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宪法实施的监督及其在司法上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实施的监督是保障宪法实施的一种监督机制,也是构成宪法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和宪法制度。宪法在国家生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的实施,同时规定了“违宪审查”的基本方式。而西方各国宪法在规定宪法的地位和效力的同时,明确规定了由专门的宪法法院或普通法院审理违宪案件的制度和程序。我国对违宪案件的审查可以借鉴西方宪法规定的模式,设立宪法法院,设计其职权范围和运作程序,使宪法监督从制度到程序,以有效地运行机制及保障。  相似文献   

2.
宪法监督视野中的《民族区域自治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对民族地区来说,具有共同性。作者试图利用宪法监督的研究成果,把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监督问题纳入到宪法监督的视野,对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监督体制提出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论宪法公民基本权利设定方式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比较宪法学的角度考察域外宪法公民基本权利设定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现行宪法在设定公民基本权利上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了改进和完善中国宪法基本权利设定方式的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4.
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在管理国家和处理社会关系问题上处于最高地位。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的政治构想中,宪法的作用如何得以发挥是极其关键的。培养公民的宪法意识是树立我国宪法权威的重要途径。公民对于宪法的认识分为不同的层面,对于宪法文本的认知和对于宪法体系的认可深刻影响着我国宪法实施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王伟  韩敬云 《民族学刊》2019,10(5):1-13, 95-98
分离性公投本质上是对多民族国家领土与主权的破坏,加泰罗尼亚公投是旨在脱离西班牙独立建国的单方面分离性公投。西方多民族国家建设中分离性公投危机的宪法治理,违宪性是其逻辑起点,宪法保障机制的运转体现其基本过程,目的在于解除危机、维护统一、捍卫主权。分离性公投危机宪法治理的有效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完善的宪法与健全的宪法保障制度是实施治理的基本前提,较强的政府法理制约能力是保障治理的重要条件,竞争性多党制的消极作用是制约治理的直接原因,宪法认同的强弱是影响治理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6.
杨洪贵 《世界民族》2007,29(3):23-34
1900年7月9日通过的《澳大利亚联邦宪法》把土著排斥在澳大利亚的社会生活之外,成为澳大利亚社会歧视土著的明证,不断遭到批评。二战后,澳大利亚社会中要求修改宪法以给予土著平等权利的呼声越来越高,这迫使澳大利亚政府于1967年举行全民公决,进行宪法改革,修改宪法中的相关条款。1967年宪法改革是澳大利亚白人与土著关系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对后来澳大利亚政府管理土著事务、改善土著的地位及对澳大利亚的社会进步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政治和社会地位的提高、民族平等的实现,最终体现在我国少数民族法律地位的变化上,辛亥革命以来的所有宪法及宪法性法律最集中地反映了这一点,从对相关宪法文本和条文的分析,既可以对我国少数民族法律地位演变的真实历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可以此为切入点,对我国宪政历史的发展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民族认同是一个结构性的概念,表现为个人的归属感以及群体文化结构和集体记忆的延续。在族裔同质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融合,在宪法上体现为人民主权条款。在族裔异质国家,民族认同区分为主权民族认同和族群认同两个层次,前者在宪法上体现为人民主权与主权民族自决权的统一,成为国家合法性的基础;后者在宪法上表现为对少数民族主体性的尊重和特殊性的保护。在我国,主权民族认同和族群认同并行存在,并且主权民族认同度高于国家认同,因此有必要在《宪法》中采用"中华民族"的表述。  相似文献   

9.
宪法对公民基本义务的规定混乱繁多,规范方式缺乏法律性,造成宪法实施上的困难.这需要我们对基本义务的性质重新进行审视,以宪法的限权观理解基本义务,进而修正宪法文本的基本义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试论第四次修宪对民族法制建设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四次修宪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确立了一些新的理念和制度,对于我国的宪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为宪法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体化的规定以及援引宪法条文最多的基本法,宪法的这些修改必将对其产生影响。本文从“三个代表”思想、“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和保障人权入宪对民族区域自治理念和制度上影响的角度阐述了第四次修宪对《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少数民族选举制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选举制度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选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以及其他法律的规定 ,保障少数民族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并产生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一项政治制度。本文首先提出了少数民族选举制度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民族乡制度同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保障少数民族政治权利的三项政治制度的命题 ,并着重论述了少数民族选举制度产生的依据、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以及贯穿其中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在法治社会的权利思维下,政府活动必须要以公民权利为本。公民权利的保障、法治社会的实现都离不开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本文旨在总结和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两年间,青海省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对监督与制约行政权力发挥的成效、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加强行政权力监督与制约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教育。这不仅是对民族团结教育开展的层次和形式提出新要求,更是对其活动开展的实效性予以重视。实效性是对民族团结教育自身价值的关注,其评估标准应掌握理论导向、主题、内容、形式等几个层面,影响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育的针对性,因此必须在教育活动中落地精细化教育模式,进一步提高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民族学研究历史不长,未过百年,然而研究内容十分丰富,成果层出叠见。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民族平等政策的正确指引下,民族访问、民族调查、民族识别、民族研究等方面更是硕果累累,有目共睹。我自1943年即开始了少数民族田野调查,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又亲身参与了中央民族访问团和全国人大民委主持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工作。本文就解放前后我亲身经历的民族调查以及对民族史研究近40年的一些认识思考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uses constitutional texts to explore the models of national identity which elites in European states have apparently wished to endorse. It analyses three types of constitutions – of constitutional monarchies, democratic republics, and former revolutionary communist states – to establish how the primary principle of legitimacy is identified, and how the concept of ‘the people’ is understood. It concludes that these issues evoke a different response in the three types of constitution, suggesting a surprising survival of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monarchical-republican distinction, and a brief flowering of at least the principle of international proletarian solidarity in communist constitutions.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七大提出共建和谐世界的概念,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到共建和谐世界的发展,体现了我们党长期以来一直倡导的各民族和而不同的发展观,在尊重、继承和弘扬本国的传统文化,保存民族文化的完整性,促进民族文化的可持性发展的同时,主张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张彼此互相借鉴,求同存异,促进世界各民族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报告时于当前中国的社会形势进行了客观的评估,确定了今后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对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指出了方向.本文通过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社会发展和历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尤其是十七大报告,结合我国民族问题的现实和研究情况进行思考.文章强调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论是执政纲领还是民族研究,都必须结合国情,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主流,针对民族研究中"边缘化"的趋势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作为伊斯兰国家法和穆斯林社会母法的伊斯兰宪法学形成了其它宗教法和习惯法无法比拟的较为完备的法学体系 ,并始终发挥着宪章的功能 ,使伊期兰教法一直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成为伊斯兰世界的统一因素。  相似文献   

19.
宋才发 《民族学刊》2012,3(5):65-70,94-95
民族博物馆亟待建立与健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体系。因此,必须抓好民族博物馆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民族博物馆绩效管理水平,提升民族博物馆管理的工作水准。要进一步加强民族博物馆文物管理标准化建设,建立文物捐赠制度,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完善安全保卫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