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日本的银行不良资产与通货紧缩型经济萧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日本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20世纪最后10年,日本的经济增长经历了一个高涨之后向下曲折的过程,即在经历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泡沫经济所带来的高涨局面后,由于泡沫经济的破灭而陷入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萧条。首先是萧条的长期化和萧条原因的复杂化。日本的经济萧条持续了近10年,成为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萧条。日本各界普遍承认,萧条的超长期化表明它已不是单纯的周期性萧条,而是周期性因素、结构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合性萧条”。其次,经济萧条或下滑的直接成因都是有效需求不足。主要表现为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的萎缩,进而…  相似文献   

2.
自1992年日本经济的泡沫破灭后,便陷入了一场长达11年的经济萧条,泡沫崩溃造成银行不良债权过多,贷款迟滞,投资低下,家庭金融资产缩水,负的财富效应使消费需求下滑,从而出现价格下降与需求下降的螺旋式通货紧缩。据统计,日本经济在2 0 0 1年出现负增长,在2 0 0 2年只出现了1.6%  相似文献   

3.
日本保险事业是支撑日本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为日本战后经济的高速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日本人曾经十分自豪地声称日本的保险公司是最保险的,不会破产。然而,在亚洲的金融风暴袭击之下,在日本经济萧条持续的严峻形势下,在银行、证券公司倒闭的风潮中,到底日本的保险公司有无卷入的危险?本文拟对日本保险业发展的过程、现状进行探讨,并对其21世纪面临的新课题作一展望。一、日本保险业“固若金汤”的神话在泡沫经济中的破灭(一)泡沫经济崩溃后的长期经济不振80年代中后期,日本乘战后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东风,使各行各业…  相似文献   

4.
90年代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 《日本研究》2002,(2):6-11
90年代以来 ,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之中。政策当局曾用尽各种办法刺激景气回升 ,但收效甚微 ,经济至今未能摆脱萧条状态。导致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本文仅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一、经济低迷的现状  日本自 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以来 ,经济增长呈现出长期下滑的趋势。从 1 991年至2 0 0 0年的 1 0年 ,经济年均增长率仅为 1 .75% ,如果不是日本政府累计 1 0次动用财政手段刺激景气 ,而且“景气对策”总规模高达 1 3 6万亿日元 ,接近日本 GDP的 1 / 3 ,那么 ,就连这1 .75%增长率也许都达不到。因此 90年代的十…  相似文献   

5.
自1992年日本经济的泡沫破灭后,便陷入了一场长达11年的经济萧条,泡沫崩溃造成银行不良债权过多,贷款迟滞,投资低下,家庭金融资产缩水,负的财富效应使消费需求下滑,从而出现价格下降与需求下降的螺旋式通货紧缩。据统计,日本经济在2001年出现负增  相似文献   

6.
90年代日本经济困境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日本经济困境探源吉林大学国际经济系池元吉李晓田中景日本经济自1991年5月因“泡沫经济”破灭陷入衰退后,到1996年才开始出现好转,但其增长仍然很不稳定。历时如此之长的经济衰退和萧条,发生在战后曾以经济增长“优等生”著称的日本,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7.
平成萧条与日本经济走势傅春寰日本经济经过1987~1990年的“平成景气”之后,陷入了长期严重的萧条之中。被称作“平成萧条”的这次经济衰退是战后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对经济损害最严重的一次。那么,导致“平成萧条”的原因和特点是什么,日本经济今后的走势如何...  相似文献   

8.
刘瑞 《日本学刊》2007,(1):42-54
20世纪90年代末,为使日本经济摆脱长期萧条,日本银行实施了金融史上前所未有的超宽松货币政策——零利率政策和数量宽松政策。2006年,伴随日本经济复苏,数量宽松政策和零利率政策先后宣布解除。本文以IS-LM模型为理论工具,分析货币政策在日本经济走出长期萧条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利率功能复活后货币政策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9.
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特点、原因及前景长达3年之久的“平成危机”是战后日本最严重的经济萧条。“平成危机”的显著特点是:(1)多项主要经济指标跌至历史最低水平。如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度下降’1993年只增长了0.1%;工业生产持续下降,库存量上升;设备投资连续...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初期以来 ,日本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 ,可以说是掉进了“流动性陷阱”。本文拟从汇率角度对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的流动性陷阱及经济不景气现象提供一个解释。一、90年代日本的国内经济1 991— 1 992年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 ,股市和地价暴跌 ,日本经济从此长期不景气。地产市场和股市大幅缩水使日本金融机构积累了大量不良资产 ,金融体系受到极大损害 ,一些金融机构被迫倒闭或兼并 ;居民财富缩水导致消费支出下降 ;有效需求不足使企业削减投资支出 ,经济增长率降到了二战以后的最低点 ,到目前还没有走出萧条。在泡沫经济崩溃后 ,除了 1 99…  相似文献   

11.
马莉 《日本学刊》2002,(5):154-156
20世纪 90年代 ,日本经济一直处于萧条状态。日本经济为何长期低迷不振 ?是政策决策原因还是经济体制原因 ?这一问题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孙执中主编的《日本泡沫经济新论》(人民出版社 2 0 0 1年 7月版 ,以下简称《新论》) ,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 ,提出了新的见解。《新论》是国家社科基金的研究成果。该书针对性强 ,重点解决了两个问题 :其一 ,归纳了防止泡沫经济发生的措施 ;其二 ,总结了消除泡沫经济的途径。作者以 90年代日本经济萧条及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给全球带来的损失为例 ,对日本经济萧条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分析 ,得出…  相似文献   

12.
1992年泡沫经济崩溃之后,日本进入了被称为“失去的十年”的长期经济萧条之中。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很多,有一点可以肯定,即曾经在80年代具有很强竞争力的日本产业,特别是日本制造业长期不振是其重要原因。但是,日本制造业真的失去了曾经拥有的强大竞争  相似文献   

13.
张光 《日本学刊》2005,(2):53-66
错误的财政政策是导致日本在泡沫经济崩溃后陷入长期萧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泡沫经济崩溃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日本经济政策一直在凯恩斯主义的积极扩张财政和保守主义的紧缩财政之间反复徘徊,但终以后者占据上风。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不够,扩张和紧缩财政政策互相矛盾,及不计实际经济后果地贯彻紧缩财政政策,使日本错失了走出萧条获得持续增长的机会。2 0世纪90年代日本政治和经济意识形态的保守化,政治不稳定,领导集团执政能力的降低,是导致财政政策失误的政治因素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日本经历了泡沫经济的生成与破灭,并在其后开始了长期的经济衰退和低迷。以经济实力减弱为代表,日本的国家综合实力也发生了明显的下降。同样是在日美同盟的框架之下,近30年来日本的发展与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期间的发展相比成效截然不同。日美经济摩擦在80年代就已经趋于激烈化,反映了国家间利益的争夺。这是日本衰落的起因和重要的长期影响因素。新世纪以来国际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表明世界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美国实力的减弱预示着“美国治下的和平”将终结。近年来,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加速了世界大变局的进程并加剧了其深刻程度,同时进一步证实了日美同盟与世界发展格局变化的不相适应。日本国内外发展情况表明,日本的未来发展战略面临重大的挑战,增强战略能力和进行战略选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前,对待资产价格泡沫存在两种不同的政策观,一派主张政府不应该干预,另一派则主张政府干预。从资产价格波动期间的政策表现看,既有美联储的成功经验,也有日本央行失败的教训。美联储的成功经验就在于即使发现泡沫的存在,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刺破泡沫,而是在泡沫破灭后的经济萧条时期果断地采取救助政策。日本央行的失败教训则在于在股市与地产泡沫破灭以后,态度犹豫,行动迟缓,从而导致日本经济停滞与通货通缩。因此,我国政府在应对资产价格泡沫时的具体策略应该是不要主动采取政策刺破泡沫,而是应在泡沫破灭后及时调整政策以缓解其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相似文献   

16.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及其后危机处理的经历再次引人注目.1990年日本的资产泡沫崩溃后,股市和经济陷入长期低迷,90年代因此被称为"失去的十年".基于这一历史,一些人认为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可能会持续10年或更长时间.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由于此次各国政府出手快、国际协调有力,当前的金融危机肯定会比90年代日本的危机更快得到解决.上述观点孰是孰非?本文就日本90年代的经验教训,做一浅析.  相似文献   

17.
90年代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与政策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90年代初期泡沫景气崩溃之后 ,日本经济开始了长期的调整阶段 ,经济增长持续低迷 ,整个 90年代被称为“失去的十年”。1 特别是自 1997年以来 ,日本经济的停滞进一步深化 ,到目前为止 ,已出现了战后未曾有过的连续两年的负增长 ,消费、投资低迷、失业率提高 ,金融体制不稳和信用收缩 ,至今尚未能够实现真正的复苏。在进入新世纪之际 ,对过去十年日本经济发生的问题进行回顾和分析 ,对于认识日本经济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90年代的经济波动及其特点  自 80年代中后期到 90年代初 ,日本经济经历了长达 5 1个月的景气扩张期 ,被…  相似文献   

18.
始于1985年9月的日元狂升、美元猛跌的浪潮,曾使日本经济陷入了所谓“日元升值下的萧条”,出现了战后第二次严重的衰退。但是,从1987年开始,经济出现了好转,不仅克服了“日元升值下的萧条”,而且进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分析日本经济由“日元升值下的萧条”转入“日元升值下的繁荣”的原因,除了日本经济自身的韧力及日元升值所带来的积极作用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便是日本政府和企业所实行的经济结构调整措施及它所引起的一系列经济效益。目前,这种结构调整仍在进行,并出现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的经济衰退与1994年展望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李龙云一1993年,在“泡沫经济”破灭的影响和新一轮日元升值的冲击下,日本经济出现了战后最深刻和最严重的衰退局面。自1991年以来一直呈下滑态势的日本经济,1993年度将出现负增...  相似文献   

20.
当前日本经济回升的特点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经济在渡过 1 997— 1 998年度“战后最严重的萧条”后 ,于 1 999年度第一季度开始显现回升势头 ,迄今这一回升势头已持续了约 2 0个月。与以往历次经济回升过程相比 ,此次回升显现出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特点 ,且这些新特点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乃至决定着未来日本经济能否持续回升的前景。关于此次日本经济回升的前景 ,日本政府和民间研究机构多持乐观态度 ,而事实上有多种重要因素直接对日本经济回升形成障碍。一、回升前的严重萧条  当前日本经济的回升过程是在 1 997年度开始的经济萧条于 1 999年初跌至谷底后开始形成的 ,此后在回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