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路径"含义的词汇化模式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词汇是语言中变化最快的要素,不同语言具有不同的词汇系统.近年来兴起的认知语义学通过广泛调查各种语言词汇化的事实,研究了词汇化的类型、模式、机制和动因,极大地拓宽了词汇学研究的视野.在词汇化模式中,物像运动的路径是指一个事件得以完成的核心特征 .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考察英、汉运动事件中有关动词隐喻词汇化模式中的"路径"意义, 能够深入到抽象的认知、概念词化过程,揭示汉语在"路径"含义表达上的词汇化模式及其相关触发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以2013—2014年两年之间陕西六家报纸关于农民工主题的共计2166篇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计算机辅助文本分析,完成了陕西媒体关于农民工报道的时间演化规律分析,高频词汇统计分析。对以上两项计算机辅助文本统计的结果进行了话语框架分析,研究发现以"排斥性""对抗性"为主要特征的农民工"他者"化话语框架得到有效控制,但以"差异性"为主要特征的农民工"他者"化话语框架依然存在;农民工的"生活世界殖民化"特征鲜明,大众媒介建构了"工具"化的农民工框架。  相似文献   

3.
词汇化、语法化在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上都是一个连续、动态的发展序列.在这个序列中,涉及到词汇化的内部层次和语法化的先后进程.针对"再说"及一组相关形式(包括语法词、固化短语、照应模式等)的调查说明:"再说"经历了词汇化、语法化交叠发生,词化后继续语法化的发展历程;成为词汇词是"再说"词汇化的终点,但并不是它语法化的终点.  相似文献   

4.
"够了"从松散结构到连用现象,最后演变为语气词,经历了词汇化过程。在词汇化过程中,"够了"语义在认知隐喻的作用下发生了明显的泛化和虚化;"够了"位置后移,可以充当谓语和补语,语法功能虚化;处于句末的"够了"具有新信息特征,在语言经济原则的作用下,可以独立使用,使用频率上升。经历词汇化后,"够了"作为语气词,是典型的话语标记,照应话语交际中前面一方已陈述的话题,同时表明说话人自己对前面话题持一种不耐烦或厌恶的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5.
"缘故"的词汇化对其义项分化和语义特征均构成影响,这一发现为"缘故"词义的双重对立现象提供了统一解释。  相似文献   

6.
连词"那怕"的词汇化始于明代,至清晚期完成,先后经历了跨层结构、跨层结构和连词并存、连词三个阶段。重新分析是其词汇化的主要机制,前景信息背景化和韵律的促动是其词汇化的主要动因。在"那怕"的词汇化过程中也伴随着语义演变,语用推理是促动其语义演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副词"终于"由非词的分立句法单位词汇化而来,与它的形成密切相关的句子结构是"终于+AP、VP、S"。确定"终于"为副词的形式标志有两个:一是"终于"后面的谓词性成分做句子的谓语;二是除去"终于"后句意不受影响,有的句子甚至出现时间词。"终于"作时间副词始于魏晋时期,成熟于唐宋元明时期,清代又可作语气副词。其词汇化的主要因素是句法位置的变化和隐喻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时间词的认知研究,最为关键和重要的是抓住时间认知范畴化和概念化的进程:研究分类与时间语词所指事物的类型化;概括与时间观念的词义化;表征与时间词汇的词符化。本文作为时间词汇认知研究的补充,收集了先秦时期最常见的时间字符,着重讨论先民是如何运用文字符号来记录时间词汇、体现时间认知的,进而管窥汉字在对词汇的记录、表现、解释这一字符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旦"最初用为数量短语,意思是"一个早晨或一天"。先秦时词汇化为"短时、顷刻"义时间名词,两汉时语法化为兼表情状的时间副词,意思是"忽然、一下子",魏晋南北朝时又进一步虚化为具有连接功能的时间副词,义近"如果、假如",并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整体转指部分的认知转喻机制是促使"一旦"发生词汇化的主要动因。认知隐喻、语义虚化、主观性强化、句法环境扩展是促使"一旦"发生语法化的主要动因。现代汉语共时层面中关于"一旦"或副词或连词或副连兼类词的争议,"一旦"或表未然或表已然的分歧,都可在历时分析中得到较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词汇系统论争的症结,不在于争论系统的有无,而在于系统的如何建构.如要建构这一系统,首先是对"词汇系统"性质的界定,其次是对"词汇系统"表达的规划.人类基于范畴化和图式化以认知对象世界,在意识中形成的层次性概念系统,在语言中表现为层次性词汇系统.所谓词汇的系统性就是词汇语义的系统性,所谓词汇系统也就是基于义征分析和义场建构的词汇语义系统.词汇系统的建构,要在大批词语的义征分析基础上才能够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11.
苗瑶语的多音节词在单音节化过程中,有些方言、土语中没有变成单音节的词,其前音节要么变化为跟其他词的前缀一样("前缀化",preffixalize),要么"词汇化"(lexecalize)。由于它们位于多音节词的前面,反而变得好像"没有虚化的词汇"一样,其实它们是由没有意义的音节变化的词汇。  相似文献   

12.
作为副词的"早晚"的意义属于语法层面的意义."早晚"产生任指语法意义的原因.关于词汇化与构词."早晚"的词汇化过程."早晚"的词汇化条件.概念整合与任指意义的产生."早晚"的整合度.  相似文献   

13.
动结式是汉语复杂补语结构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以往关于汉语动结式的研究大都着重考察特定的动词在不同组合中的功能演变,对动结式的内部类别缺乏充分的关注。在构式化的理论背景下讨论动结式的内部类别,汉语中典型的动结式"V完"、"V却"、"V破"、"V醉"可以分为由语法化而来的动结式和由词汇化而来的动结式两种类型。由语法化而来的汉语动结式中表达结果的补语的词汇意义基本消失,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表达完成意义的体标记的某些语法功能。由词汇化而来的汉语动结式中补语除了表达结果之外,其词汇意义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4.
布尔迪厄的"文化权力"理论认为语言具有区分社会阶层的功能,根据福柯的权利话语理论,权利与话语是不可分割的,英语词汇区别社会性别的功能体现在词汇的性别歧视上,主要表现在男性词汇的泛化、女性职业词汇的缺失、女性词汇的贬低化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在词汇化研究中我们一般关注组合个体的语义特异性和历史发展过程,本文另辟视角,考察组合的义类共性和现时结果。我们对收录在《现代汉语常用词表》中的“名物+方位”组合进行了考察,发现这种组合的词汇化结果是有一定规律的。在目标词义类范畴与词汇化程度分类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义类的方位维度特征、方位不规则个体的特性、名物词的义类特征、义类的词汇化程度差异这四个方面的分析,发现自然度规则和需求量规则对“名物+方位”组合实现词汇化产生影响,并且两种规则的形成受到认知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6.
“眼看着”是表短时义的时间副词,具有短时义、主观判断性、不如意性等语义特征。在时体特征上,“眼看着”既能用于现在完成体,也能用于将来完成体;只能跟“了”共现,不能跟“着”“过”共现;主要跟表示时间频率的副词共现。“眼看着”在清代词汇化为副词,句法位置的变化、“看”的语义虚化与隐喻是其词汇化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中的"为期"可以是词组,也可以作为一个动词.如果作为一个词出现,是个动宾式动词,经历了由"为 期"到"为期"的语法化和词汇化过程."为期"的词汇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限期"功能的弱化在主语上表现出来;带有[-animate]特征成分做主语或核心动词"以"主语的缺失又使"以"消失,同时促使"以...为"格式消解,使"为期"趋紧;最后时段成分由"为期"前向后移动做宾语,使"为期"完全词汇化."为期1"作为述宾词组,构造"时段 为 期"形式;"为期2"作为动宾式动词,构造"为期 时段"形式.其中"时段 为 期"形式中的时段成分可以作为话题,而"为期 时段"形式中的时段成分不可以作为话题.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来,随着双音节化的发展,汉语中的副词加后缀双音化日益增多,常见的副词后缀有"为"、"地"、"自"、"其"、"来"、"而"、"然"、"是"等.此类副词双音化现象受到语法化和词汇化的影响.而通过考察 "副词+后缀"的双音化现象,可以管窥词汇化和语法化之间的关系,探讨双音化的动因和机制.  相似文献   

19.
表"没有通常所说的"之义的自由短语"无所谓"起源于语素"无""所""谓"的临时组合。随着句法组合的变化,主观性的增强,逐渐词汇化成表"不在意、不在乎、没有关系"之义的词。但由于汉语否定词系统的整体替换,加之肯定否定对举句法格式的推动作用,"无所谓"又经历了反词汇化的过程,变成了短语"没所谓"。词汇化和反词汇化是两个相反的方向,但又是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20.
明清山东方言中有一个表时间的副词"再来",义为"以后".本文对这个方言 词的来源进行考察,认为它有一个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过程,并对它没有进入通语的主要原因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