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引起各类生态系统类型、面积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针对宝鸡市在2002-2007年5年间,林地面积增加,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引起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区域人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这一现象,进行了定量化的研究,论述了宝鸡市土地利用方式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动态联系,为衡量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衡阳市土地资源的特点以及问题,在国内关于区域生态安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构建了一套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模型对该区域2001—2010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衡阳市10年中土地资源生态安全一直处于临界安全与较不安全水平,其中2002年和2003年处于较不安全状态,其余年份均为临界安全状态。整体上来说,衡阳市近10年来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态不容乐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的改善主要依赖于对土地生态环境的治理,现阶段土地的生态压力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3.
贵阳市生态足迹与土地利用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贵阳市1992~2002年生态足迹进行了测算,分析了该市11年来各类土地生态足迹消费和供给的动态变化趋势。在生态足迹基础上,结合系统信息熵原理,研究了该市土地资源利用的持续性状况。结果表明:(1)贵阳市生态足迹消费从1992年的0.7386公顷/人增加到2002年的1.9352公顷/人,增加了1.62倍,而土地生态供给能力基本稳定;(2)生态足迹消费大于土地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表现为生态赤字,赤字水平由1992年的0.3806公顷/人上升到了2002年的1.6062公顷/人,区域内土地利用处于非持续性状态;(3)土地生态系统和消费系统总体上有向稳定性方向发展的趋势,消费结构的变化会引起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最后对理论应用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贵阳市土地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江汉平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基地及城市化快速扩张的典型地区,研究其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及空间集聚格局可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及促进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运用“隐患―状态―免疫”模型,构建耕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型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和空间自相关法对江汉平原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的时空差异特征及空间集聚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汉平原耕地资源生态安全整体水平较低,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为0.228,处于不安全状态,历年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呈波动趋势,耕地生态系统呈不稳定状态;江汉平原各市县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空间集聚现象不显著,呈从集聚向离散化扩展的变化趋势,尚未形成较为稳定的空间格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非农用地扩张引起的耕地资源大量流失,是导致目前江汉平原耕地生态安全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维护土地生态安全,有利于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合肥市为例,采取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维度,共选取19个指标,构建合肥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11~2020年合肥市土地生态安全指数进行评估。研究发现,2011年至2020年,合肥市土地生态安全压力指数和状态指数变化幅度较小,土地生态安全响应指数从0.0819上升至0.3091,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十年间增长50.81%。提出完善土地法律法规,强化土地行政管理措施;坚持土地绿色发展理念,科学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强化相关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生态保护意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郎家村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和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分析其在新农村建设前后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健康状况.结果表明新农村建设后,郎家村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显著,林地、园地、建设用地明显增加,未利用地大大减少;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快;土地利用程度进一步提高,处于快速的发展期;不同土地利用结构下,各生态子系统的相对生态价值高低悬殊,对区域生态健康的贡献程度表现不一,总体上处于比较理想的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7.
综合介绍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系统以及生态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分析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的特点入手 ,阐述了西部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土地利用投入不足 ,效率低下 ;生态系统脆弱 ,环境严重恶化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资源优势难以发挥 ;利用方式落后 ,肥力流失严重 ;利用规划不完善 ;非农建设用地量大等。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西部土地资源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借助PS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改进TOPSIS模型对安徽省2016年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并与2012年评价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安徽省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集中在人口密度、人均水资源量、农业机械化水平、经济密度和森林覆盖率等方面;2016年安徽省总体上土地生态处于较不安全状态,少数城市达到基本安全状态;2016年安徽省土地生态安全状态略高于2012年水平,土地生态质量整体有所提升,部分城市降低.今后安徽省应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节约集约用地,减轻土地生态压力,打造生态强省.  相似文献   

10.
基于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以及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求出整体土地生态安全指数,对 “十二五”期间长沙市 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长沙市的土地生态安全在2011年——2015年整体上处于较安全状态。其中,长沙市土地生态安全整体呈上升状态,趋向安全状态;从子系统 来看,压力、状态和响应系统也呈波动上升趋势发展,波动幅度较大;森林覆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自然保护区面积以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是影响长沙市土地生态 安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西府社火民俗及旅游开发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炎帝开创农业和利用火而祭社祭火产生的保留在西府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府社火民俗是以姜炎文化、周秦文化为品牌的宝鸡旅游文化产业中最具潜力的旅游文化资源之一。其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具有迎神、祈福、喜庆、娱乐、宣德、明智等突出的文化功能,但存在着内容形式陈旧、资金人员不足、重视保护不够、研究开发不力等问题。建立机构、筹措资金、树立品牌、改旧布新、塑造明星、制作光盘、加大宣传、产业运作等是保护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中国土地资源研究的历史,分析了中国土地资源研究的现状,指出目前中国土地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众多的学科研究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理论研究;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整理研究;土地利用与资源环境安全研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土地资源管理研究;耕地资源保护与食物安全研究;土地结构调整与优化配置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研究;现代化技术手段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应用研究等。最后探讨了土地资源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陕西关中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综合性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陕西关中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比较典型的西安市长安区、咸阳市淳化县、杨凌示范区和宝鸡市岐山县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调查资料并借鉴前人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县域乡村旅游资源综合性定量评价作初步探讨。分析结果表明,长安区的乡村旅游资源吸引力与可进入性较强,其乡村性较差;淳化县的乡村旅游资源吸引力与乡村性较强,可进入性较弱;杨凌区可进入性和设施完善性较强,但缺少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资源;岐山县的乡村性最强,其乡村旅游资源吸引力及设施较差。乡村旅游资源的综合性定量评价能够明确不同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劣势因素,此种分析研究有助于区域乡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对现有产业集聚度测度方法述评的基础上,根据宝鸡市产业发展历程和现实情况,选择绝对测度指标(行业集中度)和相对测度指标(区位熵)对宝鸡市一级目录产业和二级目录产业的集聚状况分别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依据区位熵和行业集中度指数反映的宝鸡市工业产业集聚情况基本吻合,同时也发现宝鸡市产业受资源禀赋和产业布局的影响,产品结构单一、重复生产严重、产业关联度低,配套协作率低等问题,以期为宝鸡市产业向集群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姜子牙(吕尚)是商周时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生于吕川(今山西霍县),迁居于古陈仓(今陕西宝鸡县井儿村)。他在遇西伯昌以前曾垂钓于古陈仓磻溪(今陕西宝鸡县南秦岭山麓伐鱼河谷地),磻溪遂成为3700年来人们仰慕的圣地,也是古今人赋诗撰的旅游胜地。他助周灭商后被武王封于营丘(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旧临淄),开创了继承周化的齐国。其后裔子孙分布于齐、陈仓等地,形成吕、姜、尚、井、章、邱、丘、柴、高、卢、浦、骆及桓等姓家族,为中华古化的形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宝鸡县作为姜子牙的发迹与其后裔封国地,在历史与现实中享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宝鸡走向全国,面向世界的优势和城市名片就是“中国钛城”。根据SWOT态势分析,宝鸡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钛城”,就应当提高宝鸡市钛材加工能力,增强钛材的竞争力。进行钛加工资源的重组、整合,全力推进骨干企业集团化、规模化,实现聚集效应。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努力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钛合金材料体系,真正使钛产业成为宝鸡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  相似文献   

17.
以管理学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以陕西省宝鸡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例,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户医疗保障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模糊评价法对宝鸡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政府机构、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就医的保障能力分别为较强、较强和一般。提出了宝鸡地区要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参合农民的保障能力的主要建议:加大对医疗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配备具有专业资质的医护人员;加强对医疗用药的监管。  相似文献   

18.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保护已有的耕地,平衡好耕地与其他行业发展对土地需求之间的矛盾,激发地方政府、农户与农村集体耕地保护的积极性,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湖南省作为研究区域,测算出湖南省耕地盈余、耕地赤字的市域均为7个。耕地赤字的市域将耕地保护的任务转嫁给了耕地盈余市域,需要对耕地盈余市域支付补偿。采用机会成本法,测算出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为7.1万元/ 公顷。其中,耕地赤字最严重的为长沙市,耕地标准面积赤字量为108.56×103公顷,需要支付的补偿额度为77.08亿元。耕地盈余最大的为常德市,耕地标准面积盈余量为162.72×103公顷,需要接受的补偿额度为115.53亿元。以耕地资源价值分类为基础,采用当量因子法、替代法等方法,测算出湖南省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分别为19.18万元/公顷和107.51万元/公顷,并引入政府支付能力指数和区域社会发展阶段系数进行动态修正,以该值为依据,测算出湖南省农户和农村集体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为28.87万元/公顷。以期为地方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耕地保护补偿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