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正常人群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昆明地区在我院2006年至2007年进行体检的正常人9929例,在排除有严重心、脑、肺、肾等疾病及服用影响嘌呤代谢、血糖代谢、血压及血脂代谢等药物的患者,进行空腹血尿酸、血糖、血压、体重等测定。结果9929例受检者中,高血压有1847例,占18.6%;高尿酸有2554例,占25.72%。同时有高血压、高尿酸者685例,占6.9%。同时具有高血压和高尿酸者占单纯高血压组37.08%,占单纯高尿酸组26.82%。高尿酸组伴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尿酸组,高血压组伴高尿酸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且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健康状况,使社区慢病管理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针对健康体检指标中代谢综合症的各个组分(体重指数、血脂、血糖、血压、血尿酸)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在962名居民健康体检中发现各项体检项目均正常者22人占2.3%;肥胖者占57.7%;高脂血症占57.3%;高血压占22.9%;糖尿病占15.9%;高尿酸血症占12.7%;糖耐量异常占7%,其中肥胖、高脂血症的检出率最高;年龄在(40~60)岁阳性检出率最高(高尿酸血症除外);男性与女性之间在肥胖、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阳性检出率差异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社区居民健康不容乐观,应加强社区干预、健康指导来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血尿酸的变化及与血压、血脂的关系。方法选择351例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7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血尿酸≥416mmol/L为界限,大于该值为高尿酸血症,血胆固醇≥5.72mmol/L为高胆固醇血症,血甘油三酯≥1.71mmol/L为高甘油三酯血症。结果高尿酸血症者120例,占34.1%,(70—79)岁、(80—89)岁、〉190岁高尿酸血症者分别为28.7%、43.1%、66.7%(P〈0.05),且随年龄增长血尿酸也呈增加趋势(P〈0.01),高尿酸血症组的收缩压、甘油三酯明显高于尿酸正常组(均为P〈0.05)。结论老年人高尿酸血症发生率高,且随年龄增加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和血尿酸的值均增加,高龄老人高尿酸血症与血压、血脂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体检结果,对老干部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做好老干部的医疗、保健和康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428例次离退休干部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检出率最高的7种疾病依次是高血压病、眼底动脉硬化、前列腺增生症、高脂血症、冠心病、脂肪肝、高尿酸血症,检出率分别是73.83%,71.85%,64.49%,48.83%,45.69%,39.49%,31.31%。316例高血压病组与112例非高血压病组比较,眼底动脉硬化、前列腺增生肥大、高脂血症、冠心病、脂肪肝、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均显著升高(P〈0.05);BMI水平和血生化指标TG,CHO,UA,Glu,BUN,CR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病、眼底动脉硬化、前列腺增生症、高脂血症、冠心病、脂肪肝、高尿酸血症是我部老干部的常见病。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提高老干部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各项动脉粥样硬化患病危险因素变化。方法连续选择近期门诊就诊的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68例,入选对象接受了动脉粥样硬化患病各项危险因素(血压、血糖、血脂和体重指数)测定。结果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检测值以及体重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值则明显低于后者(P<0.01或P<0.05)。结论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存在明确的血糖、血脂、血压和体重指数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我院1995-2004年60岁以上418例住院死亡患者死因病种分析,了解城区老年主要的致死疾病原因。方法运用湖北中医学院病案管理软件对病案首页进行计算机管理,筛选60岁以上的住院死亡病案按国际疾病ICD-10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60岁以上的老年住院人数只占同期住院人数的15.8%,其死亡人数占同期住院死亡人数的42.09%,男性占主要。死因顺位一、二位是循环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占死亡人数的67.22%。死因主要病种顺位是脑出血、肺癌、损伤,男性以肺癌居首位,占男性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36.5%;女性致死疾病病种以脑出血居首位。结论通过对老年人致死疾病原因分析,早期重点针对性的做好老年主要致死疾病的防治工作,从而改善老年人生存和生活质量,降低老年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2007年沈阳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2730例,按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及中华糖尿病学会(CDS)建议诊断的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的患病率计为:65岁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前期(包括IFG和IGT)、糖尿病(DM)、超重和(或)肥胖以及高三酰甘油血症患病粗率分别为23.19%,28.13%,29.12%,26.81%,10.82%,21.14%和14.14%,按照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沈阳地区人口构成比进行标化后,上述各组分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0.3%,11.1%,13.2%,12.3%,8.1%,10.8%和8.1%。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肾功能指标。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肾内科就诊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89例,依据他们是否合并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诊断条件:男性416μmol/L,女性339μmol/L)分为老年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48例)和老年糖尿病肾病未合并高尿酸血症组(41例)。对照组选择同期在我院门诊进行体检结论健康的老年人54例。比较三组对象空腹血糖(FPG)及部分肾功能指标[血尿酸(SUA)、血肌酐(SCr)、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24h-UAER)]和肾病指数。结果老年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外周血FPG,SUA,SCr,24h-UAER和肾病指数均明显高于老年糖尿病肾病未合并高尿酸血症组及对照组,同时老年糖尿病肾病未合并高尿酸血症组外周血FPG,SUA,SCr,24h-UAER和肾病指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老年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肾功能损害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在人群的分布规律和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西60家省级机关事业单位2559名干部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心电图、B超,测定血尿酸、血脂、血糖。研究对象分为不同年龄、性别、民族、职业和血尿酸异常与正常组,进行统计比较。结果①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22.0%,其中男性33.5%,女性5.2%,性别间有显著差异(P0.01);高尿酸血症主要分布在40和50岁年龄组,这两个年龄组百分比为77.1%(P0.01);不同民族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接近(P0.05);执法部门、公务员和其他管理部门人群高血尿酸患病率分别为29.0%、25.2%、25.3%,高于其部门,职业分布上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②血尿酸与体重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空腹血糖为正相关关系,r=0.061~0.355。③高尿酸血症异常组高血压、心电图异常、脂肪肝、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和高血糖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调查结果基本符合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特征;高尿酸血症人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危险性高于正常人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老年人健康状况,为社区医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本辖区内参与健康体检60岁以上老年人的体检报告进行分析。结果超重或肥胖共2415人(43.5%),高血糖者4810人(86.6%),血脂异常者2648人(47.7%),高血压2145例(38.63%),女性高血糖、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超重或肥胖检出率均高于男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血清、血脂呈现上升趋势。结论老年人慢性病检出率比较高,应积极对老年人进行社区健康宣教干预,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及发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给予氯沙坦,50~100mg/d,疗程4周;对照组给予苯那普利10~20mg/d,疗程为4周。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1、4、8周测量血压和血尿酸浓度(血尿酸酶中和法)。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有下降趋势,两组患者治疗后8周时SBP、DB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的更加明显(P〈0.01)。结论氯沙坦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008年至2009年本溪市中心城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CHD)的患病率,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常住本溪市中心城区的2276例2型糖尿病患者问卷调查,采集临床资料,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CHD患病率为28.34%。女性高于男性,男女患病率均随着年龄增长、病程延长而上升(P〈0.05)。吸烟、BMI≥24kg/m2、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伴有视网膜病变(DR)、周围神经病变(DPN)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CHD的患病率高于非上述情况者(P〈0.05)。结论增龄、病程增长、吸烟、BMI≥24kg/m2、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合并DR、DPN是糖尿病合并CHD的危险因素。因此,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同时戒烟、减轻体重、低嘌呤饮食,积极治疗DR、DPN对预防CHD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危险因素在老年血管性痴呆(VD)患者中的分布与聚集状况,为老年VD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123例首次发病的年龄≥60岁的老年脑血管病患者,根据简易精神智力量表(MMSE)及美国神经精神病学第四版精神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痴呆诊断标准确诊为VD患者40例(VD组)。根据头颅CT检查结果选出脑卒中部位。性质与之相匹配的非痴呆的脑血管病患者40例做为对照(NVD组),另自门诊及住院一般疗养的老年人中选出40例做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其体重指数(BMI)、血压、血脂、空腹血糖、负荷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等指标。结果收缩压(SBP)、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小时血糖(2HPG)胰岛素抵抗(HOMA—IR)在对照组、NVD组、VD组依次呈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呈下降趋势。SBP、2HPG、HOMA—IR在VD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VD组MS发病率与危险因素个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VD患者存在更严重的代谢紊乱,早期干预将有助于延缓和减少痴呆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干部人群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及其相关因素,实施健康干预,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方法对3197例干部健康体检人员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不同年龄和性别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和内膜中层厚度分析,研究颈动脉斑块的发生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和生化指标的关系,找出危险因素。结果 3197例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和斑块发生率分别为34.34%和20.80%,斑块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男性发生率(36.86%)高于女性(1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88,P〈0.01);单纯高血压、单纯高血糖、单纯高血肌酐、单纯高尿素氮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分别为76.82%,54.38%,62.22%和96.22%。Pearson方法分析显示颈动脉斑块的发生与单纯高血压、单纯高血糖、单纯高血肌酐、单纯高尿素氮有明显关联性。结论干部人群中存在着较高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男性高于女性,颈动脉斑块的发生与肾功异常、高血压和高血糖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血糖水平与IL-6和TNF-α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35例初诊T2DM患者27例血糖控制良好(HbA1c〈7%)T2DM患者及20例糖耐量正常的健康对照者的IL-6和TNF-α水平,同时监测空腹血糖(FPG)、胰岛素、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体重指数(BMI)等。结果初诊T2DM组血清胰岛素、各炎症因子及血糖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血糖控制良好T2DM组TNF-α和IL-6浓度与健康对照组无差异。相关分析显示IL-6和TNF-α与性别、BMI和空腹胰岛素等均不相关,但与空腹血糖(r=0.38,P=0.03)呈显著正相关,与总胆固醇呈显著负相关(r=-0.19,P=0.04)。结论人类空腹血清IL-6和TNF-α水平在T2DM病人中明显升高,其与血糖浓度有关,与肥胖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醛固酮(ALD)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脑部并发症的预防拓展防治方向.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1年9月至2013年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卒中分为两组,比较二者间的醛固酮(ALD)水平.结果 高血压病一级组卒中与非卒中的AL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二级、三级组卒中与非卒中的ALD差异分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随血压及ALD水平增高而增加,对血压水平分级以后观察发现ALD在高血压一级水平与卒中无相关性,在高血压二级,三级ALD与缺血性卒中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临床诊疗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年龄≥60岁的12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按年龄分为60~69岁组、70~79岁组以及80岁及以上组,并对各组冠心病危险因素、心肌梗死的特点及治疗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老年AMI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病最多(85例,66.41%),其次为有吸烟史(60例,46.88%)和合并糖尿病(33例,25.00%)。男性组吸烟人数显著多于女性组(P〈0.05)。女性组空腹血糖水平(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显著高于男性组(P〈0.05)。60~69岁组中有吸烟史者显著多于80岁及以上组(P〈0.05);且60~69岁组患者的BMI显著大于80岁及以上组(P〈0.05)。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90.63%)显著多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9.37%)(P〈0.05)。2支及以上冠状动脉病变显著高于单支病变(P〈0.05)。男性组与女性组之间治疗手段无显著差异。60~69岁组中经介入治疗的患者显著多于80岁及以上组(P〈0.05)。结论高血压、吸烟及糖尿病是老年AMI最主要危险因素,应戒烟并合理控制血压、血糖水平,应提高PCI和溶栓在老年AMI患者中的治疗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时分别采用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佳(糖化血红蛋白〉7%)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联合诺和锐30或诺和灵30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患者用药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及安全性。结果经联合治疗后,两组老年T2DM患者血糖控制均有显著改善,诺和锐30组较诺和灵30组血糖控制更好、胰岛素用量更少、低血糖发生率更低。结论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老年T2DM患者,加用诺和锐30较诺和灵30可以更有效且安全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