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在不少古汉语教材和文章里,常举“王、雨、衣、军”等词作为“词类活用”的典型例子。如: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诗·大雅·大田》)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荀子·天论》)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左传·僖公三十年》)  相似文献   

2.
关于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校古汉语语法教学中,"词类活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教学效果常常并不那么理想,学生在找句中活用词时,常有漏险或误检。如《盐铁论·相刺》;"不讲而食,不蚕而衣。"活用词为"蚕"、"衣"(名词活用为动词,据郭锡良本),一些同学将"食"也当作名动词;相反,在《苟子·天伦》:"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中则往往漏检"强"字(形使动.亦据郭本)。而在古文语段的今译中则大多能正确译出活用词限句子的语义关系--使人困惑。近些年来,不少语言工作者都在反思这个问题,对"词类活用"说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归纳之,主要有下述两种看…  相似文献   

3.
如果我们从实际出发考察文言文教学,那就必须从两方面估价: 一方面是学生。“四人邦”扰乱了那么多年,语文教材里很少古文,学生读文言就如读外国语。有这样的情况:一个高一的学生试释《狐假虎威》“子无敢食我也”一句:“儿子没有一个敢吃我。天帝使我超过百兽,今天儿子吃我是违反天命的。”这种例子虽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对《论语·为政》"有耻且格"、《礼记·缁衣》"民有格心"、"言有物而行有格"等处"格"字的词义作了重新探讨,通过与金文、《郭店楚墓竹简·缁衣》、《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才)衣》以及《易·家人》象辞中相应文字的仔细比对,得出结论:上述诸"格"字皆是"亘(恒)"的一音之转,上述内容与《论语》、《礼记》中孔门其他相关表述都体现了孔子对恒德的重视.根据郭店简和上博简的"格"字的字形,传世本《缁衣》"略而行之"之"略"同"格",本字亦当为"恒".  相似文献   

5.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朝服衣冠”一句,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一册语文课本译注为“早晨穿戴好衣帽。服,穿戴。”译文是正确的;但注“服”为“穿戴”,未免根据不足。《说文解字》;“服,用也。一曰车右(马革)所以周旋。”《经籍纂古》《康熙字典》“服”字有十数解,有关者二:一是“衣”,二是“穿”,“衣”名词动用为“穿”,但无“戴”字之义。《辞源》一九八○年修订本“服”字的第一项释义是:  相似文献   

6.
茹、(饣甫)、饮、啜都是吃。《方言》第七:“茹,食也。吴越之间,凡贪饮食者谓之茹。”《楚辞·渔父》:“众人皆醉,何不(饣甫)其糟而啜其醨?”王逸注引五臣云:“(饣甫),食也。啜,饮也。”《广雅·释诂二下》:“啜,食也,”  相似文献   

7.
对清华简《尹诰》提出五项质疑:(一)与传世本《礼记·缁衣》所引《尹诰》文义不合太甚;(二)称呼混乱;(三)叙事内容与《尚书·汤誓》互相冲突;(四)"金玉"连用不应出于夏商之际;(五)与传世文献多有雷同,且夹杂后世语言。  相似文献   

8.
关于司马迁生年的史料现存两条: 一、《史记·太史公自序》:“五年而当太初元年”句下,唐张守节《正义》云:“案迁年四十二岁”。依此推算,司马迁当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二、《史记·太史公自序》:“五年而当太初元年”句下,唐司马贞《索隐》引晋张华《博物志》的佚文:“太史令茂陵显武里大夫司马迁,年二十八。三年六月乙卯  相似文献   

9.
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我一直比较注意从两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能力:一手抓基础,即抓基本技能的训练;一手抓提高,即抓思维能力的培养。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最基本的就是训练学生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抓字、词、句的落实。离开了字、词、句的理解,阅读古代文学的能力便无从谈起。因此必须花很大的精力,引导学生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词义,  相似文献   

10.
1.现代汉语里有一种由含有“说”的意义的动词构成的双宾语句(以下简称为含“说”的双宾语句)。例如:①人们告诉我:今年梨的产量大大超过了云年。(峻青:《秋色赋》)②我求求你:咱们不要在老师这里闹……(赵树理:《卖烟叶》)③他鼓励大家;长春是全国光学基地,这几年落后了,大家加把劲赶上去。(报:《为中华崛起而献身的光辉榜样》)④他还启示人们,不应该迷信古书上的道理,而应该重视客观事实,重视实验和实践……〔一〕(竺可桢:《哥白尼》)2.含“说”的双宾语句的特点。2·1.为了阐明含“说”的双宾语句的特点,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一般的双宾语句的特点(以下简称为非含“说”双宾语句)。请看以下的例句:①我也送他两次东西。(鲁迅:《故乡》)  相似文献   

11.
《史记·淮阴侯列传》有多家注译本,间有不明或不妥之处。本文检出"传飱"等五则,训释如次:"贺"本义为"加",文中同"和",附和义;"传飱"指传达有关进餐的命令;"辍耕释耒,褕衣甘食"目的是劳军,不是及时行乐;"学道谦让"的"道"并非指道家,实为"谦让之道";"庶几哉"连上为句,陈述主体是"韩信的后半生及其结局跟前半生"。  相似文献   

12.
训诂二则     
清代阮元在《经籍纂诂·凡例》中曾说:“经传本文即有诂训,如‘和,会也。’‘勤,劳也。’(《周书·谥法》)‘基,始也。’‘命,信也。’(《国语·周语下》)‘需,须也。’‘师,众也。’(《易·彖上传》)‘畜君者,好君也。’(《孟子·梁惠王下》)‘亲之也者,亲之也。’(《大戴记·哀公问于孔子》)‘敬,文之恭也;忠,文之实也。’‘正,德之道也;端,德之信也。’(并《周语下》)………”后来胡朴安在《古书校读法》中也说:“盖解经之事,最善以本经解本经,次则以此经解彼经。以其同一时代  相似文献   

13.
《史记·淮阴候列传》叙述韩信为布衣时有这样一段话: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汉书·韩彭英卢吴传》之文大体相同。刘宋裴骃《史记集解》和唐颜师古《汉书注》并引张晏说以解“蓐食”:“未起而床蓐中食。”后代诸如王力的《古代汉语》  相似文献   

14.
清华简《尹诰》首句"惟尹既及汤咸有一德",《尚书.咸有一德》及《礼记.缁衣》和郭店楚简《缁衣》所引《尹诰》均作"惟尹躬暨汤咸有一德"。该句在《咸有一德》为全篇核心,前后文逻辑严密,具有原创性。而简书《尹诰》则既去"躬"字,又衍"及"字,且只独立一句,与下文没有逻辑联系,应是取用。所以《咸有一德》当不晚于简书所出之公元前305±30年,不可能是魏晋之人伪造。如此,则《古文尚书》(不必全部)之时代,当不晚于清华简。  相似文献   

15.
(一)《无衣》传疏种种为了节省翻书的时间,姑录全诗如下: 无衣(秦风)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戈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几千年来,历代学者对《无衣》一诗主旨的传疏,一向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诗小序》说:“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国欲焉。”但《齐诗》却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说:“秦地处势迫近羌胡,民俗修战习备,高尚勇力,鞍马骑射。故秦诗曰:‘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宋人朱熹赞同并发挥  相似文献   

16.
我在《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比较注重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种学习方法有四个方面:一、把研究问题的思路及步骤告诉学  相似文献   

17.
读书札记     
《天道》两句析疑《庄子·天道》中有一个《轮扁斫轮》的寓言:“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轮扁)释椎凿而上,间桓公……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相似文献   

18.
一些很有影响的古代汉语教材,几乎都无例外地肯定“为”作为动词,能带双宾语。例如: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2.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论语·先进》)3.为之驾,比之门下车客。(《战国策·齐策》)4.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左传·  相似文献   

19.
关于司马迁的生年,经过历代学者的考证、争论、筛汰,形成了两种流行的意见。 其一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迁为太史令”句下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注引《博物志》:“太史令茂陵显武里大夫司马(迁),年二十八,三年六月乙卯除,六百石也。”按照这条注释所示元封三年(公元前一○八年)上推二十八年即汉武帝建元六年(前一三五)乃司马迁的生年。 其二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五年而当太初元年”句下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注“迁年四十二岁”。按照这条注释,从武帝太初元年(前一○四)上推四十二年即汉景帝中  相似文献   

20.
杜牧的《杜秋娘涛》序中说:“杜秋,金陵女也。年十五,为李锜妾。”诗中写道: 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 老濞即山铸,后庭千蛾眉;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后面自注说:“劝君莫惜金缕衣……李锜长唱此词。”也有人说,是李锜爱听杜秋娘替他唱这首词。就杜牧诗中的“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两句来看,应该是杜秋娘替李锜唱的。 李锜是一个骄奢淫佚的藩镇割据者,他的姬妄很多,杜秋娘不过是“千蛾眉”中的一个。杜秋娘端起杯子替李锜唱《金缕衣》,无非是替他助兴,劝他尽情淫乐而已。试看《金缕衣》全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