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清徽州科举会馆主要集中在北京和南京,共有11所,以嘉靖年间设立的歙县会馆为最早,其余多在清代设立,南京歙县试馆则出现最晚.徽州科举会馆主要为应试举子和官员提供服务,严禁商人和其他人等借宿,具有明显的封闭性和排他性特点.徽州科举会馆制定了严格的规约,并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内容涉及管理人员的职权范围、使用人员的资格及义务、经费的使用等方面.徽州科举会馆的运行逻辑与商人会馆大致相同,其基本功能可总结为祀神、合乐、义举、公约四类,致力于联络同乡感情,增强同乡的凝聚力、向心力.近代徽州科举会馆顺利实现了转型,虽然仍以会馆为名,但其管理架构和运作机制已和同乡会并无二致,显示出强大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受胡令毅先生的启发,笔者认为《金瓶梅》的作者是徐渭,西门庆的原型是徐渭的幕主胡宗宪.虽然我们与徽州潘志义先生提出的《金瓶梅》作者为汪道昆,西门庆原型是吴天行的观点完全不同,却均认为《金瓶梅》故事的背景地点就在古徽州,或更确切地说,主要在歙县.笔者为了考证这一问题,曾两次赴徽州考察,终于有所收获,下面试从七个方面作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徽州济阳江姓源出于嬴姓,以其居住济阳郡而得名,唐宋之际辗转流徙至徽州各地,世代繁衍,家族逐渐壮大,形成了众多分支。歙县江村是徽州济阳江姓的显赫一支,族人擅长经商,赚取财富用于农业发展、人才培养、村庄建设。  相似文献   

4.
<明代徽州方氏亲友手札七百通考释>是对徽州学研究的重大贡献.手札收藏者方用彬是明嘉庆年间歙县文坛艺苑名著一时的作家.对手札作者籍贯进行分类,经统计分析,说明作者多为南直隶(现南京)人,多为微州人,多为歙人,多为方、汪、吴三大姓.反映方用彬同诸亲友在银钱借贷、以物当银、文物交易等经济来往和在诗书画和篆刻等文化方面交流,以及与各方名士的文化交流,反映徽州文化与祖国各地文化的交流.这批手札在研究明代书法、篆刻艺术上颇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安徽徽州古为新安是大郡名州,艳称“东南邹鲁”,辖歙县、休宁、祁门、黟县、绩溪和婺源。古徽州山明水秀,钟灵毓秀;商业发达,富甲天下;文风昌盛,人才辈出;建筑艺术,名播宇内。在中国传统的建筑中,晋派建筑和徽派建筑,分别代表着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两大建筑艺术。古宅、古坊、古祠为徽州古建“三绝”,集中了徽派建筑艺术的特色,浸润着徽州浓郁的风土习俗,也体现了徽州文化的某些独特的意蕴。一、村落 清代方志家赵吉士说,“新安有数十种风俗胜于他邑:千年之冢,不动一坯;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谱系,丝毫不紊;主仆之严,数十世不改,而宵小不…  相似文献   

6.
从作者家世生平、作品编辑体例和创作成就方面对清代徽州的稀见文言小说集像歙县王炜《嗒史》、鲍倚云《退余丛谈》、江绍莲《闻见闲言》,休宁戴坤《喟庵丛录》,婺源齐学裘《见闻随笔》、《见闻续笔》等进行考查,可以让我们对徽州文学创作成就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烧王告,又称告阴状、放告,是指向冥界神灵告状。黄山学院馆藏2份冥状反映了民国年间在歙县漳潭发生的烧王告现象,为研究民国时期徽州民间信仰提供了一份稀见的史料。结合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综合考察徽州民间信仰,显示出实用理性和三教融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徽州蜜枣又称为南方蜜枣或南枣,是指安徽歙县,浙江义乌、兰溪、金华一带所产的名枣。徽州蜜枣以鲜枣、白糖、蜂蜜和麦芽糖等加工而成,其加工工艺如下。(1)原料选择果型大、果肉丰厚疏松、果核小的枣为原料。鲜枣采收要在白熟期。此期采收的果实加工蜜枣时煮枣时间短,吸糖率高,透明度大,成品质量好。(2)切缝、洗枣将鲜枣切割出许多有规则的直纹以利于吸糖。每粒鲜  相似文献   

9.
利用童蒙教材进行法律教育是明清徽州对民众进行法律宣传、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杂字是明清徽州民间童蒙识字教材的重要类别,其中涉及诸多法律教育的内容,并采用了多种形式予以呈现.而明清统治者对民众法律教育的重视,徽州宗族对法律教育的强调以及明清徽州争讼的频繁是徽州杂字中法律教育内容大量出现的三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徽州民歌是在徽州文化土壤里萌生和发展起来的独具特色的地方传统音乐,是徽州人民根据当地生活实际创造出来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集中展现了徽州人民对生活的认知和情感。徽州方言是徽州文化的重要表现形态之一,也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方言声韵、词汇、语法以及方言民俗文化对徽州民歌韵律、歌词、音腔、题材和思想主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徽州方言对徽州民歌的影响,有利于徽州民歌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11.
在皖南徽州,分布着大量的古村落、古民居,规模宏大结构完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歙县斗山街,便是徽州先民住宅群的一颗璀灿明珠。斗山街择址徽城斗山脚下。这条小街,青石路心,卵石镶边,曲折回环,蜿蜒伸展,其基本框架是北斗形状。两旁重楼叠院,鳞次栉比,马头墙高低错落昂首云天。步入斗山街,宛若进入明清历史画廊。人大多外出经商。徽商盛极数百年,是明清二代中国最具势力和最有影响的封建商帮。这些商贾荣归故里.往往不惜重金树牌坊,修宗祠,建宅院,兴义学,从而造就了徽州文化的灿烂辉煌。斗山街居宅群既有官宅,亦有民宅…  相似文献   

12.
明代徽州田价发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州田价是徽商资本流动的风向标。以往研究认为,明代徽州田价呈倒U形增长或直线增长。两种观点都值得商榷,原因是其田价处理存在两类错误: 第一,天启前的徽州田价因忽视田税推割延迟而被高估;第二,忽视了亩的标准不一、亩价数据的高离散度对平均亩价有效性与代表性的影响。在充分考虑田税推割延迟的因素之后,以田价年租比代替亩价指标,通过趋势分析发现: 明代徽州田价既不呈倒U形增长,也不呈直线增长,而呈N形增长。这是徽商资本在嘉靖“严肃海禁”后大量从土地流向盐业、典业,又在万历商业环境恶化后持续回流土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自宋元至明清,徽州蒙学教育发达,著述丰富.徽州蒙学著述的整理和研究应立足于徽州、立足于未见、立足于系统,可依靠的文献资料有徽州方志、徽州传统蒙学书目、徽州杂字、徽州谱牒、徽州古籍、徽州乡音字汇类著作或教材、徽州文书档案等十种.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系统搜集、整理徽州蒙学文献,编制资料汇编,并以此为基础,对徽州蒙学著述展开跨学科综合性研究.徽州蒙学著述的整理与研究在材料发掘上具有创新意义,对加强徽州蒙学、徽州教育及徽州历史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雪梨素鱼片     
原料:山药350克,雪梨1个,青椒1个,黑木耳5克,鸡蛋2个,淀粉40克,葱、姜、水淀粉、精盐适量,植物油800克(实耗40克)。  相似文献   

15.
徽州戏曲的产生和发展深深植根于当时的微州社会,因此擞州戏曲的各元素都与徽州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剧本创作及反映的内容、表演特征、戏曲班社和内部演员的构成以及发展历程中的一点一滴都受到来自徽州社会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而徽州戏曲作为一项娱乐活动,以其独特的优势反过来作用于徽州社会,两者相互融合构成了一个灵山秀水、精细雅致的徽州.这种互动关系的形成正是文艺社会学相关理论的充分印证.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的佃仆制是一种具有严格隶属关系的租佃制度。佃仆制流行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广东、福建等省的某些地区,尤以皖南的徽州地区为盛。徽州府在明清领有歙县、祁门、休宁、黟县、绩溪、婺源等六县。本文根据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佃仆文约、地主账薄、家规宗谱,历史档案,结合其他历史文献和  相似文献   

17.
被中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歙县三阳村,其民俗音乐"打秋千"在2010年被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以"打秋千"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对其音乐的文化背景、音乐形态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对徽州祭祀音乐传承与保护的系列思考,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徽州民间音乐,引起人们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在古老而悠久的徽州文化中,徽州民歌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不断受到国家的重视。作为徽州地区的一名音乐专业工作者,深入徽州各地开展田野调查,了解徽州民歌的生存现状和有关民间歌手的情况,并对徽州民歌的境况从历史背景和社会学角度进行分析,呼吁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徽州民歌,使得徽州民歌永远屹立于艺术之林。  相似文献   

19.
徽州谱牒述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徽州谱牒的产生和发展;徽州谱牒的收藏现状、特点、价值。总结了近年来诸多学者利用徽州谱牒对徽州宗族史和家庭史、人口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等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并对徽州谱牒的整理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新安理学在徽州民间的传播和普及过程中与宗法制度相结合,便形成了徽州礼教.徽州礼教标榜仁义道德、忠孝节义,尤其看重忠孝节义,具有积极和消极之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