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杂散居少数民族地区的村落经济的"区域性"的特征是各民族在民族杂居区长期的共同生活中相互学习、相互融合造成的,另一方面其民族文化及其伴随的民族意识却在区域或地域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与汉族日益分离和加强,形成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社区""村落"为研究起点的"以小见大"和"以小到大"少数民族地区的村落经济研究可以为民族经济研究开辟出独特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鄂温克传统图案具有灵秀之美,将其运用在动画形象设计中既可以提升鄂温克动画形象的民族风味,又有利于动画形象"刚性美"的塑造。具体创作策略为:以鄂温克传统图案为基点,以图案与动画形象的融合为手段,以刚性美为表现核心,创作具有鄂温克民族风味的动画形象。  相似文献   

3.
人们需要节日是因为节日可以调适社会群体的生活,广西11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节日中可资利用的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广西在旅游开发中可以直接利用节日期间的民俗风情、民俗工艺品、民俗民艺表演,使之成为旅游者愿意消费的旅游产品;可以以一个民族的节日文化为主体,综合运用各民族的民族文化,使其汇聚在一起,让节日显得更加五彩斑斓;可以推出原汁原味的节日民俗动态性、参与性旅游产品.以民俗旅游的大市场需求为载体,把广西少数民族珍贵的节日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4.
关于少数民族社区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地区的社区是以特定的地域为空间,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小型社会,可以称之为"民族社区",其社区教育的内涵、外延以及类型目前和都市社区有很大的差别.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地区的社区教育关乎到整个国家、民族共同富裕、发展的根本问题,应该引起学者和各级政府、教育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文献,可以梳理、归纳民族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任务、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向。民族文化传播研究的核心目标是以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为导向的民族文化传播力提升研究。当前研究指向关注经济效益、回应政治效应和聚焦文化自身发展,其主导方法在实证和整体性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呈现计算机转向和跨学科的特点。未来研究者应深入民族文化内部,掌握其传播的真实现状,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通过国内各民族“多元一体”发展需求与政策背景的指引,增强提出问题的能力和研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厘清民族社会工作的内涵是构建民族社会工作知识体系与实务技术的前提条件。依据国际社会工作实践和我国一些地区社会工作的实践,结合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以服务对象的民族特征为基准,可以对民族社会工作的概念进行新的界定。立足我国民族地区的现实,其发展问题、社会支持问题和社会适应问题是民族社会工作所面临的三个最重大的问题,也是民族社会工作的实践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蒙古民族的中国认同,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契丹、女真等民族的中国化为其准备了条件,元朝是其重要阶段,明代虽有反复继续发展,被清朝绥服是其关键阶段。近代反侵略斗争使蒙古民族与中国其它民族凝聚为中华民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蒙古民族与中国其它民族同步兴旺繁荣,蒙古民族的中国认同以巩固形式最后完成。“中国观”在蒙古民族认同于中国的过程中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的城市化,必须考虑其多元的民族文化特征,我国民族聚居区的分布可以分为城镇聚居区和乡村聚居区,这一区域自然资源丰富,经济特征以乡村农业经济为主要特征,文化特征可以归结为地域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笔者对此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散居少数民族”是我国民族学和人类学上的一个概念,既可以从民族的概念范畴去定义,也可以从族群的概念范畴去定义。然而,由于我国民族问题与政治法律的一体性,基于现有的政治设计和制度安排去解析散居少数民族更具有合理性。因此,散居少数民族具有民族、族群和政策制度3个方面的特征,据此可以将散居少数民族定义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中选择以散居方式生产生活、不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族群,它既包括那些居住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以外的族群,也包括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内但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族群。  相似文献   

10.
哈贝马斯对民族国家危机的阐述可以通过其“系统—生活世界”的社会解释框架得以解释。在此框架下,民族国家的危机具体表现为政治与经济子系统的不协调导致的系统整合的危机、多元文化对原有民族整合基础的冲击造成的社会整合的危机以及系统整合对社会整合的压制导致的二者的失衡。因此,危机的化解必须从这三方面着手,即以超越国家的政治机制弥补民族国家在系统层面的功能性不足,以宪法爱国主义为核心重塑社会整合,做到实现政治整合与系统整合的平衡。哈贝马斯的民族国家思想也有其局限性,但在民族国家面临的一系列危机面前,其强调的商谈政治、宪法爱国主义等对民族国家的建设及全球秩序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魏晋时期特殊的政治文化和哲学背景,唤起了魏晋士人的审美自觉,使魏晋士人对自然审美的欣赏走向神、情、气、韵的深处。自然成为魏晋士人生命意识、隐逸意识与悲情意识的审美载体。  相似文献   

12.
通过编辑对期刊未来可能呈现的面貌作出的判断过程的剖析,指出了在具体的编辑过程中,编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引领自己的审美意识——审美导向意识、审美创新意识与审美和谐意识,才能使期刊充分发挥传播知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居都仡佬语的差比结构比较丰富。一是结构形式丰富,既有动词做谓语来表示差比关系,也有用介词引进比较对象做状语来表示差比关系。二是比较标记丰富,动词与介词都具有多种形式。居都仡佬语差比句的类型对于南方民族语言差比句研究具有特别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编辑发现过程中,编辑的审美意识是编辑主体对作为编辑客体的外载文化信息中的审美对象的能动反映,它通过积极地影响编辑发现的心理状态,反作用于整个编辑出版过程的文化整合活动。它的心理构成要素主要有四种: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理解。而审美意识在编辑发现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选题开发,二是审读加工,三是编排设计。  相似文献   

15.
设计审美教育是审美教育的特殊形式,在当代“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化”的社会中具有典型及普遍的意义。设计审美教育开启受教育者从日常生活出发的人格发展与审美自觉。设计审美教育方法是超越与回归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16.
湘西土家织锦色彩艳丽、构图巧妙、图形极富特色,应用到湘西土家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独特的文化生态。湘西土家织锦以实物提炼、神话想象、生活情景以及直观的图形和文字为表现形式,在土家族的生活中扮演了御寒装饰、亲情传递、美好象征和宗教信仰等社会功能,具有图形抽象性、民族代表性和传承稳定性的文化特征,传递着土家族的历史发展过程和信仰风俗,在其艺术设计中融入民俗习惯,体现土家族喜“斑斓五色”的审美意识。湘西土家织锦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湘西土家族重要的文化载体。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族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传统、民族意识、民族文化素质、民族心理和地理环境等构成制约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的主要因素。在加快实现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的进程中 ,不仅要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 ,培育适合于民族社会变迁的政治文化 ,而且要积极引导民族意识的发展方向 ,全面提高民族社会成员的心理和文化素质 ,改善和优化民族地区的生存和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生态学来看,审美文化是在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中发育起来的文化形态。早期青海先民在与自然的依生关系中,形成了具有原始宗教意味的审美意识。同时青海自然环境的多样化促成了各民族审美意识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原理》、《时间与自由意志》和《释梦》是洞彻文学“意识流”背后理论意义“魔力”生成的必读文本。它们个中所关联到的“意识流”问题的重要观点反映出合理与悖缪交互错杂 ;但它们所透发出来的美学价值不仅在方法上而且在观念上均给予了文学“意识流”之孕育以诸多的启迪和裨益 ,使其通过本身所进行的审美融化 (当然 ,也辅以其他因素的从中掺和 ) ,以“另类”的面容在世界文苑中魅力四射 ,给文学叙事艺术格局带来空前的变革。  相似文献   

20.
论意识形态的文学审美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理论已经深入人心。这一理论生成于20世纪50年代,是前苏联学者对教条主义和庸俗化倾向给文学理论产生的危害进行反思时提出的一个理论。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我国学者在反思“文学为政治服务”这个口号的失误时也提出了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或“审美反映”的理论观点。如果对这一理论再进行反思也可看出它的未尽人意之处:它忽视了审美是艺术活动的一种自主性、自觉性意识;它没有看到审美本身也是一种意识;它把审美意识形态和其它意识形态看成平行并列关系是不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它没有看到审美意识不光文学艺术具有,生活中也有审美意识;它没有看到文学除了有审美意识之外,还有非审美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