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时代和风险时代的到来要求发展观方面的根本变革.传统的发展观是一种历史形而上学的发展观,包括道德目的论和庸俗进化论两种形式.今天我们需要一种哲学未来学的发展观,其主要内容包括整体主义的存在观、未来主义的历史观、界限主义的理性观、和谐主义的社会观、风险主义的正义观和可持续主义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完善我国环境法的当务之急是调整环境法的立法目的。这是因为:第一,我国执政党和我国政府的发展观、文明观在2003年前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与这种变化了的发展观、文明观相比,我国现行环境法所体现的发展观、文明观已经落后;第二,我国执政党和我国政府的发展观、文明观的改变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反映,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法律部门是环境法;第三,要想让环境法适应发展观和文明观的转变,关键是对其立法目的做出修改。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观的人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观本质上是人的发展观。只有紧紧抓住实践活动中的人和人的实践活动 ,才能超越对其外在表现所作的“怎样的”解释 ,从根本上领悟其“是什么”。本文认为这一发展观是人的生存观、活动观、发展观和本质观  相似文献   

4.
同传统的“增长发展观”和“综合发展观”相比较,“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更为合理的新发展观。自18世纪以来,马尔萨斯、福格特、麦多斯、布朗等西方学者对人口、经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为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本世纪60年代以后,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日益变化、西方国家“绿色消费”浪潮的兴起和“绿色和平”运动的壮大,为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与传播提供了强大的政治经济动力  相似文献   

5.
大学教育发展观是支配和主导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大众化高等教育条件下,迄今为止的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已显现出或内隐了多种不同的大学教育发展观,甚至出现了大学教育发展观的畸变,如片面跨越式发展观、以物为本发展观、机械适应性发展观、主观"虚妄"的超越性发展观等等;应在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的基础上给予批评与矫正;同时大学教育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适应性发展与超越性发展的统一观。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观是至今具有普遍可接受性的发展观,主要体现为一种代际间的发展正义观。其破缺之处是是对空域谱上的公正性有所轻视,及对发展的本质和目的关注不够。科学发展观的伦理解读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反思的延伸,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价值突破与升华。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维度是全方位时空的,表现为一种系统发展观,更是突出了发展的本质和目的是对人的关注、崇尚,是发展观的卓越境界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生态哲学不是"一般哲学"的具体应用,而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一种新哲学。西方现代发展观和进步观是一种"反自然"的发展观和进步观,人类需要"第二次启蒙"。西方传统人道主义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人类需要第二次"人的发现",以"新人道主义"取代传统的旧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8.
发展观的价值研究中正义性问题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主要体现为代际间的发展正义观。可持续发展观正义性已受到挑战与得到重新审视。科学发展观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价值突破与升华:时空耦合是科学发展观追求的理想状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理想,自由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9.
在西部大开发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应从发展观、资源观、优势观、规划观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 ,在新时期应确立“六大”正确的教育观 :1.教育法制观 ;2 .终身学习观 ;3.个性发展观 ;4.能力培养观 ;5 .全面发展观 ;6 .全员参与观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的多维意蕴及其取向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可持续发展具有多维意蕴和取向,它是一种协调发展观、新型文明观、自觉创新观、伦理价值观和科学实践观.只有把这些不同的视角联系起来,才能全面、系统、深入地把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本质,并为实施这一战略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二战以来,由于东西方冷战对峙、南北方发展冲突和全球性生态危机,促使人们检讨传统发展观并探寻新的发展观。当代发展观经历单纯经济增长观、经济社会发展观、人-自然-社会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等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开启生态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国际教育援助的发展受发展观的影响。迄今为止,发展观的演变经历了经济增长观、社会发展 观、综合发展观和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几个阶段。在不同发展观的影响下,国际教育援助也体现出不同的关 注重点和援助战略。此外,受发展观演变的影响,国际教育援助的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从关注经济增长转向 满足人类基本需求;实现了从“硬件支持”到“软件建设”的转型;援助的方式从“项目援助”转向“部门援助”和 “计划援助”。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状态是产生自然观、发展观的本体论依据,但它对自然观、发展观的决定作用必须通过许多中间环节才能实现。在传统社会,科学技术、自然观、发展观之间仅仅存在一种隐性互动的关系;但在当代社会,它们之间则呈现出一种显性互动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对当代科学技术作用的全面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它蕴涵着新的自然观、科技观。正确理解与把握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勒内·笛卡尔的"怀疑论"哲学中的发展观、扬弃观、价值观可以作为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基本理念.发展观是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扬弃观是研究生创新思维运用的重要方法;价值观是研究生创新意识实现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6.
工业文明时期的生存观和发展观具有反自然性、非人道性。可持续发展理论所倡导的新的生存观和发展观充满着对自然的呵护和关爱。生态保护、生态发展应当放在人类活动的优先地位。从生态角度看 ,人类生存与发展一脉相承 ,相互融通  相似文献   

17.
发展是具有正义性的。发展观蕴涵着正义观 ,发展观的演变就是人们探求发展的正义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与时俱进的观点是一种发展观、实践观和方法论,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新的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已成为指导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本文在分析传统经济增长观弊端及对其历史过程反思的基础上 ,分析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的内涵 ,指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提出了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确立可持续发展观是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是指高等教育把实现自身的目标和理想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体系和战略目标的范畴内,具有生态学、环境学的特征,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一致。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观包含时空观、要素观、产业观等主要内容,目标是塑造“绿色人格”、“环境品德”和“生态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