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锡伯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锡伯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现今锡伯族所使用的语言和文字来源于满语和满文,是满语满文的延续和发展.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全国唯一集中使用锡伯语文的社区,由于使用人口较少,使用范围有限,目前锡伯语也几近濒危.面对锡伯语传承的困境,在保护的同时,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传承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述锡伯人在东北由锡伯语转换成满语并西迁新疆伊犁的过程后,重点对1986年笔者在察布查尔调查的锡伯中年干部安福先生的满语和2005年笔者重新在当地调查同一位安福先生变成老年的满语进行比较,分析一个人20年前后所说满语的诸种音变现象,从中揭示满语在短期内清音浊化、元音高化、辅音前化、尾音脱落的普适音变规律,短鼻尾变长鼻尾、重音前移的横向影响因素,以及一个人由中年到老年由语言随意到语言书雅的返古现象。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新疆锡伯族人使用锡伯语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锡伯语言文字使用面比较窄,使用范围比较小,目前处于衰变状态。保护锡伯语言文字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新疆多语地名的语言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多语言的交汇地区。该文历述新疆多语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特点,并且通过现有的用汉字标写的新疆汉语地名的民族语考证,用语言学的音变原理分析、推断出这些地名的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蒙古语、满语、锡伯语、塔吉克语等的来源,从中看出新疆诸民族迁徙定居的分布格局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走向。  相似文献   

5.
关于锡伯族的族源问题,鲜卑说与女真说的争论由来已久,在此争论背后,事实上是锡伯与满洲复杂交织的关系与历史。建国初期新疆、辽宁两地锡伯族人口的差异状况以及历史上锡伯人的迁徙历程,表明锡伯族人的族群状态随着其族群认同的变迁而存在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锡伯人因为迁徙带来的客观资源环境的改变,其族群大体经历了由相对独立的部族—满洲共同体中的一员—前现代民族—现代民族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认同因素对作为当时的边缘族群的锡伯人具有重大意义。在西迁以后,特别是近代以来,随着多重因素导致满洲认同的衰减,锡伯族脱离满洲的进程大大加快。与此同时,伴随此进程所带来的身份焦虑与认同危机,则对锡伯族知识分子在其民族族源的追溯和民族历史书写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始,俄罗斯学者深入新疆伊犁地区学习研究锡伯语、锡伯文化,搜集锡伯族的相关资料,至今已经过去了一个多世纪。一百余年来,锡伯族研究取得了哪些进展,在哪些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还有哪些不足,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的。本文在全面梳理古今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一百余年来锡伯族研究的情况分门别类地加以梳理和评述,旨在推动锡伯族研究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7.
论语言影响的若干规律——以新疆语言接触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接触和影响是语言发展演变的必要因素,也是语言的普遍现象。语言影响是在语言接触作用下出现的必然结果,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新疆是个语种丰富、语言接触频繁、形式多样的地区。新疆语言接触所表现出来的规律既有一般性,也有特殊的地域性。新疆语言接触的圈层规律,是指在语言接触中,因结构趋同、功能差异而形成一个语言圈层;汉语始终处于接触的中心,它对外圈语言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同样,根据语言传播的波浪特点,它也受到影响语言的反作用。处于内核的汉语同时也是接触语言中的底层部分,是促使圈内语言结构和功能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一、工程概况 锡伯堤水库位于新疆额敏县境内,塔尔巴哈台山南麓的丘陵地带.该工程处在山间断陷盆地,山前洪积倾斜平原上.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促使新疆城市维吾尔族语言文化变迁的深层因素是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的发展。而双语教育的开展促使维吾尔族教学语言的多元化,从而促进新疆城市维吾尔族文化变迁。党的正确的民族和民族语言政策为新疆和谐语言关系的构建提供了基本保证,和谐的民族关系决定了和谐的语言文化关系。  相似文献   

10.
达斡尔族在新疆定居最早可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十八世纪中叶,清朝统治者在平定了当时在新疆制造叛乱的大小和卓势力之后,为了进一步加强和巩固西北边塞的驻防力量,将东北地区的达斡尔、鄂温克、锡伯、满等诸族兵士合编为旗、佐,派  相似文献   

11.
郭基南是锡伯族的代表性诗人,晚年开始从事长篇小说创作,已出版的《流芳》与《英雄壮行》都选择的是重大历史题材,尤其是《流芳》填补了我国锡伯族文学的空白。郭基南长篇小说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真实地再现民俗风情、生动地描绘边陲风光、准确地运用生活语言。长篇小说是锡伯族文学的弱项,成果为数不多,因此郭基南的长篇小说创作应该引起格外重视。  相似文献   

12.
锡伯族的文化选择是个历史的过程。锡伯族先祖带着东胡系鲜卑文化一路南迁,先后与契丹、女真、蒙古等进行了文化交流。在清代处于满通古斯文化系统。之后又与俄罗斯、维吾尔、哈萨克文化接触。清末民初迎来了大量吸收汉文化的历史性阶段。  相似文献   

13.
锡伯族人口文化素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定量分析法对锡伯族人口文化素质作了较全面、具体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锡伯族人口文化素 质的各项指标,如每万人口中拥有各种文化程度人数、在校生比重、专业技术人员比例、非文盲率、文化教育水平综 合均值远远高出全国、新疆水平,在全国56个民族中位居前列,特别是锡伯族妇女人口文化素质较高,其多项指标 在全国处于较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4.
根据锡伯族萨满神歌透露的历史信息,结合历史文献的有关记载,可以证明锡伯族最早起源于高车部色古尔氏,发源于贝加尔湖南部的苏古尔湖。公元429年北魏太武帝征伐东部高车后,迁移至嫩江流域。  相似文献   

15.
锡伯族的话剧是在赵丹、徐韬、王为一等著名戏剧家的直接指导下产生的,在充分借鉴并吸收汉族、俄苏歌剧和舞剧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秧歌剧(汗都舞春)是从东北带来的曲子剧“二人转”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在清代乱弹弦索调曲子戏、眉户、越调的基础上显现出雏形,逐渐演变为锡伯族的现代“秧歌剧”;歌剧和舞剧是在翻译、移植改编汉族歌剧和舞剧的基础上形成的。新时期锡伯族作家创作出一些优秀作品,体现出歌剧和舞剧的现代性,在思想内容方面表现出更多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6.
新疆维、蒙、锡族学生体质发育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新疆维吾尔族,蒙古族,锡伯族三个民族青年学生进行体质发育状况的研究,为了解各族青年生长发育状况,对营养学,人类学,体育选材提供基本资料,方法:采用邵象清的《人体测量手册》的方法,对身高,体重,胸围三项体育发育指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得出了三个民族学生体育发育指标(身高,体重,胸围)资料,并计算了六项体质发育指数,结论:分析了三个民族学生生长发育特点及民族间差异,维吾尔族学生各项指标均高于另两个民族,说明维族学生体重增加快,胸围发育快,体质较强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学界对网络语言的研究主要涉及网络语言的界定、构成方式、特征、流行原因及生命力等问题,总体上都围绕"什么是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为什么会流行","如何规范网络语言"这三个基本问题展开。但研究多停留在网络词汇层面,对网络语体关注度不够,今后应在语句、语篇上加强研究,把词、句、篇相结合,力求对网络语言进行全面、细致、科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近二十多年来国内学者们有关语言接触的探讨,在理论方面主要集中在研究的方法、接触的机制、与其他学派关系等方面;在不同语言之间的接触研究中关注于接触与语言的变异、借词、语法渗透、语音干扰、翻译研究等方面;在语言接触与汉语方言研究中主要涉及接触与汉语方言的特殊语言现象、方言系属、汉语方言与普通话的交互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