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中国与日本》研讨会在京举行由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亚非研究中心、经济学院和日本卡乐B日本研究基金联合主办的《21#纪中国与日本》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3月28~296,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来自中日两国的60余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2008年4月23日,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经念大会暨学术进演会在京举行.北京大学校领导以及中华日本学会、中国社会科学日本研究所、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天津社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卡乐B日本研究基金会的代表,北大社会科学部、国际合作部及有关院系和研究中心的代表近百人与会.  相似文献   

3.
“传统文化与中日两国社会经济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本刊通讯员由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协办的“传统文化与中日两国社会经济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1998年4月9~10日在京召开。来自中国、日本及其他国家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日本本田财团共同举办的“技术文明与现代化”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1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 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长王丙乾、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副院长赵复三、日本本田财团最高顾问本田宗一郎和本田财团理事长下田武三、日本驻华大使中江要介等出席了开幕式。出席开幕式的还有这次会议组织委员会首席顾问宦乡、顾问于光远和孙尚清。开幕式上由中  相似文献   

5.
胡令远 《日本学刊》2006,(3):151-160
由中华日本学会、北京大学亚太研究院、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的日本研究学术会议(2006)”3月21—22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全国40余家科研机构、大学、媒体等的近7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中华日本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亚太研究院副院长李玉主持。学会  相似文献   

6.
1991年3月26日,中日民俗比较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大学落下帷幕。这次为期4天的学本讨论会,是由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办的。有70多位中日民俗学专家、学者和其他人士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42篇,30余位代表在大会上发表了演讲。与会学者相互切磋、交流,会议自始至终洋溢着热烈、友好的气氛。  相似文献   

7.
世纪之交的思考——“日本历史与现状的再探讨”学术讨论会综述王中田由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办、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资助的“日本历史与现状的再探讨”学术讨论会于1997年3月14日至16日在南开大学举行。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理事长俞辛火享在开幕式上致开幕词...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中日关系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0年 8月 2 4日在京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该院日本研究所领导及来自全国 2 0多家单位的学者以及中日两国新闻记者近 4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该中心副主任金熙德主持。中心主任蒋立峰宣布中心成立并就中心的宗旨和筹备经过做了阐述。他指出 :本中心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及日本研究所的领导下 ,积极开展对中日关系的研究活动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对外学术交流活动 ,特别重视开展与国内、国外学者及学术机构进行共同研究 ,并承担国内、国外机构委托的课题研究及主办国际…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和中日经济研究中心2017年4月29日在北京举办"日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左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前副主任刘世锦(右图)做基调报告。日本驻华公使岩永正嗣、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高洪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李薇主持  相似文献   

10.
王中田 《日本学刊》2001,(6):152-153
由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办的“变动期的东亚社会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2 0 0 1年 9月 8— 1 0日在南开大学举行 ,来自日本、韩国、加拿大以及国内的代表 70余人出席了会议。中华日本学会会长刘德有出席会议并做了主题报告 ,南开大学校长侯自新在开幕式致辞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事务所所长山崎正亲、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杨栋梁也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围绕着东亚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与变革 ,从历史到现实 ,从微观到宏观 ,在学术上探讨东亚区域内的文化交融与发展变迁 ,以及东亚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互动过程 ,交流研…  相似文献   

11.
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纪要萧咏全国日本经济学会于今年9月22日至24日在大连召开了第六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会议有两个议程:修改学会章程和改选理事会;讨论会的题目是中日市场经济体制比较与中日经济关系。大连市领导出席了开幕式。来自全国各大...  相似文献   

12.
2011年4月12日,在中国日本史学会的协助下,北京大学亚太研究院及日本研究中心、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和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新中国日本史研究奠基时代的拓荒者——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日本史研究的历程、成果、经验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李玉教授代表会议主办单位在开幕式上致辞并说明了会议缘起和宗旨。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由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东北与日本国际学术研讨会”,经过4天紧张、热烈的发言和讨论,于1992年9月29日胜利地落下了帷幕。6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日本研究者和日本学者出席了研讨会。辽宁省和沈阳市的有关领导沈显惠、李喜平、张毓茂和辽宁大学校长冯玉忠、党委书记冷绍哲出席了开幕式,日本国驻沈阳总领事馆大和滋雄总领事与会祝贺。会议尚收到中华日本学会会长刘德有、中日友协会长孙平化、中日友协副会长林林、肖向前;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长梅原猛、日本东方学术交流学会会长隅谷三喜男、亚细亚大学学长卫藤沈吉的贺信或贺电;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对会议提供了赞助、日本国驻沈阳总领事馆予以大力支持。由  相似文献   

14.
“东亚近代化历程中的杰出人物”中日共同研讨会述评贾蕙萱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与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经过半年多精心筹备,于1995年12月4日至7日,在北京大学举办了“东亚近代化历程中的杰出人物”中日共同研讨会。与以往研讨东亚近代化问题多从传统文化、政...  相似文献   

15.
1990年10月25日至26日,由中华日本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共同举办的“走向21世纪的日本”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日本、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以及美国等国的专家、学者和中国各有关研究机构的代表共计150余人。这是中国日本研究界举行的一次空前的大型国际学术交流活动。8国学者聚集一堂,围绕“走向21世纪的日本”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胡澎 《日本学刊》2001,(4):152-157
20 0 1年 4月 2 8日至 5月 1日 ,“五四”青年节到来前夕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与日中技术留学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五次中日青年论坛——我心中的中国和日本”国际学术讨论会 ,在北京 2 1世纪饭店隆重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何秉孟、日本驻华使馆公使野本佳夫、日中技术留学交流协会会长根本安雄、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蒋立峰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 ,共祝这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除东道主外 ,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日本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神田外国语大学、日中学院、东海大学 ,韩国…  相似文献   

17.
20 0 0年 8月 2 6日至 2 7日 ,中华日本学会在京召开了“新世纪的中日关系”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华日本学会会长刘德有、顾问肖向前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何秉孟 ,日本驻华大使谷野作太郎出席了开幕式。来自中日两国的学者和有关人士约 70人出席了会议。中日双方代表中在媒体频频露面或知名度很高的人士和学者甚多 ,他们畅所欲言 ,直抒己见 ,从而使这次讨论会对问题的探讨十分深入 ,取得了令中日双方代表均感满意的成果。概括地说 ,这次会上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对中日关系现状的评价总的来说 ,中日两国学者对当前中日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金风送爽、天朗气清的大好季节里,为纪念中日友好条约缔结15周年,由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主办的“93中国东北与日本国际学术研讨会”经过4天紧张热烈、深入细致的发言和探讨,于1993年9月28日在沈阳胜利地落下帷幕。此间,来自中国大陆各地及台湾省的50余名专家和日本的10余名知名学者云集一堂。辽宁省教委主任卢洪德等有关领导和辽宁大学校长冯玉忠、副校长顾奎相出席了开幕式,日本国驻沈阳总领事馆总领事大和滋雄先生和夫人惠临盛会,以致贺意。刘德有等中日有关团体及知名人士发来贺电及贺信;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为这次会议提供了赞助。  相似文献   

19.
女性的挑战:选美活动可以休矣![日]山田典子黄育馥译[译者按]1993年12月14—17日,日本东京御茶水女子大学女性文化研究中心和东京德国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女性与传播工具”专题学术讨论会,大约100名来自德国和日本的学者和学生出席了讨论会(其中绝...  相似文献   

20.
日文研代表团访问北大1995年3月31日,以梅原猛先生为团长、安田喜宪先生为副团长的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代表团一行7人来北京大学访问,与北京大学副校长罗豪才、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王学珍等进行了学术交流。梅原猛先生为北大师生做了"日本传统与现代化"的专题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