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行政道德属于职业道德中的一种 ,它专指国家行政工作人员在其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 ,应遵循的具有行政工作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 ,我国古代称之为“官德”。这种特定的内涵与功能决定了它在实施“以德治国”方略中的关键性作用与基础性地位。因而我们要从多种渠道着手加强行政道德建设 ,以保证“以德治国”方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江泽民提出"以德治国"重大方略所蕴含的理论观念.  相似文献   

3.
"以德治国"思想作为重要的治国方略,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德治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德治思想,是对毛泽东、邓小平"以德治国"的理论创新.实施"以德治国"方略,对建设文明、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德治国”思想对治国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德治国”思想作为重要的治国方略 ,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批判继承了传统德治思想 ,创新和发展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并把党的建设理论提升到新的高度 ,是理论创新的典范 ,对建设文明、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讲话中提出了“以德治国”这一重要思想 ,在我党历史上是第一次把属于精神文明的道德建设提到治国方略的高度。“以德治国” ,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古今中外一切治国经验的深刻总结 ,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 ,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认真领会这一治国方略的深刻内涵 ,对于推进我国两个文明建设 ,特别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构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一、“以德治国”的理论探源所谓以德治国 ,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6.
吕安兴 《学术论坛》2001,3(6):26-29
实施"以德治国"方略需要道德信念的支撑和推动;坚定道德信念,是实施"以德治国"的内在保证、力量之源和终极目标.既要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最基本、最起码的道德信念;又要坚持道德信念问题上现实性和理想性的统一,差异性和共同性的统一,协调性和进取性的统一,确立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相适应的内心信念."以德治国"的关键是"以德治党".坚持用先进的共产主义道德信念教育全党,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党的先进性的体现,也是"以德治国"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紧密结合 ,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治国方略的科学认识 ,是由法律和道德的不同特点决定的 ,是法律和道德的不同性质所要求的 ;是由“法治”和“德治”的关系所决定的。必须把“法治”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与“德治”的说服力和劝导力结合起来 ,才能从根本上治理好国家 ,管理好社会  相似文献   

8.
郭谊 《天府新论》2004,2(Z1):1-5
"以德治国"的科学含义是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来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以德治国"的理论价值在于丰富和发展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德治国"的现实意义在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加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9.
论"以德治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反思、总结后作出的明智选择."以德治国"必须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相适应的道德体系."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辅相成、交替运用,便可有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0.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重要的治国方略。以德治国 ,内涵丰富、意蕴深刻。以德治国 ,意义重大而深远。实施以德治国方略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需要全党全社会提高认识 ,加以认真地研究、贯彻和落实。惟有如此 ,才能保证以德治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自江总书记“以德治国”的思想提出以来 ,经过两年来的学习和研究 ,人们己对其必要性、重要意义及德治与法治的关系等问题有了明确认识 ,我们应在此基础上及时转入对其实施方略的研究。本文为此提出了六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岑贤安 《学术论坛》2002,(6):98-102
儒家对以德治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独到的贡献。儒家创始人孔子总结夏殷周三代的治国经验 ,首先提出为政以德的思想。孟子加以补充发挥 ,提出仁政德治的思想。从此 ,以德治国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治国思想。  相似文献   

13.
依法执政已写入十七大党章,这是我党进一步加强民主建设、惩治腐败的宣言。针对目前我国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只有采取以德治国的多种措施,才能实现以法治国。因为,加强以德治国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根本和基础。  相似文献   

14.
浅谈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工作者要进行真正的理论创新,当务之急是要搞清什么是创新、怎样创新,真正的理论创新既包括对前人理论成果的积极继承,又包括对前人理论成果的发展超越,同时又能对当前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给予合理解决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5.
李晔 《阴山学刊》2003,16(6):79-84
法与道德的关系是法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伦理学、政治学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从西方法哲学史及其近现代转型的过程、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冲突或难题等方面来梳理二者比较基础性的关系,是进一步与深层次探究二者关系的基础,也是正确理解和认识“以德治国”及其合理性的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治国理政的方式上,德治与法治是两个主要手段。纵观中外历史发展,只有实现法治与德治的协同互补,才能形成良好的治理体系,产生好的治理效果。古代中国奉行"德主刑辅"的观念,坚持德法并用,实行"重德轻法"的治国方略。这一治国方略曾产生积极影响,但也有着明显的缺陷。当代中国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德法双治"、德法相济,构建和实施"德上法下""循法成德"的新型治理范式。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贯彻“以德治国”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贯彻的具体内容就是要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结合起来。贯彻好“以德治国”思想 ,高校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人类社会治理的历史过程, 作为社会治理手段的德治和法治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 事实上存在着一个从“合”到“分”又到新的“合”的辩证运动过程。探讨这一历史必然性的内在动因和变化机制,有助于从理论上廓清“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真实内涵,更有利于实践中增强坚特“德法并举”治国方略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的德治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国计民生问题的关怀,对人民政治权利的追求和对治国者道德素质的要求.他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吸收西方民主法治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为政以德的思想进行革命性的改造,把中华民族以德治国的传统思想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