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继伦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进中,“象”字已衍生为蕴意丰厚的思维范畴。人类的思维过程无不与“象”相关。“象”是事物外型的概括与组合,有法式或效法之意,表征或象征人们对宇宙人生的理解。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都与“象”有关,抽象思维没有完全脱离形象,形象思维也包含有抽象。“象”在思维整体结构中表现为:从物的形象到观念的形象——观物取象;从观念的形象到观念分析——观念抽象;从形象分析到形象综合——综合具象;从已知形象到未知形象——类比想象;从现实的形象到理想的形象——构造意象;从意象到外化的形象——物化显象。“象”字意义的演化,是人类思维进化的缩影,其丰富的蕴意是文化创造的凝结 相似文献
2.
论“象思维”的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3)
有关“象”与“象思维”的研究,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中的一项重要突破。然而,“象思维”的界说目前还不够完善。应该指出,“象思维”的思维器官即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的“心”。“心” 通过直观体验将“象”分为不同层次结构,通过取象比类揭示“象”与“象的关系,从而使“象思维”成为对“象”的关系网络的整体把握。这样才能同概念思维作更深入的比较,充分发挥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3.
聂春华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9(1):32-37
“象外之象”是司空图意境理论的核心范畴 ,它体现了司空图超越主客二分、心物二元的思维模式。“象外之象”的提出具有十分深刻的方法论意义 ,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意境阐释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文章旨在运用《易经》中的取象思维方式对比喻修辞进行剖析,将比喻按修辞效果分为效果具体明确的比喻和效果抽象含蓄的比喻两类,分析说明取象思维是比喻的内在机制,从而证明比喻的思维支点即是取象思维。并且同中求异,进一步分析二者在所属范畴、所选物象、运用方式和表达情感等方面的细微差异。 相似文献
5.
6.
户晓辉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4):53-57
中国人自史前时代开始滥觞的“象思维”以形象中心主义为特征,并以此区别于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语言和逻辑中心主义特点。它具有天然的艺术与审美特性,也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人审美心理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7.
伍长清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1):102-105,111
“类”、“象”原理贯穿于徐通锵先生的“字本位”体系之中。“类”和“象”分别代表汉语结构单位纵横聚合的两个方向,它们所构成的座标系涵盖了汉语的所有结构单位的构成形式和语义。依据这一原理可以改进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通常所谓的“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是针对思维的功能与方式特征而言的,可谓言之有据,然而不该将特殊性孤立普遍化推而论之,只视互相排斥而无视互相渗透。这两种功能在反映存在、复制对象的过程中具有“二象性”互补原理。表现为二重性的辩证运动。本文就此作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9.
论“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皓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5)
象范畴的产生发展经历了模拟阶段、创造阶段和超越阶段;滥觞于中国文化的基元《易》象,萌芽于古代画论、乐记,而由书法家首先创立“象”的艺术理论,在诗美学中发展成熟。其演变形态,由物象合而为意象,进而演化出兴象,境象、气象以及想象,象征等概念,直至推出象外之象。 相似文献
10.
以现代人的思想来诠释、理解中国传统工笔画艺术,肯定它在意境表现手法上的独特处和长处。探讨如何吸取具有现代意义的精华来发展工笔画。 相似文献
11.
程雅群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4):77-79
象数思维包括象思维和数思维两种,中医的藏象,藏医的树喻体现了象思维;中医的五行,藏医的三因体现了数思维。比较而言,中医的象思维简约而抽象,藏医的象思维平实而形象;中医的数思维更重视五之数,藏医的象思维更重视三之数。象数思维是中藏医共同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2.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5
象思维是与源自西方的概念思维截然不同的中国传统思维的主要形式。自西学东渐以来,中国全面接受了西方的科学、文化,也包括其产生的思维方式。经过一百多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已经西化了,现代学者在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时使用的也是西化的思维方式。由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与西方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使用这种西化的思维方式严重地误读了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在方法论上实现自觉地摆脱西方思维的影响,成为正确理解中国传统的前提。因此,必须终止概念思维,进入象思维。 相似文献
13.
刘长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6)
本文主张,要划清科学与方法的界限,反对将科学与某种特定的认识方法捆绑在一起,因为任何方法都有局限,而科学则应当无止境。西方和现代科学的认识方法,其最大的缺点就是对现象不可避免的遗漏。而现象同样具有本体论的存在价值;现象属于事物的自然整体层面,对事物的变化发展有独立的积极的作用,其本身也有规律存在。中国传统认识论正是以世界现象层面的规律为把握的目标,作为相关领域现象层面规律知识体系的中国传统科学,可称为“象科学”。 相似文献
14.
《辞源》将“舞象”释为“古武舞名”,所引语例出于《礼记·内则》。在《礼记》等文献中 ,“象”可指乐舞名 ,指两种乐舞 :一为周武王时代创制的乐舞 ,因其舞姿象周文王时击刺之法 ,故名《象》;一为周公时代创制的乐舞 ,以表现周武王伐纣灭商之武功为内容 ,故称《大武》,又因其象武王之事而称《象》。故《辞源》不应将“舞象”收为词目 ,也不应将其释为“古武舞名。” 相似文献
15.
周霄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2):85-87
文章简要论述了建筑创作的“意”、“象”以及在建筑创作中两者之间双向互动的相互作用关系 ,并谈了作者本人就手法、以“象”观“意”、达“意”之“象”方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杨璞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3):56-59
“立象以尽意”的观点历来为中国文人所重视。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拟从《周易》“象”的体系出发,了解立“象”与尽“意”之间的关系,并探讨“立象以尽意”的观点对中国文人思维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徐瑞泰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8,(2)
表象与意象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线索轮廓意象是介于具体感知意象和抽象符号之间的较高层次的思维元素。它既是最抽象的形象,又是最形象的抽象,所以最易揭示事物本质。象意思维是指包括线索轮廓在内的多种意象的会意流程。其思维特点包括和谐耦合性、对比推理性、本质显示性和联想创意性。在个体感受、识别、理解和创造事物的信息社会,象意思维为现代教育提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6):134-140
卦爻之象在阐释的过程中被儒家伦理化了,从观物取象的画卦过程到立象尽意说和其像的方式均处于伦理语境,并被纳入儒家的哲学范畴。其中象对儒家伦理之意的超越展示了这种强行纳入的不兼容性。而这种不兼容性正显示了象的本质意味,它是天地自然的抽象、人文的抽象,它因此对诗意之象的存在、生成、审视产生了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基于儒家的立象尽意说使得诗意之象确立了以求意为归旨的伦理和美学追求,从而在两个方向上分别发展出以教化为本的诗意之象的创制与审视过程,和以求超象之意(意味、韵、神、趣等)的诗意之象的创制与审美过程。后者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艺术主体的觉醒与中国古代美学追逐更为本质显现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张映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12-14
“象”是中国绘画最为重要的范畴之一。文章通过追溯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轨迹,用大量文献剖析了“象”的哲学和文化理念,力求把握中国绘画的本质特征,指导艺术实践,借故开今。 相似文献
20.
杨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释“巴蛇食象”杨华对“巴蛇食象”这一历史传说,古往今来,虽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研究,提出了各种解释,但对巴蛇为何而食象,辗转至今仍未得出较系统、完美的答案。有鉴于此,笔者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巴蛇食象”作点新的辨识。一、古今史学界对“巴蛇食象”的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