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平均标准木法和样方收获法对相同密度不同混交比例的木麻黄湿地松混交林、木麻黄纯林和湿地松纯林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与纯林的生产力大小顺序为:木麻黄湿地松混交比例1∶1>2∶3混交林>木麻黄纯林>湿地松纯林>1∶4混交林。随混交比例增大,生长效果变差。混交比例为1∶1的混交林,其蓄积量和生物量分别为61.47m3/hm2和197.64t/hm2。是混交比例1∶4混交林的3.47倍和2.80倍。营造木麻黄湿地松混交林,混交比例控制在1∶1为佳。  相似文献   

2.
火炬松优良家系引种与造林对比试验及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美国引进的火炬松第1代种子园21个家系,并以国内早期引进的2个火炬松家系,湿地松与马尾松家系各1个为对照,在福建闽侯南屿国有林场开展引种栽培与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火炬松的生长优于湿地松、马尾松,各家系在树高、胸径和材积等性状上有着显著差异,根据性状综合表现选择出6个优良家系以供生产上推广应用。但我省造林的主要树种马尾松保持高速生长势头,仍具有推广造林潜力。  相似文献   

3.
闽南沿海山地混交林经营管理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闽南沿海山地营造的福建柏、火力楠、湿地松与马尾松混交用材林的不同经营管理方式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效益最优的混交经营模式为:福建柏或火力楠+马尾松-30%透光伐-中度或强度疏伐(间伐30-45%)。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木麻黄与湿地松不同混交方式造林试验与观测结果表明,行间与插花2种混交方式中的湿地松呈被木麻黄挤压状态,有11.4%植株因得不到正常的光照而枯死;插花与块状混交中的湿地松也有8.95~1.52%的植株枯死。所以试验表明要建立木麻黄与湿地松混交林,应采用块状混交配置较佳,林分蓄积量可达149.7868 m3/hm2,仅次于木麻黄纯林。观测还表明,5种林分由于营建的地点为沿海基干林带之后,在降低风速效能均达到88%~98%,常年的风速危害小,不构成经济损失;每年在抗强台风袭击中,平均仅有木麻黄2%~5%的断梢;而湿地松只在纯林中有9%的侧枝折断,由于有木麻黄的侧方保护,几乎没有造成危害。因此,沿海沙地发展湿地松用材林是有潜力的。  相似文献   

5.
在福州郊区丘陵山地通过湿地松引种栽培表明,该树种生长较快,适应性强。通过集约经营32年,其平均树高、胸径及蓄积量分别可以达到33.9%、54.9%与203.4%;而一般造林的湿地松(对照)林分仅为12.1m、18.4cm、189.6m3/hm2相比,前者比后者林分平均树高、胸径、蓄积量三项指标分别增长幅度为33.9%、54.9%与203.4%,是福州市郊县较大面积引种湿地松培育大径材成功的实例,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通过不炼山建立杉木与马尾松混交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造林初期的两年内,由于炼山林地增加速效灰分,所以比不炼山林分平均树高超出10.1%。第4年不炼山林分生长量开始微弱超出炼山的林分;7年后不炼山林分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都超出炼山的林分,其中不炼山混交林中的杉木平均胸径比炼山增长12.5%;不炼山立木材积为26.5773m3/hm2,炼山材积为20.9618m3/hm2,立木材积相差5.6155m3/hm2。试验还表明,采用不炼山比炼山造林的前4年每hm2可节约整地造林与管护投资1072元。不炼山造林不仅可行,而且经济效益明显优于炼山造林,应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7.
柳杉马尾松不同混交模式造林试验研究表明 ,柳杉与马尾松混交是成功的 ,也是沿海高海拔贫瘠山地培育柳杉用材林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混交方式 ,其适宜的混交模式为 :混交比例 1柳杉 :2~ 3马尾松 ,行状或插花状 (星状 )混交 ,造林初植密度为 4995株 hm2 ~ 6660株 hm2 ;并根据种间关系、林分郁闭度及立地条件等因素 ,在 1 0年生左右时 ,应适量地进行一次间伐 ,最终保留密度以 1 60 0株 .hm-2 ~ 2 0 0 0株 .hm-2 为宜。  相似文献   

8.
拟赤杨杉木混交林生长与改良土壤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杉木拟赤杨混交造林效果研究表明 ,杉木与拟赤杨 ( 7杉木∶3拟赤杨 )星状混交 ,林分空间分布格局合理 ,充分利用了营养空间且改土效果显著 ,明显地提高林分产量和质量 ,1 1年生混交林分的蓄积量分别比杉木、拟赤杨纯林提高了 3 1 .5 4%和 5 6.90 % ,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但在现行密度条件下 ,此时混交林分结构不够稳定 ,急需通过适当的间伐以进一步改善种间关系 ,调整林分结构。  相似文献   

9.
不同密度福建柏林下植物和土壤肥力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10年生不同造林密度福建柏人工林林下植被生长状况调查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福建柏人工林造林密度增大,林下植被高度、覆盖度和生物量减少,土壤物理性质不良,土壤养分含量降低。福建柏人工林生长过程中要经常调整密度以促进林下植被生长,从而改善土壤理化状况,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红花天料木的造林技术进行总结,并分析了其造林效果,实践表明,在四旁或房前屋后种植,生长迅速,中幼林年生长量树高达0.9~1.5m,胸径1.6~2.5 cm,而在闽南山地肥力一般(Ⅲ类地)的山上造林也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速生性,年生长量树高达0.6~0.7m,胸径0.6~0.9 cm,与原产地海南的中等生长量相当。作为用材林可在闽南山地大力引种栽培,即可上山造林,更是四旁、庭院绿化的好树种。  相似文献   

11.
该文利用福州市马尾区域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时间序列资料,对马尾区域水环境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以达到控制水环境污染、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闽南低山丘陵火力楠人工林生长与改土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南丘陵山地火力楠纯林及与杉木、福建柏混交生长及其改土效果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火力楠适应性强、生长快,与杉木、福建柏混交造林后发挥了种间协调和互补作用,林分生产力大大提高。此外,火力楠与杉木、福建柏混交后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是适宜闽南山地种植的两种混交配置,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闽南沿海山地火力楠人工林生长及改土效果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火力楠适应性强、生长快 ,与福建柏、马尾松等适宜树种混交 ,因发挥了种间关系效益及辅佐功能 ,林分生产力大大提高。此外 ,火力楠能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是闽南沿海山地土壤改良、低产林改造及防治松杉多代连栽地力衰退的理想树种 ,可作为用材林定向培育 ,其与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是适应闽南沿海贫瘠山地的较为成功的两种混交组合 ,可作为贫瘠山地植被恢复的主要造林方式 ,值得大力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4.
应用20%三唑磷乳油进行防治马尾松毛虫幼虫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300~1600倍液防治第一代≤3龄马尾松毛虫幼虫,72h后,其杀虫率为90.4%,防治≥4龄马尾松毛虫幼虫,72h后,其杀虫率为89.1%~95.8%;防治第二代≤3龄马尾松毛虫幼虫,72h后,其杀虫率为71.9~90.7%;防治第三代≤3龄马尾松毛虫幼虫,72h后,其杀虫率为73.4%~91.7%。在本试验设计浓度范围内,三唑磷乳油的杀虫效果(包括残留药效)均是随浓度的增大而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木麻黄老林带分别采取不同采伐宽度种植木麻黄优良无性系以及建立多树种混交配置更新,结果表明:10m×30m、20m×30m及30m×30m采伐带宽度更新木麻黄平18无性系生长显著差异,以30m×30m采伐宽度更新林木生长最佳。采用木麻黄、厚荚相思、湿地松纯林更新效果较好;木麻黄与厚荚相思、厚荚相思与湿地松单行混交,存在不同程度的种间矛盾,林分生长不稳定,因此不宜采用。木麻黄与厚荚相思、刚果12号桉与湿地松以及厚荚相思与湿地松采用多行混交,其更新效果普遍较好,两者之间竞相生长,种间关系比较协调。多行混交不仅可以避免树种之间挤压,而且整个林分形成多层次空间结构,从而形成防护林树种的多样性和较好的森林景观。  相似文献   

16.
《领导决策信息》2011,(6):27-27
“十一五”以来.福建共计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122万亩,目前森林覆盖率达63.1%.居全国之首,福建同时也是全国唯一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全优的省份。2010年年底,福建省提出要进一步加快造林绿化,三年任务一年完成,“2010年冬2011年春造林650万亩,到2013年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继续保持森林覆盖率居全国首位”。2011年1月5日,福建省通报了自2010年11月24日全省造林绿化动员大会召开以后各地一个半月来的造林绿化情况。  相似文献   

17.
毛竹混交林出笋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建阳交溪毛竹阔叶树混交林、毛竹杉木混交林、毛竹杉木阔叶树混交林及毛竹纯林等4种不同经营模式林分比较,结果表明:竹林冬笋产量最高的是竹阔比例为8:2林分,产量达1592kg/hm2,纯林模式其次,竹阔比例为5:5林分居于第三;各模式林分出笋数量都较少,出笋时间较早的为毛竹纯林,其次为竹阔混交林和半天然竹杉混交林;竹阔混交林成竹率较高,而退笋率低,各模式春笋高生长拟合逻辑斯蒂方程,相关指数达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发展优质阔叶材混交林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人工针叶纯林生产力下降的原因。并通过对人工针叶纯林与天然的或人工的针阔、阔叶混交林在物种间相互作用、资源利用、营养元素循环规律和生产力方面的比较 ,探讨出了优质阔叶材混交林可持续经营的理论基础。认为加速发展优质阔叶材混交林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秘书之友》2013,(6):F0002-F0002
水族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最古老又最具民族特色的,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马尾绣的制作过程繁琐复杂,成品古色古香、华美精致、结实耐用,刺绣图案古朴、典雅、抽象并具有固定的框架和模式。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水族马尾绣这种水族独有的民间传统工艺,分布在三都境内三洞、中和、廷牌、塘州、水龙等乡镇的水族村  相似文献   

20.
一、水土流失现状海东地区总面积1.32万km2,占青海省的1.83%;总人口158.6万人,占青海省的28.5%。按习惯全区分川水、浅山、脑山三种生态区,56%的人口居住在高寒、干旱的浅脑山地区,78%的耕地为山旱地。总耕地面积323万亩,约占青海省耕地面积的39.8%,其中水浇地68.77万亩,浅山地177.91万亩,脑山地76.33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