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潮州话分布在广东省的韩江流域的汕头,澄海、潮安、揭阳、饶平,普列、海丰、陆丰、南澳各县。客属的大埔、丰顺两县也有部分人是说潮州话的。南洋华侨说潮州话的也不少。潮州话与厦门话、海南话同属闽南方言系统,潮州话与厦门话较为接近,与海南话的差异大些。潮州各县的话分歧不大,各县的人彼此交说并不  相似文献   

2.
<正> 书号ISBN7—5361—0254—2/H·17 潮州话,是流行于广东潮汕一带的汉语方言。本书是为了适应华侨子弟、外国人、外地人学习潮州方言,清除语言隔阂的迫切需要而编成的速成教材。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9月出版。  相似文献   

3.
潮州方言是流行于潮汕地区的一种方言,属于闽南方言。说潮州方言的市、县有:汕头市、潮州市、饶平县、澄海县、揭阳县、揭西县、普宁县、潮阳县、惠来县、南澳县。南洋群岛一带,潮州华侨有数百万人,潮州方言占相当大的势力。 潮州人学习现代北京语音,在韵母方面,难点集中在-n尾音韵母。本文对现代北京语音-n尾音韵母与现代潮州方音韵母的对应关系试作初步的探讨,可作为研究方言及潮州人学习现代汉语语音时的  相似文献   

4.
<正> 一同音字、方言字和训读字流行在粤东地区,使用人口在一千万以上的潮汕话,早已被公认是形成较早的属于闽南方言的次方言。它不但保留了较多的古音特点(如无轻唇音,无舌上音,有入声等等),而且还保留了很多古语词。这使得它同普通话在语音上、词汇上都有相当大的差异。因而,不少潮汕人搞起方言文学创作或方言研究,要记录潮汕方言词时,便惊呼潮汕话“有音无  相似文献   

5.
潮汕地区中英交涉数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近代英国驻汕头领事馆档案资料,考察了英国在汕头的开港、设领及汕头新关的开设,潮汕人民的抗英活动,英国在潮州府城设领,潮州总兵方耀与英领事的关系,以及英领事被殴打等事件,以期促进对近代潮汕地区中外关系史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6.
位于亚洲中南半岛的内陆国家老挝,国土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人口583.6万,民族60多个,其中也有华人。老挝华人的人数约2万,祖籍地为广东潮州的华人占了总数的80%以上。首都万象是华人的主要聚居地。老挝潮州话是一种非常弱势的方言。使用人数少。且又远离母体方言广东潮州话,在老挝的主体民族老龙族语言等的长期包围中,老挝潮州话虽保留了潮州话的基本特征,但也衍生了一些自身的特点。文中分析了万象潮州话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文章的材料来自作者的实地调查。  相似文献   

7.
广东闽方言的分布及语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广东闽方言人口及其地理分布广东省的闽方言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的潮汕地区和西部的雷州半岛及其周围地区,全省讲闽语的人口约1466万,约占全省总人口的25%。 (一)粤东闽语区粤东闽语俗称潮汕方言、潮州话。解放前,以潮州府城话为标准。解放后,汕头市话逐步取代了潮州府城话而成为潮汕方言的标准语。粤东闽语几乎覆盖了汕头市、汕尾市和潮州市的全部地区,人口约1073万。具体分布如下: 汕头市区(包括郊区):人口约78万,  相似文献   

8.
<正> 象汉语的其它方言一样,潮汕话中也存在着相当多的“土”味十足的方言词。这些词有的本字尚待考证;有些则并不难确定。这些词中有单音节词,也育复音节词。复音节词中尤以双音节词居多,例如“东司(厕  相似文献   

9.
试谈广东诸方言倒序词产生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这里的“广东诸方言”,指广东省境内的粤方言、客方言和闽方言。文中所举的例子,实际上是取自广州话、梅县话和汕头话。“倒序词”指的是方言中词素顺序与普通话不同而词义相同的词。所谓“倒  相似文献   

10.
汀州毗邻粤东,水流潮汕,潮汀间有极强的地缘关系。清中期以后粤东发展加快,潮汕成为闽粤赣区域的经济中心。潮汕的兴盛对毗邻的汀州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汀州物产改由潮汕出口,潮汕的海货大规模进入汀州;潮州成为汀州商人主要经商地域,大量潮汕商人也进入汀州;紧临粤东的汀州南部交通建设加快,汀州北部的交通则不被重视;汀州墟市呈现南多北少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1.
潮剧孕育于潮汕文化,用潮州方言演唱、以潮州音乐伴奏.是极富潮汕地域特色的地方戏曲.历史上,湖剧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曾经取得过辉煌的成就.目前的发展存在着城市戏院衰落、专业剧团困顿、乡里广场戏兴起的特点.今后的发展出路应以广场戏为主要依托,在潮剧的创作中,迎合观众的欣赏习惯和欣赏水平.为广大观众服务;不断提高剧目质量,实施精品战略:着力培养更多的优秀演员;并通过走出去扩展潮剧的发展空间,使潮剧能够进入长足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2.
利用层次分析法 (AHP)对潮汕三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以及城市发展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 ,结果表明 :汕头市的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指标均高于潮州和揭阳 ,但三市的各分效益水平总体都偏低 ;从城市发展的协调度看 ,潮州的城市发展综合效益协调度指标最高 ,表明潮州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效益的水平基本上是同步的  相似文献   

13.
离广州市七十多公里的鹤山县属粤语区,县内大多数本地人讲四邑话,所以在过去的方言区域划分中鹤山县归属于四邑系。不过,鹤山县本地居民除了讲四邑话外,还有讲其他方言的。其中有一种方言,当地人称之为古劳话。讲古劳话的人分布在鹤山县古劳区的(?)劳、麦水、新村、丽水和茶山等乡镇,相邻的高明县的三洲区和西安区的部分乡镇也讲这种话(略  相似文献   

14.
近代华侨在汕头地区的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汕头地区不但是广东著名侨乡。而且也是全国著名侨乡。目前,该地区有人口九百万人,其中归侨、侨眷有一百多万人。据估计,居住在海外的华侨、华人约有六百多万人,居住在香港、澳门的潮汕人也有一百多万人。因此,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和侨眷众多,是汕头地区发展经济的一个巨大优势,是当前振兴汕头地区经济一支可利用的重要力量。为了科研工作的需要,作者曾在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到闽、粤、沪等省市的五十个市县调查近代华侨在国内的投资企业,获得了不少资料,并整理出《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史资料选辑》书稿一部。现在,就其中涉及汕头地区的资料撰写成这篇文章。一、汕头地区在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中的地位要了解汕头地区在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的  相似文献   

15.
近代潮汕文化的嬗变及其历史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潮汕文化在近代潮汕社会发生历史性转变的有力推动下,从古代农业文化向近代商业文化嬗变,为近代潮汕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和理论指引,推进了潮汕社会的近代化进程。近代潮汕文化的嬗变给汕头文化建设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启示必须确立文化兴汕的意识,继承和弘扬潮汕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创新,优化文化结构,构建现代文化体系,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化融合,把汕头建成名副其实的文化大市。  相似文献   

16.
柬埔寨潮汕话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柬埔寨六百多万人口中,有十分之一是中国广东潮汕籍华侨,他们在柬埔寨都操双语──高棉语和汉语中潮汕方言。而后者主要在华人社区和家庭内部使用。由于两种语言的长期接触和互相影响,导致语言内部出现诸多变异。本文通过对柬埔寨潮人后代所讲潮汕话的调查,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描写这种变异及其特色。  相似文献   

17.
雷铎 《社区》2010,(20):29-30
中国有56个民族,有人说潮州人是“第57个民族”。因为汉族当中,有自己语言、全套独立风俗乃至全套文化符号的,只存在于潮州(潮汕地区)。作家王朔跟我说过,20世纪80年代他到潮汕,想做些买卖,不料那感觉“和到了异域没什么区别”;再早一点,1950年代,林彪统帅的四野从东北打到潮汕,南下军官被潮州美女迷住了,许多人复员、转业、离退休以后,不回北方老家,而在潮州“叶落归根”,但几十年下来,他们还是没有学会说这里的“少数民族”语言。  相似文献   

18.
潮剧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剧种,流布于广东东部、福建南部、台湾、香港、海南岛、雷州半岛,以及泰国、新加坡、柬埔寨、越南等讲潮州话的华侨、华裔聚居地区,并随华侨、华裔传播到欧洲、美洲、澳洲等国家和地区。潮剧明代称为潮腔、潮调,清代初称为泉潮雅调,以后有潮州戏、潮音戏、潮州白字戏等称谓,建国以后统称为潮剧。潮剧源于宋元南戏,用潮州方言唱南北曲,兼收昆腔、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梆子腔、皮黄腔等牌调及潮州歌册、歌谣、小调的唱腔,融汇变革。历代潮剧艺人和社会志士用智慧和血汗,浇灌成今天的艺术奇皅——潮剧。潮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讨论了汕头市话的含义、汕头市话语音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及其与周边兄弟方言的差别,并指出,汕头市话早已取代了潮州府城话而成为潮汕方言的代表语。  相似文献   

20.
广东丰顺汤坑片的居民,一般都会说客家话和潮州话两种方言。在对丰顺县汤南镇潮州和客家混居的长坑管理区里的两个自然村落:长林村(客家)和金灯盏村(潮州)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分析居民使用语言的现状,并从性别、年龄、家庭、职业和文化等方面分析居民掌握和使用语言的特点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