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政策参与是指公民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过程的行为和活动.公民政策参与对于实现民主价值、保障公民权利、维护和增强政府合法性,保证政策的科学制定和顺利执行,保证政策的公共价值和提高公共服务的品质和效能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但公民政策参与并不必然对所有方面的政策问题解决都带来积极的效果,它也可能会使政策的质量、成本、利益取向以及政府效率和权威方面存在问题.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度",尽可能地因势利导,使其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2.
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参与是现代社会民主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我国公共政策制定机制的完善离不开公民的政策参与。公民的政策参与.有利于实现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实现和扩大公共政策体系合法性基础;有利于促进公众监督及保证政策的公共价值。我国的公共政策制定机制存在以下困境:主体性困境、渠道性困境、信息性困境、组织性困境。对此,应提高公民自身的参与意识与能力;畅通及完善参与渠道;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公民的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度化是指政府对公民有效参与公共政策所进行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理性和非理性两种方式。理性的公民参与对维护政策合法性、制约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补救官僚回应性缺失、提高公共政策的执行效率等具有重要价值。而公民参与公共政策作为一项集体行动,也会遭遇到参与非职业性以及参与成本、观念等困境。理性思考公民有序参与公共政策问题,在公民社会逐渐形成的中国显得格外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公民参与是当今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政策议程设置中的公民参与则是民主政治演进的必经阶段。笔者基于王绍光的六种政策议程设置模式,讨论了当前我国政策议程设置中的公民参与的途径、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主要从立法、政府和公民三个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鉴了西方公民参与的理论,分析了公民参与的成本代价与正负功能,指出政策制定者与政府人员必须认识到公民参与的成本代价是存在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关注公民参与的成本代价而忽略了公民参与的社会价值与社会效益.公民参与仍然是城市政府治理实现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必然路径.城市政府治理中的公民参与是建构民主化、科学化的城市政府治理范式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化发展,我国公民在参与地方政府决策方面,无论是参与渠道还是参与范围和深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地方政府层面表现得尤为显著。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地方政府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在营造民主和谐的决策氛围、增强科学合理的决策效果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政府决策中的公民参与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地方层面都还存在一定范围、规模与水平层次等限度。充分认识这些限度,对于提高地方政府的公共决策能力和治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公共理性:公民政策参与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公共理性作为公民的一种政治思维能力,是公民政策参与的基本条件。因为公共理性的内容所体现的政治原则和道德为公民政策参与提供了一种共同的价值认同,使生活在多元社会中的公民能够形成重叠共识。公共理性的相互性原则能够建构参与者间平等互信的交往关系,能够创造全体公民共享的公共生活规则。然而,由于公共理性的界限不甚明晰、公民话语表述能力的不足、公民的公共精神的偏离使公民在政策参与中的公共理性难以实现。为此,必须通过有意识的公民教育、学校的美德教育和不断的政策参与实践过程培养公民的公共理性,从而以具有公共理性的公民行动提升政策参与的有效性和政策产品的民主性。  相似文献   

8.
目前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的政治认同是公民对政治系统的一种情感上的归属感,是其有序的政治参与的心理基础。社会转型以来,我国公民生活上的诸多压力使其无暇进行政治参与,公民政治参与的挫折感使其不愿意政治参与,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不畅通使其不能广泛参与,因此,只有增强公民对政府、制度以及政策的认同程度,建立与健全各种公民权利和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才能使其进行广泛有序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9.
责任政府的构建离不开公民广泛而有序的参与.公民参与的实质意义是监督政府活动、强化政府责任.我国公民参与存在的问题是导致政府责任缺失的重要原因.完善公民参与的法律制度,培育公民参与的自觉意识,健全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机制,是当前实现我国公民广泛而有序的参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责任政府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行政决策中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围绕行政决策中的公民参与这一中心 ,运用政治学与行政学的有关原理 ,在阐述政府行政决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理论根基的基础上 ,分别从丰富民主政治的内涵、推动现代民主政治与公共行政的发展、实现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以及使公民的政治权利得以有效实现等方面 ,揭示了公民参与政府行政决策所隐含的功能与价值 ,并提出了要使上述功能得到发挥和价值得以实现 ,必须从制度层面、环境层面与思想观念层面 ,创设保障我国目前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的具体条件  相似文献   

11.
善治理念指导下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现状及完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政治参与成为现代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但网络政治参与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电子乌托邦的幻想、数字鸿沟的存在、网络政治参与的非理性以及传统政治体制的限制。总的来说,目前的网络政治参与缺乏政府与公民的合作,善治理念强调的是政府和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治理,通过政府与公民的协作努力使整个社会实现广泛的民主。对此,我们应该在善治理念指导下,政府与公民合作努力共同消除网络政治参与的问题,这样才能推进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使网络政治参与在未来的政治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公民参与是保证教育规划执行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公民社会逐渐成长的趋势下,政府如何将公民力量引入教育规划执行,以保证教育规划执行的有效性,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公共性作为教育规划的基本价值诉求,要求公民参与教育规划执行.公民参与教育规划执行是指具有主体性且拥有参与需求和参与能力的公民,通过一定的渠道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或影响教育规划执行的行动过程.从公民参与的角度看,影响教育规划有效执行的因素包括教育规划自身的质量、教育规划执行的主体、教育规划受众的状态和教育规划执行的路径.公民参与教育规划执行的途径要求优化教育规划环境,提升公民参与素质,降低公民参与成本,创新规划执行路径.  相似文献   

13.
政府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表,其施行于社会的决策必须具有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而公民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影响政府决策,是政府决策合法性来源的一个重要方面。由此,政府应由"单向为民决策"向"官民互动决策"模式转型。构建回应型政府决策需要消除一些与公民参与要求不相适应的障碍:一是破除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对公民参与的防范与拒斥心理;二是解决公民参与制度和渠道供给不足的问题;三是消解公民参与的非理性行为。  相似文献   

14.
网络经济与政府管理方式的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经济与政策管理问题,在国外正逐渐成为学术研究和政府关注的热点。文章探讨了网络经济如何在行政效率、政府职能输出、地方政府职能的增强、公民政治参与、国家安全、公民的个人安全等8个方面改变政府的管理。分析了政府面临的冲突与抉择。  相似文献   

15.
政府决策中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民参与政府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代议制民主的缺陷,体现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深化,也是公民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渠道,同时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决策的顺利执行.公民参与政府决策需要具备的前提条件是,要有能够掌控全局又有民主追求的政府、合格的公民以及二者的良性互动.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的途径有多种,可以分为由政府发起的参与和由公民发起的参与两类.政府在吸引公民参与决策时应注意避免无序参与、参与者的代表性以及民主与效率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杨福忠 《河北学刊》2012,32(3):136-140
公民有效网络政治参与对提高公民的政治功效意识和政府决策的正当性都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网络政治参与是公民和政府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不是单向的,而是处于循环状态。公民有效网络政治参与的实现受政治功效意识、参与广度、参与深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实现公民有效网络政治参与,需要通过立法规范国家机关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公民意识的觉醒,公众对于政府决策关注度和参与意向日渐增长。政府在重大事项的决策往往关乎到公众最为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实质是对于公共利益的决策治理。将听证会制度纳入到国家和地方政府决策工作之中,是调动公众参政议政,发扬民主创新的重要举措。因此,听证制度必须做到公民的切实参与,保证重大决策的透明、民主、科学。  相似文献   

18.
公民参与政策制定是典型的政治行为,必然受到国家相关制度的约束.制度供给是保障公民有序参与政策制定的重要途径.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历来重视政治生活中的公民参与,在公民参与政策制定方面已经做了相应的制度安排,但也存在着制度供给不足和制度供给效率不高的问题.回应公民的参与需求,扩大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就必须加快制度供给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公民参与与城市规划公共性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规划制定的政府主导性、城市政府的自利性、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性、城市规划师的偏好性以及城市规划执行中的虚幻公共性等因素影响了城市规划本身价值与目标的正确实现,使其公共性发生偏离.而公民参与是城市规划公共性的根本保障,是城市规划合法性的前提和保证,是多元化利益协调与平衡的必要手段,是监督权力运行、保证政府规划公共性取向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政府愈来愈重视对公民社会政策参与的回应性。群众路线的要求、保持政治系统的稳定、提高政策制定的质量和提高政策的可接受性是政府增强对公民社会回应性的重要动因。而政府回应公民社会的主要模式有三种,即“建言-回应”模式、“引导-回应”模式、“维权-回应”模式。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有时需要保持一定的政策自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