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常代表了更高的农业产出增长水平.通过运用扩展的生产函数(C—D)模型,以作为农业大省之一的安徽为例,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产出增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数量(NBS)、资本和劳动力投入与农业总产出(GAP)增长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NBS的产出弹性为正,表明NBS能够带来较高的GAP增长,且随着建设成本的逐年分摊,这种作用会愈加明显;资本对GAP的贡献则更加显著,说明无论是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还是农业本身的发展都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为负的事实说明,基于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内的现代农业发展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力数量的扩张,更多的强调是对劳动力质量的需求,这种需求随着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会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北京市蔬菜供应情况为对象,应用灰色聚类方法对其供应安全进行评价。通过选取蔬菜供应数量及供应质量两方面的多个指标,以及确定白化权函数相关参数的取值,建立了一个评价北京市蔬菜供应安全的灰色评价模型。由灰色模型评价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北京市大型蔬菜批发市场的蔬菜供应安全程度较高,蔬菜来源稳定,质量检测结果较为令人满意,处在"非常安全"以及"安全"等级,而小型批发市场则存在蔬菜来源单一,菜品农药残留量检测周期较长等众多不安全因素,处于"不安全"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以江苏省62个农业区域为研究单元,利用2011年农业投入产出的截面数据,运用Moran散点图、LISA聚集图分析了江苏省农业产出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并借助GWR模型估计测算了江苏省各地区农业生产要素弹性。结果表明:江苏省农业产出在整体和局部均表现出了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农业生产要素对农业产出增长的弹性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即各要素弹性在不同区域间具有较大差异,苏南地区大多数区域农业产出的增长主要依靠资本要素投入,劳动力和土地要素弹性较小,苏中地区大多区域农业产出的增长主要依靠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投入,土地要素弹性为负或不显著,苏北地区大多数区域农业产出依靠劳动力要素投入,其次为资本要素和土地要素。  相似文献   

4.
基于VES生产函数,结合变截距的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了中国28个省份1978—2010年的农业资本—劳动的替代弹性,对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在农业增长中的作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业生产中资本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明显大于劳动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农业生产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1978—2010年间农业资本对劳动的平均替代弹性为1.529,农业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弹性促进了农业增长;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农业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均呈上升趋势,且替代弹性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无论是农业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大小还是增长率均低于东部地区。以上表明我国农业生产可以促进资本对劳动的有效替代,实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借助样本数据,利用超越对数粮食生产函数、产出弹性及替代弹性,对粮食生产资源中的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内部替代关系进行了实证。结果显示:农业基本建设与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可耕地面积的日渐不足;中国农业生产正在由人力投入向科技投入过渡。从而为政府管理部门对资本、科技、人力资源的投入更有针对性提供了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6.
经济学理论认为基础设施作为一种资本投资,既可以直接促进经济的发展,又可以通过其溢出效应间接促进经济增长。利用C-D生产函数对湖北省1996-2010年间的基础设施投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1996-2010年间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产出弹性为0.106,一般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出弹性为0.704,农村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为0.296;虽然湖北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产出弹性不及一般固定资产投资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但是对于湖北农村经济总量函数有着规模报酬递增的作用。政府应集中资本发展具有前后向关联较大、短期投资回报较快的直接生产部门;但同时也应维持基础设施部门一定的投资规模,为直接生产部门和湖北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给予物质保障和动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殷庄乡在发展乡镇企业中因地制宜,依据本乡资源优势,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走出了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发展路子,目前已形成蔬菜保鲜、粮油加工、食品、饴糖等农字号龙头企业。正因为原材料丰富才使得这些企业获得良好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反映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测算教育与农村经济的关联度,然后利用Mincer模型计算教育对农村经济的产出弹性,最后利用复杂劳动简化系数法测算教育对农村经济的贡献率。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教育与农村经济关联度较大,仅次于资本要素;教育对农村经济的产出弹性较显著;教育对农村经济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9.
利用1978-2015年13个粮食主产区的省域面板数据,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分析了中国农业劳动力与机械利用变迁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在测算出机械与劳动力替代弹性的基础上分析弹性变化的原因,论证农业机械对劳动投入与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劳动力与农业机械均对粮食产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两者对粮食产出的边际影响不显著。农业机械与劳动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农机具购置补贴不仅使农业机械对劳动的替代作用变强,而且显著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1978-2015年农业机械与劳动力的替代弹性呈现出四个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并与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特征相一致。但粮食主产区域内农业机械与劳动力的替代弹性变化存在显著差异性。为适应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粮食主产区应采取差异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将农业机械化支持政策偏向农机具购置补贴与农业机械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0.
湖南是我国粮食与油料生产大省。粮油工业发展对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论文探讨了湖南省走新型粮油工业化之路的必要性以及发展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进一步促使新型粮油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海南农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计算1990—2003年海南省农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农业对海南省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运用灰色关联理论,计算农业及其内部各部门与海南省GDP灰色关联度和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灰色关联度,发现农业及其种植业、牧业的总产值与GDP的灰色关联度较大,农业与第三产业的灰色关联度较大,与第二产业的灰色关联度较小。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发展海南农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和工业化吸收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导致农业生产投入要素失衡,加剧了农副产品消费需求和产出供给的矛盾,产生价格上涨压力。基于“缺口-价格”模型的实证研究显示,负向农业产出缺口对农副产品价格具有滞后1-3期的直接正效应,18个省份分地区面板回归验证了直接价格效应的存在且滞后期为3-4期;工农业产出缺口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内两者的影响弹性不显著。由此可知,农业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存在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治理通胀要从加大农业生产扶持、协调工农业生产和畅通农副产品流通渠道入手。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调查和分析,对我国实施循环农业的原则和具体措施作了介绍。较详细阐述了循环农业实施的模式,结合生产实际,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原则,对可行的实用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为循环农业的继续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关于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研究中,大多采用非参数的分析方法,侧重对科技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有效性等进行比较研究。相对而言,从宏观整体层面分析、测度区域科技资源要素投入产出弹性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以设置的天津市科技活动投入产出指标为基础,通过典型相关分析估算多投入多产出生产函数,对天津市科技资源要素的投入产出弹性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天津市科技财力资源要素边际产出弹性总体上要高于科技人力资源要素边际产出弹性,其中研发资本存量的边际产出弹性最高;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的边际产出弹性为负值。因此,天津市应该继续加大科技财力资源的投入,尤其是研发投入。同时应加快科技人力资源的市场流动机制建设,优化科技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模型,对湖北省2003年农产品生产的规模经济性和技术效率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物质费用和播种面积是重要的生产投入要素,对产量的贡献基本上为正;(2)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有正有负;(3)各农产品的平均规模经济效果不明显,只有小麦的生产规模经济递增;(4)各种农产品的技术效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棉花、蔬菜、禽肉最高,而水果、生猪最低。最后,得出两点政策建议:一是应克服技术创新的障碍因素,调动科研、推广和生产三方面的积极性,使农业科技在今后的农业增长中得到最大的发挥;二是建立新型的经营组织,以解决农业基础技术设施的投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主成分分析基础上的中国蔬菜生产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中国蔬菜生产的现状进行论述后,通过对影响蔬菜生产的诸多因素的分析,挑选出十个主要因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它们进行"降维"归类,再利用回归得出我国蔬菜生产产出的模型.在此基础上,以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的四个主成分为因变量,各自建立四个主成分的时序模型.结合这些模型对我国蔬菜的生产状况进行未来年份的预测,以期为中国蔬菜产业发展中的政策制定和战略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发既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江苏省企业科技投入与科技产出之间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科技经费支出、技术改造费用支出对于科技产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企业通过灰色预测,可提前合理安排资金,从而促进科技投入与科技产出和谐发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从而更加有效地推动科技发展,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农户固定观测点2016-2019年15个省1069个油菜种植户2890个样本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建立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蜂农授粉外部性效果对油菜产量的产出弹性和要素贡献率,并分析了其在平原地区和丘陵山区之间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蜂农授粉对油菜年产量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样本均值处的产出弹性为0.1362,仅次于土地(0.8613),高于劳动力(-0.0094)、化肥(0.0425)和其他生产投入(0.0757),期间对油菜产量增长贡献为2.8849%;各因素对油菜年产量增长的贡献率差异较大,由大到小依次为土地、其他生产投入、化肥、蜂农授粉、劳动力;蜂农授粉对油菜年产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平原县表现出更高的产出弹性和贡献率。因此,未来应将农业补贴资金适度向蜂业倾斜,加强蜂业知识宣传,引导种植业与养蜂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9.
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核心在于保证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间的协同发展,确保土地、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要素在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合理配置。农业生产托管为解决土地流转中的土地要素配置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文章通过构建农户经营方式选择模型,分析农户在土地流转、生产托管和自主经营之间的生产决策机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对于农户而言,理想情形下的土地经营权流转价格不应低于其自主耕种时所获得的土地边际产出,当土地流转费用恰好等于规模化农业生产中土地所贡献的产出与托管费用之差时,农户在流转和托管之间的选择是无差异的;第二,“农业边缘化”在现实中表现为农业土地的撂荒,究其根本,是由农业劳动力缺乏引起的;第三,农业生产托管模式的出现,能够为农户福利改进提供更多的机会。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了保障小农户的土地权利、发挥合作社的社会服务功能和稳健推进土地与技术要素收益合理分配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估计了时变弹性MRW生产函数,分析了1978~2012年中国第一产业各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分析认为:在中国现有的物质资本利用率水平和投资速度下,第一产业的物质资本产出弹性不断下降;教育资本的产出弹性随着就业人员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也呈现下降趋势;尽管劳动力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但是第一产业劳动力的产出弹性随着时间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