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汉超著《宋词选语义通释》(辽宁大学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出版),将学术探讨与作品选注融为一体,堪称一部别开生面的古典文学选本。从体例上看,《通释》仍是一部文学选本,共录两宋代表词作二十一家六十首,选词前有作者评介,选词后有“调名解题”、“语义通释”以及“语义释疑”。但其释义方法,与一般选本大异其趣,不是以扫清语言障碍为主,而是以“扩大语义视野为目的。”这样,其侧重点不是述引典故,追溯语源,而是“把可以作比较、印证的例句集中起来,按时代先后缀于作品中的主要词语之后,便于读者了解这一词语在  相似文献   

2.
我校中文系教师宁希元、齐裕焜、李东文同志选编的《元人散曲选萃》一书,即将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不日与广大读者见面。该选本以《金元散曲》为底本,(选元曲家54人,收小令,套数109首)有些文字若他本异文较胜此本的,并不拘泥于此,则择善而用。选本以普及为主,也兼顾专门读者,虽因篇幅所限,但选编者力争以百首作品的择取而做到不失元人散曲的全貌。首先在选目的确定上,选本主要把握了两个方面:一是  相似文献   

3.
取精用弘脉络分明———读《中国历代赋选》(魏晋南北朝卷)曹道衡我国古代的典籍浩如烟海,即以文学作品而论,不论哪种体裁其数量都很可观。这样对于一般读者甚至不是专门从事某一时代或某一文体的研究者来说,就很难全加通读,也不必完全通读。正因为如此,所以各种选...  相似文献   

4.
诗歌选本的传播、批评功能及其产生的接受效果,是影响诗歌传播接受的一种极其重要的因素。通过对历代部分唐诗选本的定量分析,并结合以文艺学的定性研究,对韩孟诗派在选本中的传播接受情形作一考察,有助于对韩孟诗派的文学特质有深入一层的认识:一是统计韩孟诗派在部分唐诗选本中的入选量,说明他们在接受史上起伏不定的情形;二是分析韩孟诗派中的一些著名诗篇和历史上的一些传播功能较强的选本,说明名篇对扩大诗人名声的重要作用以及某些负面影响;三是探析韩孟诗派多创新、重主观、多古体诗的艺术特点在选本传播中呈现出来的意义。总体来看,韩孟诗派的文学特质使其在选本接受中造成了选入量偏少、篇目不均衡等特征;选本的传播也使一般读者对韩孟诗派的接受发生了一定的偏移现象,名篇并不能完全代表其诗歌的主体风格。  相似文献   

5.
为给弟子启蒙提供教科书,并宣扬本流派文学思想,桐城派众多作家如方苞、姚鼐、曾国藩、方宗诚等均编有选本。其在构成要素上选、评、序、传结合,具有典型的融通性;相比前代选本,其文体分类更趋合理化;在选本方法上,传承古代辨体明性之传统,既推源溯流,也类聚区分,具有鲜明的流派特征。  相似文献   

6.
接受美学这一名称本身已向我们显示了这一理论流派的根本特点:研究接受。 既然是对文学的接受,就必然是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既然是关于文学接受的理论,接受美学的基本出发点与探讨对象就必然是文学作品与读者的关系。这种关系自文学诞生以来一直存在。文学作品除了与作者发生直接关系外,便只与读者保持这样的关系。有趣的是,某一部文学作品的作者通常只有一个,但它的读者却成千上万;一部文学作品的作者只可能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人,但它的读者却是永恒的,包括作品出现以后的所有历史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宋词选》(以下简称《词选》)作为中国古典文学普及读本,可说是迄今所见选录较广,注释详细而时有创见的选本.是书共选唐五代宋词三百十二首,所选“注重思想内容较好、艺术成就较高、情调基本健康的作品,并兼顾到各个流派、各种风格的代表作,使读者对这一时期的词作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见《词选》前言).这是非常恰当的.《词选》既突破旧选本的藩篱,又能兼采各选家之长处,特别是对于过去被人们忽视的作家如吴潜、陈人杰等,较多地选入他们的代表作品,而且善于吸取近人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米芾文学作品在宋代、尤其是在北宋文坛上有较高地位,经苏轼等人的评赞和推介,在其同代人中影响更大。米芾旧有《山林集》一百卷,遭宋金战乱销毁,其文学的地位和影响因此下降。南宋岳珂等人开始辑佚重编米芾文集。明清人较为重视其人及文学作品,不少选本收有米芾的文学作品。其文学的地位影响在当代仍未彰显出来。  相似文献   

9.
《河岳英灵集》与《唐贤三昧集》二选本乃盛世人选盛世诗,均以休闲主题、清远风格为正宗和主体,竟然都不选杜甫,尤其是《三昧集》连李白也不选,这反映了二选家的高度诗美自觉。殷、王士二人选诗的趣味,固然有其性格、文化及美学上的诸多原因,但是,最本质的原因还在于盛世太平气象的深刻影响,是盛世时代性质有形无形的趋导和规范。结论是:盛世自有盛世的时代意志,盛世选本自有盛世的美学形态,盛世选本自然应该折射出盛世的光影。  相似文献   

10.
一一部文学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部文学作品史。“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在它的第一个高潮时期,就十分注意对自己作品的蒐集、整理、筛选和保存。《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纂和出版,就是先行者们卓识与远见的极为有力的证明。此后的半个世纪中,只要一有可能,有识之士总要以这种或那种形式,为不同阶段和不同门类的作品编印选本,以广流传。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评论,都曾编纂印行了这一时期或那一时期的各种形式各种类型的选本。而作为自由体新  相似文献   

11.
与外国文学的译入相比,中国文学的译出长期处于“逆差”状态。从外国文学作品的译入和传播,反观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名人推荐、影视剧作、大众传媒和非翻译方式推动中国文学在域外的传播。影响传播的因素包括译入语国家对外来信息需求的迫切程度,译入语国家对于外来文化的开放心态和敏感程度,译入语国家对源语国家信息的熟悉程度以及读者的阅读期待。中国文学的译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产出不同难度、不同形式的译本,加快中国文学在域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论朗读在语言文学学习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作品历来拥有广大的诵读爱好者。通过诵读,神领古人或慷慨激昂的胸怀,或寻寻觅觅的思绪,中国古典文化的意蕴往往因此而更为深入地融会到了现代人的心胸之中。朗读对人们情操的陶冶、对心灵的感染,对思想的启发、教育的作用,远比说教式的讲解、比分析语段的结构、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要细微入神,要动人心魄得多。所以必须重视对诗文的朗读。  相似文献   

13.
文学作品是一种诉诸于作者审美体验的结构体。作者叙述方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文学作品的意义,并且影响着借助作品与作者发生联系的读者的接受方式。本文试图探讨在作者叙述方式的变化下,作者与文学作品、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14.
文学总是以话语蕴藉的形态而存在,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只能通过这种话语蕴藉而参与到文学活动中。符号学理论认为,文学语言是具有审美功能的语言,美学功能不以传达了什么为中心,而以如何传达为中心。笔者拟从传达美学的角度分析文学符号的蕴藉。  相似文献   

15.
生态翻译学从生态学的视角阐释翻译现象,依据特定的具体交际语境和交际对象,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考究鲁迅对域外儿童文学作品的译介活动,指出鲁迅翻译域外儿童文学作品的取材适应了当时中国"救救孩子"的特定翻译生态环境,翻译策略的取向适应了汉语世界儿童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6.
文学公共领域是解读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一个有益视角。启蒙运动一方面是对以人为本的个人主体性的强调,另一方面是对理想社会公共性的期待。启蒙运动的这两个核心要素分别融入到18世纪作者文本创作、作品流通、读者阅读的实践之中。个人主体性与社会公共性的互动主导了由作者、作品、读者三者参与的实践话语,它们的语言交往行为是公众舆论发展及公共领域形成的依托。作者—作品之间的文本生产关系、作者—读者之间的文学批评关系,这两者的互动成就了公众舆论实践话语,在这种语言交往行为中,文学公共领域得以形成。文学公共领域借助文学作品,即以美学形式呈现的语言交往行为实践,推动民众在表达个人主体性思想的基础上凝练共识,成就社会公共性,实现政治变革。  相似文献   

17.
模糊是自然语言的本质特征。语言是文学的载体,因此可以说,模糊亦是文学的基本属性。文学模糊的审美价值在于其中的不确定性为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从而激活读者的审美想象,使其在解读与鉴赏中完成对原作的接受。元散曲中蕴含各类文学模糊,要让译文读者同原文读者一样鉴赏和接受原作之模糊美,译者就应力争在其译作中再现原作的模糊。  相似文献   

18.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文学文本转化为文学作品的艰难性及其深层原因,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当下对权利崇拜与金钱崇拜的后新时期的文化语境中,文学的接受主体审美趣味发生了根本变化,传统读者对文学的人文精神的接受与追求作品真、善、美的艺术境界变成了对于文学刺激性与消遣性的阅读;读者主体性在退化,读者与一些追求世俗化的作者共同联手解构当代文学的理想精神,从而使得表面繁华的当代文学实际上在退化衰弱。大量的文学文本存在也仅仅是一种缺乏读者的潜在“文学作品”。文学文本要实现其文学作品的转换,当下读者必须经得起时代的物质考验,要培养自己阅读经典的兴趣及从整体上提高读者的文学意识。  相似文献   

19.
九叶派诗歌陌生化的多重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陌生化"是一种对日常语言加工、变形、扭曲的艺术手法。九叶诗派诗歌中的"陌生化"手段,重新构造了对对象的感觉,扩大了读者认知诗歌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觉。文章从诗歌的话语、形象和意蕴三个维度研究九叶派诗歌内含的"陌生化"。  相似文献   

20.
试述接受美学中的"意义未定和空白"及读者的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接受美学,是作为对当代西方作者中心论批评和文本中心论批评的反叛而出现的.充分重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文学史就是文学的读者接受史、效果史,并进而将接受美学发展为文本--读者相互交流与对话的新理论.把"意义未定与空白"作为作品好坏与否的一个标准,强调读者及其阅读,实现了西方文论第二次大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