、研究方法等学科基本理论问题,揭示了比较教育研究有利于清晰认识本国教育的学科功能,大力倡导对外国教育特质进行研究,发展了比较教育因素分析方法,开启了比较教育问题研究范式,拓展了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引领日本比较教育学走上了系统化发展的道路。樋口长市的比较教育思想在世界比较教育研究中植入了东方文化视角,对日本乃至世界比较教育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的俗文学研究在经历了发轫、发展、确立、繁荣、萧条、重新崛起这一大致完整的历程后,依然未能找到自己的学科定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俗文学与民间文学的研究始终处于依附与分离相互纠缠的状态中。只有从本质上剥离二者的关系,才能促进俗文学学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创立、再造与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学经历了"学科初创"、"学科认证"、"学科再造"直到今天的"学科转向"四个阶段.这一发展历程展现了高等教育理论探索与改革实践之间的互动逻辑,同时表明,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具有浓厚的本土气质.在新世纪,高等教育研究重心开始向行动研究转移,这预示着中国高等教育学将进一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学科间形成一种特殊的互动发展关系.一方面,社会学采借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田野参与观察法和比较法,并注重对小型社区的定性研究;另一方面,原本以异文化为研究旨趣的人类学则回归本土,介入了对汉民族社区特别是乡村社会的研究,二者之间因之形成一种相互交叉的局面.可以预见,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学科互动将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从而推动这两门学科的本土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族教育及其学科的历史回顾、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民族教育研究可以追溯到 20世纪初,其发展已近百年。新中国建立后, 1949 ~1966年,是民族教育的起步阶段; 1966~1976年,是民族教育遭受重创的阶段; 1976~1984年,是民族教育拨乱反正、逐步恢复的阶段;1984~20世纪末,是民族教育的学科建立阶段。纵观新中国建立后民族教育的发展,虽然在总体上经历了曲折,但仍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历史进入 21世纪后,显然,中国的民族教育以及民族教育学的学科发展,都已经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并必将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学者无法回避下列问题:怎样区分文学和非文学,或曰虚构和非虚构?文学生产、流通、接受过程中的文学文本如何不同于其他文本?文学是怎样被书写出来的?文学审美成规的运作机制是什么?从20世纪文学研究的发展史和源流看,有9个反映文学写作和阅读审美性问题的命题,3条建议可供文学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人类进行自我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人类发展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理念与目的要求。21世纪后期,伴随着人类社会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的大发展,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理念诞生了,高校将为人的终身教育提供无限的发展潜能,从而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西方十九世纪末以知识为重心的自然科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英美等西方国家,自然科学教育受科学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偏重于科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消解了科学教育的人文内涵,科学知识变成了教条,阻碍了学生的心智发展。中国今日的科学教育改革应该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训。  相似文献   

19.
比较法研究中的功能主义原则是二十世纪比较法研究的方法论基础,该原则来自社会学的功能主义理论。比较法的学术传统借用了社会学的功能主义原则,但却从未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这导致比较法研究中的功能主义原则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从而受到了许多学者的批评。比较法研究中的功能主义原则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主要体现在缺少对功能概念的界定,未能提出一套观察功能的方法,过分关注相似性,忽视了文化语境以及对功能等值物进行评价时缺少合理的标准。功能主义原则应克服上述问题,并为之进行重构,方能找到出路,继续发挥其在比较法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日本是近代高等教育的后发国家 ,2 0世纪初确立了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经过战后改革及高速成长期的迅速发展 ,到 2 0世纪末日本已经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高等教育大国。分析 2 0世纪特别是二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不仅可以丰富我们对不同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认识 ,而且可以为我国 2 1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