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606—1607年,在俄国历史上爆发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这就是有名的波洛特尼科夫起义,因起义领袖伊凡·依萨叶维奇·波洛特尼科夫而得名。国内史学界对这一课题尚无人涉及,本文试图对这次起义作一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史学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2.
一、从基督教传教士到孔教徒理查德·威廉(Richard Wilhelm 1873—1930),是十九世纪末来华的一位德国传教士。来华后取名卫希圣,字礼贤。他出身于德国一个普通的劳动人民家庭。父亲是图林根专画教堂窗户的画师。他自幼丧父,在母亲和姐姐的抚养下长大成人。他24岁时在巴德包尔认识了萨罗美,三年后跟她结婚。萨罗美的高叔祖克里斯蒂安·哥特列普·勃罗哈德,曾是有名的巴  相似文献   

3.
举世闻名的俄国艺术家列甫·托尔斯泰已经逝世七十多年了,但他的名字连同他的作品,人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他用他那枝如椽的大笔,天才地描绘了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几年俄国社会生活的图画,提出了那个时代的许多重大问题,给我们留下了一分珍贵的文学遗产。不过,人们景仰托尔斯泰,痛惜托尔斯泰,重视对托尔斯泰的研究,并不意味着真正了解托尔斯泰。人们能够比较全面而深刻地认识这位巨人,正确地估计他的遗产的价值,不是在他以史诗般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1863-1869)和《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使世界瞠目并在欧洲掀起“俄国热”的黄金时代,也不是在他完成了世界观的激变,写出最佳代  相似文献   

4.
威廉·拉德洛夫(Wilhelm Radloff)1837年生于德国.青年时期在柏林大学学习印欧语系语言学,以后到了俄国,入了俄国国籍.拉德洛夫在俄国阿尔泰地区巴尔诺勒城住过许多年并在当地煤矿学校教德语和拉丁语.他还研究了当地突厥诸语言并到西伯利亚各突厥部落中进行实地考察.以后,拉德洛夫到了喀山,学习塔塔尔语、巴什基尔语和哈萨克语.拉德洛夫特别热心搜集语言学、民俗学、人类学资料.他还发动当地人为他搜集资料.受拉德洛夫影响的当地人中有特勒乌特人楚瓦勒科夫和萨盖突厥人卡塔诺夫.卡塔诺夫本人后来也成为突厥  相似文献   

5.
别林斯基(1811—1848)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的先驱。普列汉诺夫曾把他誉为“俄国启蒙主义者的始祖。”别林斯基无论在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方面都在俄国思想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对后世影响久远。这就不能不引起普列汉诺夫的极大重视。本文将着重就普列汉诺夫对别林斯基哲学的论述作一些评介,以就教于同行和读者。 (一) 普列汉诺夫论述别林斯基哲学的主要著作有:《别林斯基与合理的现实》(1897)、《维·格·别林斯基》(1898)、《维萨里昂·格里哥也维奇·别林斯基》(1909)、《论别林斯基》(1910)。此外,普列汉诺夫于1897年发表的《维·格·别林斯  相似文献   

6.
西方资产阶级记者问我:列宁同彼得大帝相比,究竟谁更伟大?我说:列宁好比是无边的大海,而彼得大帝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 ——约·维·斯大林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天才作品是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懂得并非常爱好俄国文学,曾经以不小的精力和不少的时间阅读和研究了托尔斯泰的作品。他在托尔斯泰八十寿辰(1908)和忌辰(1910)期间撰写的论述托  相似文献   

7.
魏金斯基,全名格利高里·纳乌莫奇·魏金斯基,又名查尔金,在中国工作时化名吴廷康,在杂志上发表文章时,笔名为魏琴、卫金,也有人称他魏金。1893年4月出生在俄国维  相似文献   

8.
鄂托·波特林克1815年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但波特林克是德国血统的荷兰公民,后来又加入俄国国籍.他最重要的著作是梵德词典,这部词典由俄罗斯科学院出版.以后他又离开俄国前往德国居住.科学院委托波特林克编写雅库特语法、  相似文献   

9.
一九一○年秋天,报纸把托尔斯泰逝世的消息传遍了全世界。一个七岁的小男孩伊柳沙寄给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高尔基这样一封信:“亲爱的马克西姆·高尔基,俄国所有的作家都死了,只有你还活着。请给我写一篇童话并寄给我。你的伊柳沙。”小读者认为,要不是高尔基还活着的话,俄罗斯文学会由于托尔斯泰的去世而消  相似文献   

10.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是19世纪后期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在文学创作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众所公认的。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他的宗教思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分析和研究这种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托尔斯泰的思想和创作。(一)托尔斯泰出生于贵...  相似文献   

11.
格·瓦·普列汉诺夫(1856—1918),是第一个把马克思主义引进俄国的杰出的哲学家、美学思想家。同时,也是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组织——“劳动解放社”的创始人。普列汉诺夫从一八八三年开始著述活动,到他下世,前后共达三十五年。他著述的领域十分广泛。除了哲学外,他还给我们留下了关于美学、文艺理论、文艺思想史以及他那个时代的俄国及西欧文艺思潮等方面的大量论著。列宁以1903年为界,把普列汉诺夫的著述活动划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是他硕果累累光辉灿烂的时期,而从二十世纪初到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他政治思想上走下坡路的时期。列宁的这个区分,也只是就大体而言,不是一刀切。事实也是这样,在他前一阶段的论著里就露出了某些不健康的、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的端倪,而在后一个  相似文献   

12.
一个波兰爱国志士的儿子,早年父母相继去世,二十二岁孤身来到英国时连一句英语也不会讲,取得英国国籍前在海上闯荡了十几年,后来成了举世闻名的小说家。英文写作风格独树一帜,但一日英语始终讲得不很纯正,让人听起来很费劲,以至于有一次他不得不谢绝美国人要他去讲学的邀请。这就是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JosephConrad1857-1924)康拉德一生对孤独有着极其痛切的感受,因此有关孤独这一主题贯穿了他的小说的始终。他于1857年生于俄国统治下的波兰,其父是一位波兰诗人兼戏剧家…  相似文献   

13.
杰出的俄罗斯马克思主义者格奥尔基·普列汉诺夫(1856——1918)十九岁在矿业学院读书时,就开始从事革命工作。当时他加入知识分子所组织的一个革命民粹派的团体,这个团体的目的是在推翻专制政体,建立以俄罗斯农民公社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民粹派不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他们相信资本主义在俄国是一种偶然的现象;他们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农民阶级身上,虽则农民阶级代表最落后的经济形式。警察的迫害使普列汉诺夫不得不离开俄国,逃亡国外。在国外,他开始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过了  相似文献   

14.
列夫·托尔斯泰的《舞会以后》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短篇小说。托尔斯泰读喀山大学时,他的哥哥谢尔盖爱上了当地军事长官的女儿,双双出人各种晚会。舞厅,温文尔雅的军官有时也在大庭广众之中翩翩起舞。一次偶然的机会,谢尔盖亲眼目睹这位上校监督士兵残酷地执行夹鞭刑的惨象,顿时对其女儿的炽热爱情荡然无存。情节与此大同小异的短篇小说写于1903年,可它反映的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尼古拉一世统治下的俄国社会生活。在俄国历史上,沙皇尼古拉一世曾以棍棒刑罚著称于世。小说通过上校彼得·符拉季斯拉维奇的所作所为,深刻暴露…  相似文献   

15.
美国当代作家索尔·贝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尔·贝娄是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熟起来的美国最优秀作家之一。索尔·贝娄的父母是俄国犹太移民。贝娄于1915年出生于加拿大,三十年代居住在  相似文献   

16.
保尔·拉法格(1842-1911年)是法国工人党的创始人,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直接教诲下成长起来的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相当突出的地位。1911年,在拉次格夫妇的葬礼上,列宁致的悼词中说:“早在俄国革命的准备时期,俄国的觉悟工人和全体社会民主党人就体会到,要深深地尊敬拉法格,因为他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最有天才、最渊博的传播者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 乔治·爱德华·摩尔(1873—1958),是新实在论和英国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也是现代西方伦理学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摩尔在哲学上是新实在主义者,在伦理学上则表现为直觉主义。他建立的直觉主义伦理学开创了西方资产阶级伦理学发展的新阶段——现代资产阶级伦理学发展的阶段,因而他被推崇为本世纪西方伦理学的开创者。他的伦理思想,直到今天对西方伦理学仍然发生着重大的影响。本文着重对摩尔伦理学说的几个重要方面作一分析和评述,并就其对我国目前伦理学研究的意义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提起多余人,人们一下子会想到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特别会想到批判现实主义大师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主人公奥涅金,他是世界公认的多余人的鼻祖,接着又从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走出了一大批多余人。有人把他们归类,分为四代:欧根·奥涅金是第一代,荣家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是第二代,居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事是第三代,冈家洛夫《奥勒洛摩夫》中的奥勃洛摩夫是第四代。可以这样说,在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作品中,每位作家笔下都有一些多余人的影子。是不是多余人就产生在十九世纪的俄国呢?不然。我们认为,在十八世纪…  相似文献   

19.
送礼的艺术     
旅游业主海恩·伯尔斯在他40岁生日的那天早晨,与往常一样准时来到办公室。忽然,电话铃响了,伯尔斯拿起话筒,他惊讶地发现,里面传来的竟是他中学时代恋人的声音。他已有整整25年没听到这嗓音了。对方说:“作为一个老朋友,我祝你生日快乐!”  相似文献   

20.
弗·米·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是十九世纪俄罗斯伟大的作家。在他优秀的作品中充满了深厚的人道主义思想。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自己的作品中以无限的同情描写那些在沙皇俄国受剥削、受压迫的社会底层的人物:城市贫民、小职员、农奴、孤女、贫苦的大学生……,而对於贵族农奴主,对於沙皇的官吏,对於俄国及西方的资产阶级则级予无情的揭露和打击。他反对人压迫人的不合理现象。他憎恨金钱的權利。然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观中充满了矛盾,这就使他的创作成为俄罗斯文学史上最复杂的现象之一。在四十年代,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作过别林斯基和涅克拉索夫的同路人。他的现实主义的才能和作品中的人道主义倾向也曾受到革命民主主义的作家和批评家的重视。但即使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四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