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在堪培拉签署了经济伙伴协定及防卫装备合作相关协议。双方意在通过安全及经济领域的合作,推动两国战略伙伴关系。日本首相安倍定义日澳两国为"特殊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是日澳双方国家利益的体现,同时也是出于对中国因素和美国因素的考量。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地区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日澳关系中的中国因素将越来越重要。而中国面对日澳携手制衡,应该继续秉承"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同时,充分利用两国重要贸易伙伴的身份以及国际舆论的影响力对两国实施反制。  相似文献   

2.
自1928年国民党统治开始,中国第一次进入了其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合作关系时期,寻求国际伙伴关系首次成为中国内政与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早期的中德、中俄和中美关系各自具有鲜明的特性.中德关系建立在两国领导人互相信任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之上,某些意识形态上的类似是其得以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互补的经济利益使国民党可以实现平等的合作.中苏关系和中美关系一开始就是为了增强双方对付共同敌人的力量而形成结盟的,之前都不具有恰当的合作机制,而意识形态是一个复杂的、不利于结盟的因素.在中苏关系中,结盟意味着从直接敌对状态转向谨慎的合作.而中美之间非国家层面上的合作既没有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些合作也不会自动强化双方的官方关系.当结盟机制仓促建立起来时,却缺乏坚实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朝边境地区的经济合作在两国领导人和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突破单纯货物贸易和旅游的局限,逐步走向统筹安排和共同合作开发。加强和深化中朝边境地区的经济合作,是中朝双方顺应快速变化的国际环境和各自国家的经济发展要求作出的共赢选择,符合中朝两国的国情和利益。虽然,当前中朝边境地区的经济合作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然而中朝两国建立起来的睦邻友好、互惠互利、共同繁荣的双赢合作关系将成为发展的主流,双边经济合作必然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中美关系六十年的影响因素及其历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美关系跌宕起伏,经历了对抗僵持、战略合作、调整适应及深化合作四个阶段.中美关系如此复杂的原因,主要是一直爱国际政治格局、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台湾问题等因素的困扰.透析中美六十年的交往历程我们可以看出,中美两国是可以实现求同存异、互利双赢的.六十年的交往史为妥善处理中芙关系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启示.为了推动中美关系的持续发展,双方都必须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健全协商机制,凝聚共识,妥善解决分歧.其中,中国应当进一步增强战略自主性,关注美国国内因素对中美关系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新疆与苏联山水相连,在民族、历史、地域等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两边的友好交往也源远流长。近几年,随着我国与苏联之间国家关系的逐步改善和双方经济发展的自身需要,两边都采取了相互开放的政策,加强了双方的经济、科学技术及人员的交往。今年,戈尔巴乔夫访华成功,两国及两党关系实现了正常化之后,这种交往更加频繁。预计今年新疆与苏联的贸易,不算“大贸”(即国家协定贸易),仅地方经贸这一块就可突破一亿瑞士法朗。在新苏之间,一个新条件下的经贸“热流”正在悄悄来临。  相似文献   

6.
中俄双方有着广泛的互信和合作,在全球化的经济大潮中,作为世界政治经济的重要国家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俄文化艺术的交流是两国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贝加尔湖地区与我国北方相邻,了解这一地区的文化艺术,加强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双方长久利益。  相似文献   

7.
自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文化交流已迅猛发展。文化交流活动已经加强了中越友好关系,推动了政治交往和经济合作。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越两国文化关系也面对一些新的挑战。双方文化交往与合作的发展一定将会给两国人民带来切实利益.有助于促进两国人民互相了解,巩固中越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8.
法国是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西方大国中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最早的国家。中法两国的许多共同点,中法两国人民良好的合作交流愿望和两国共同的利益跨越时间、空间的距离,克服各种国际政治间的矛盾和障碍,促进着中法关系的不断发展。一、中法经贸的良好开端及波折1964年中法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积极发展双边经济贸易关系,贸易额逐年增长。1975年5月,当时全面主持国务院工作的邓小平副总理访问法国,这是中国高级领导人首次正式访问西方国家,访问期间,双方决定成立经济贸易联合委员会,签署了一些重要的经…  相似文献   

9.
中韩经贸关系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韩两国是近邻,自古以来,两国之间就有密切的经济贸易往来,两国人民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友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两极体制等原因,中韩两国之间长时间断绝了交往.随着整个国际形势的缓和,中韩两国的关系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中共中央于1978年12月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对内实行改革、对外实行开放的政策之后,中韩之间开始发展经济贸易关系,而且发展速度很快.特别是1992年8月中韩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来,双方的经济贸易关系更发生了质的飞跃,取得了可观的成果,目前正以良好的势头向前发展着.  相似文献   

10.
巴列维时期伊朗与以色列的关系经历了磨合确立、繁荣发展和盛极而竭三个阶段;共同应对苏联威胁和激进阿拉伯国家挑战的地缘政治因素为两国战略合作打下了基础,军事和经济及安全合作推动了两国关系全面发展,以美特殊关系和伊美联盟进一步巩固了伊以关系;与此同时,伊朗国内宗教保守势力和阿拉伯国家的反对也制约了伊以关系向外交上公开承认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俄能源合作中的问题及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因“安大线”方案搁浅中俄能源合作面临了严峻挑战,两国对地区能源合作的利益诉求是决定双方合作的动机和关键因素。但在中俄能源合作中,日本扮演了第三方竞争角色,中俄日能源三角关系中将呈现出不同的合作模式,但其经济依存关系将导致三方既合作又竞争。俄大打石油王牌旨在提升其国际地位与作用,其奉行的外交策略将会导致中日之间对俄罗斯能源的竞争趋势。中俄能源合作中依然存在着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对双方的合作前景将产生影响。西方大国势力对俄罗斯石油资源的觊觎和争夺将加剧中俄能源合作面临的挑战。为此,中方应该充分发挥两国关系中的合作优势潜力,采取有效措施,协调与俄罗斯的利益差异,理顺双方经贸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2.
浅析中日经济合作关系的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加强中日经济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日两国是东亚的经济大国,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在双方的对外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发展水平的差异、历史问题及美国和政治等因素的存在,中日之间实现贸易自由化的道路依然十分坎坷。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日本经济的复苏,推动中日贸易自由化的力量将会进一步增加,但中日经济合作关系的前景不仅取决于两国经济力量的变化,而且取决于两国能否通过沟通和制度变迁实现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跨越。  相似文献   

13.
发展云南与印度的经济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与印度的交往具有悠久的历史,云南是中国与印度两大市场之间少有的一个主要通道。每当这两大市场的一方或双方进入兴盛发展时期,都会激发这条通道趋于活跃。这条通道使云南与印度之间形成了一种不可改变的经济关系,这种关系的发展对双方都具有重大意义。用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方式在这里建成一条国际大通道,继续扩大和发展云南与印度的经济关系,是目前局势发展不可逆转的一个时代性命题。云南与印度之间现在就应当做好贸易、旅游、信息、交通合作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利益与共,同为社会主义国家。两国发展新型“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关系,对于解决南海争端、消减反台独斗争的后顾之忧、淡化东盟国家的“中国威胁论”、打破美国对我遏制的战略图谋以及拓展社会主义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巩固我国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和维护有利的战略机遇期,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推进中越“四好”关系发展,必须淡化大国意识,确立平等理念;要以长远的战略眼光,从现实出发,和平化解南海争端;加强两国全面、多边的合作,特别是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合作;密切两党之间高层交往,深化治党治国经验交流,共同构建睦邻友好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中亚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 5个方面 :中亚五国之间的合作关系、中亚五国与独联体的关系、中亚五国对西方国家的关系、中亚五国对伊斯兰世界的关系、中亚五国对中国的经贸关系等 ,分析了中亚五国独立 10年来对外经济关系的变化。中亚五国经过 10年经济转轨 ,在对外经济贸易当中逐渐获得利益。特别是土库曼斯坦在对外经济贸易中所获得的利益最大。中亚五国都重视对中国的贸易。  相似文献   

16.
合作主义模式下民间组织的培育和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合作主义模式下民间组织的发展对于中国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重要的作用,从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中国民间组织具有合作主义的体制基础,正处在国家合作主义向社会合作主义的过渡阶段。合作主义模式下国家和民间组织之间是一种互惠、协商、合作的关系,民间组织不但是国家整合社会利益的管道,而且国家也透过民间组织汲取社会资源,在双方的互动与合作下相互适应、相互增权、共同成长达到国富民强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政府变革的背景1.政府变革已成为20世纪最后20年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要求。经济全球化促使经济资源超越民族国家主权界线,以国际通行规则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这意味着政府的分析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及对外交往能力,在全球化时代的资源配置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可以说政府能力大小直接影响到各国今后的发展和其国际竞争力高低。著名的“诺斯悖论”指出:国家(政府)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关键,也是经济衰退的根源。它说明经济的高速增长、国家财富和社会成就与好的政府制度及行为能力密切相连。因而,无论是发达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同越南之间的经贸联系自古已经开始 ,两国的民间贸易往来十分频繁 ,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两国的官方贸易发展缓慢。 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后 ,双方的贸易关系开始迅速发展 ,正规贸易额基本呈直线上升趋势 ,但客观来讲 ,仍未达到应有的水平 ,特别是与两国日益强化的政治关系相比较为滞后。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一直是两国政府十分关注的议题。目前 ,随着双方政治关系的不断发展 ,加强经贸领域的合作已逐步提到议事日程。其实 ,中越双方在经贸领域有着十分有利的合作条件 ,只要双方相互重视 ,诚意合作 ,共同努力 ,相信中越经贸合作的前景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19.
为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中国外交经验,本文对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本文分三个阶段就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外交战略以及双方的经济关系进行了研究:在20世纪50—70年代,双方的经济关系主要体现为以中国单方面援助为主导的经济交往;在20世纪80年代,双方确立了“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新型经济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走向了互利共赢的全方位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20.
中德自1972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联邦德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中国大陆从昔日那个神秘的国度、敢于向苏联挑战的勇士和诱人的大市场,到今天已经成为德国全方位交流合作者,两国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40年间,最成功的合作交往当属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果,尤其是科技和经济领域的合作。尽管两国在价值观上有区别,在人权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但高层的定期对话改善了政府层面的理解。德国不仅成为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也是欧盟与华对话的重要中介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