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习近平生态民生观聚焦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反思国内外生态环境治理实际、发展创新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民生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民生智慧、系统凝练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生态民生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和完善。习近平生态民生观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价值取向,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化重塑、生态政治化建设、生态公平正义的丰富内涵。在新发展阶段,推动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实现,需要进行观念变革,推动全社会的绿色转型;强化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需要加强科学谋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开放合作的胸怀,携手共建人类绿色家园。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对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顺利实现,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其中完善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综合研究分析了以往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的不足和问题之后,提出转化以GDP最大化到国民福利最大化的发展模式、打造多元共治的生态治理体系新面貌,以及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观念创新、顶层设计创新、管理体制创新、动力机制创新4个维度来探讨如何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并使得整个体系有理论基石、顶层设计指导、管理体制支撑、动力机制驱动,而形成一个逻辑严密的自洽系统。“道法自然”“出入以度”的传统哲学思维夯实了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论基础;顶层设计创新主要关注“五位一体”整个系统内部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管理体制创新涉及三个相互关联的环节,即确定生态规模、分配自然资源产权和市场交易;动力机制创新包括相对均衡配置利益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既是一个实践层面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理论层面亟需开展探讨的基础问题.生态文明制度的逻辑理路是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逻辑指针.针对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逻辑内涵,进行生态文明制度创新要基于理论逻辑、目标逻辑和实践逻辑三维理路,并结合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践,着力构建生态行为全程调控的行政规制制度、健全生态市场经济制度、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治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6.
7.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近年来政府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但目前西部地区的环境仍呈总体恶化趋势。造成西部地区环境恶化的原因很多,既有自然的因素,又有人为的原因,还有历史上的因素等等。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陈旧、操作性差,相关政策还不完善,相关机制还没有完整建立,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因此应当从各方面加以考虑。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转变政府职能,二是转变生态观念,三是建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四是建立完善相关的经济机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频发,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知情不但是公众有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还有利于预防不利于生态环境行为的发生并及时处理生态环境问题,更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顺利快速实现。但是我国知情权制度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在知情权制度主体、客体、权利保障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有必要扩大生态文明建设公众知情权的权利主体范围、严格限制不予公开的信息范围、完善知情权司法救济,为生态文明建设公众知情权的实现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9.
10.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关键是生态文明制度的规范和保障,这就需要我们明确生态文明的内涵以及制度的内涵,进而,了解生态文明制度的内涵及其特征。生态文明制度是以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为目的,调整人、社会、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规范准则的总称,它是共性与个性、整体与部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时代"和"百年变局"的历史方位,深刻回答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内涵深刻、逻辑严密、理念科学、视野宏大的理论体系.首先,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构建具有自足性:在理论创新层面,汲取以"儒释道"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精髓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观和法治观;在问题应对层面,破解当下"四大赤字"危机并提出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观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核心的中国方案;在全球视野层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提出未来全球伦理观.其次,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的功能表达具有互助性:二者互为价值观指引、互为方法论支撑,并共同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后,在形式理性层面,环境法典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治理思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稳步推进;在实质理性层面,环境法典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运用体系性、系统性、整体性方法和"生命共同体"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环境法典不仅通过适度法典化的路径实现环境法典形式外观的体系性、结构内容的开放性、逻辑关联的自恰性,还通过"总则+分则"的立法技术支撑实现制度编排的合理性、程序运转的流畅性、法律体系的稳定性.因此,环境法典是最优承载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2.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视域中,林草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任务,是按照生态文明原则实现从传统林草业向现代林草业的转变以维持和提升林草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过程。这是坚持“林草兴则文明兴”的大历史观、发挥林草的“水库、钱库、粮库、碳库”的综合价值、坚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自信的科学抉择。只有坚持人民至上、新发展理念、系统观念、因地制宜等原则,从保护林草生态、发展林草经济、加强林草治理等方面入手和发力,才能搞好林草现代化建设。林草现代化建设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可持续性的基础工程和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要论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近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要论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改革国家管理部门,按照“两山论”的观点改革核算制度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思想;二是政府主动担当责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构建社会治理机制等生态文明机制设计思想;三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理性思维、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等特色。习近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要论述的历史贡献在于:构建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重要范畴,丰富发展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方法论思想,推动建立了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整体性框架。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是一个历史概念,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阐述,经过数代马克思主义者的充实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已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回顾人类生态文明发展史,从历史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进行解读,理清马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理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人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之后,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去。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报告中的一大新亮点,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为此,每位公民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一是要构筑新的环境保护政策体系;二是要转变传统的价值观,树立“自然价值”观念;三是要转变只顾发展经济,不顾生态文明建设的片面发展观;四是“灌输”生态文明意识,树立全民族的生态文明观。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的过程中,需要以全方位、多维度的方式来实现这种转向。在经济方面,需要以循环经济代替传统的线性经济;在制度方面,需要加强生态文明的体制建设,从而约束人类对于自然的行为规则;在科技方面,需要由传统的征服型科技向生态学科技转变;在思想文化方面,需要改变现有的文化系统,建立新的保护生态的价值观等。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真正克服生态危机,走向新的文明——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7.
人类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和胡锦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启迪下,提出了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其主要内容表现在三个层面:生产力层面,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层面,主张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调整并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双重和谐;社会层面,强调关注生态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都具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是对传统文明进行长期深刻反思和扬弃后形成的一种新的文明,是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观念而进行的理性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作为社会的重要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在人和自然关系上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不断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着力建立与完善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9.
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转换和更新生态伦理理念,而且需要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管理模式。可持续发展观就是生态文明在现实塑造中的生态伦理理念。指出应时代之需而生且渐成潮流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不仅需要在理念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而且需要在制度中彰显、在行为中践行可持续发展观,由此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