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关于新时期史学与现实关系讨论的回顾与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四个方面总结了新时期史学界有关史学与现实关系讨论的四个方面的内容:一、史学是否要面向现实及史学服务于现实的特点;二、史学的价值和功能的构成及“古为今用”;三、如何认识史学的社会价值与学术价值及其关系;四、基础史学与应用史学。  相似文献   

2.
论教育史学的人文价值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彰显教育史学的人文价值是应对当前教育史学发展困境的必然选择.在教师教育方面,教育史学应对教师教育具有重要的人文启示;在普通教育方面,教育史学应为理解与解释教育提供人文维度及历史理性,应有助于揭示教育的属人性及人性界面;在社会发展方面,教育史学应加强教育历史的社会影响研究,关注人类命运,增进各民族的相互理解与尊重,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教育史学的人文价值必须以教育史学工作者知性、悟性以及善性三方面的人文素养作保证,只有融合了人文价值的教育史学才能生机勃发,活力无限.  相似文献   

3.
史学的功能问题是史学理论研究的永恒课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史学如何适应这种时代的变化,我国史学理论界开始了对史学功能的具体讨论。学者们主要就史学功能的分类、史学的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关系、历史科学的特点和史学功能的特殊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华史学文化圈是以中华史学为核心,涵括中国及相邻政权史学的“文化板块”,根源于中华史学文化的悠久传统和长久影响力。从商周至20世纪,历经孕育、形成、繁盛、转型的中华史学文化圈,既有史学观念、史书修撰及制度建设上的同频共振,又有融合族群特色的传承与创新,呈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史学文化风貌。区域内史学文化的长期交流,形成了中华史学文化圈成熟稳固的体系,并以求真务实的一贯理念、和谐会通的精神品质、宁邦固本的价值追求作为文化底蕴的坚实支撑。顺应时代和形势发展的需求,中华史学文化圈在密切区域关系、化解异质文化矛盾、增进史学文化板块相互间的吸引方面,必将彰显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史学不是孤立对社会之外而独立存在的,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正确地认识、估价史学的社会价值是发展、完善历史科学,充分发挥史学社会价值的前提。本文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史学社会价值的存在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价值,这是它产生、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这种价值可分为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两种,学术价值对科学本身的发生、发展、完善有其重要作用。社会价值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进步作用和积极影响。历史科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亦应具有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国史学名著导读》课程性质及其在历史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讲授此课程,首先从经史关系的角度确定其内容的前后次第;其次,根据历代史学名著的史学价值、现实价值以及课程讲授者的熟悉程度,对教学内容加以谨慎地取舍;最后,采取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即用科学方法探求事物的真相、本质和发展规律等。史学研究的价值在哪里?以笔者之见,史学研究的价值就在于创新。创新。主要是指研究题目的创新、研究内容的  相似文献   

8.
佛学对中国科学史学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佛学为科学史学提供宝贵的史料;佛学蕴含着科学史学的新主题;佛学对当代中国科学史学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等。佛学不但可以为科学史学提供独特视角,而且在科学史研究中介入佛学视角,也会促进世人对佛学、佛教,尤其是它们与科学关系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上,唐代史学批评显示出多种样式和不同的风格,有唐太宗对十八家晋史那样激烈的批评,也有刘知幾《史通》那样系统而全面的批评,还有散见于杂史、笔记中的批评。杂史、笔记中的史学批评,包含着作者们的史学意识与史学批评意识,以至于鲜明的追求信史的目标。其批评的对象,有关于史家言行、史书价值方面者,是谓史学批评之常态;也有关于学术门类、史学流变、学风转换者,则显示出史学批评的深入和特点。综而观之,唐代杂史、笔记中的史学批评呈现出极为活跃的面貌。  相似文献   

10.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奠基人李大钊,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历史的含义、历史认识主体的作用、历史学的性质以及历史研究的价值等史学理论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哲学的反思,提出了一系列极富创见的史学思想,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做出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11.
董仲舒上《天人三策》的时间是治西汉思想史的一大关键。但由于原始史料的局限,这一时间问题的考证久未定论,争论至今主要有建元元年说和元光元年说两种观点。文章以《天人三策》的自身内容为主要依据,参考其他史料,对此问题进行考证,分别指出了建元元年说和元光元年说的纰漏,并经过认真求证,提出了董仲舒上《天人三策》的时间当在元光五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西晋灭亡后,在江南建国的东晋王朝上下产生了一股强烈的历史反省思潮。在此环境中,东晋政治文化生活中的核心人物虽然皆出身于门阀士族,但却形成了有别于前代名士政治的两大特征,即对事功的重新重视和个人才能的文武合一。随着名士文化的发展,在士族文人中又逐渐产生出另一重文化人生,同时对名士政治的价值理性不断地进行消蚀。  相似文献   

13.
史学新观点对于史学研究的吸纳与历史教材的更新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学术界和教材编写中关于地理大发现原因的“土耳其人阻断商路”说这一谬论长期得不到纠正,既反映了学术界对新观点吸纳的冷漠性,也反映出我国历史教材在对史学新观点吸纳过程中的滞后性,这种现象应当得到尽可能的纠正。  相似文献   

14.
疯癫叙事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长篇小说创作中一道引人注目的景观。作为“有意味的形式”,它们传达出新中国前四十年文学所不曾有过的历史意识,这些历史意识包括历史形态与叙述姿态的开放,将历史作为一种审美修辞对象消费。具体而言,即对历史形态的重新认识、自我置疑的历史叙述姿态、寻求历史认同和重建历史话语意义。将90年代长篇小说疯癫叙事所传达的这套历史意识,放置到中国当代文学历史意识流变的坐标轴上,可以清楚地看出,这种历史意识是在认识到过去文学叙事的局限的基础上,对其做出的有限度的反拨与超越。  相似文献   

15.
民族历史记忆是民族历史发展的必要条件;历史重构不仅是保持民族历史记忆的基本方式,而且也是实现历史记忆价值的主要途径;历史记忆建构通过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实现价值重构,因此应以发展的视角去认识民族历史记忆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深刻变化的历史条件下,党究竟如何执政才能应对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江泽民文选》再现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的基本思路,据此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理论观点,进而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完整准确地把握这个基本思路,对于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更好地提高执政能力、完成执政使命、巩固执政地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清代铸币量的增加使币材供需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开发国内矿产资源满足市场需求,滇铜、黔铅的开发随之而起,成为清代矿业兴盛的主要表现。探讨黔铅兴起的原因与背景有助于理解清代矿业盛衰的历史动因与社会环境,以及清代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开发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8.
《大唐西游记》的创作者抛弃传统历史纪录片照本宣科的讲述方式,拨开历史的迷雾,独家解读玄奘传奇的一生当中众多不为人知的秘密。13岁的少年玄奘为什么能够破格剃度?西行路上,玄奘为什么在唐朝西部边关凉州域逗留了一个多月?纪录片创作者在讲述传奇故事的过程中不时停下脚步,以历史探索考的视角重新审视故事当中的神种细节。对于具有争议的历史谜团,纪录片创作者或出其不意地链接看似无关的历史事件,或多方举证古今中外的专家观点,或从史书的点滴记载里寻找新的论据,一部具有独特美学意蕴的历史纪录片由此形成。  相似文献   

19.
对西部历史文化名城时空特征和文化特色分析表明,西部34座名城都有其独特历史文化内涵,而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环境特色则是创造这些特色的基础和制约条件。随着西部大开发带来的社会经济进步以及由此引发的西部人文和自然环境变化,西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工作应当调整思路,树立整体、系统的保护开发观,建立由5个层次构成的完整的保护开发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制度性成因略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城乡贫富差距问题是自然因素、历史因素、政策因素、体制因素等综合诱因所引致的客观结果。对这些结构性成因进行全面而理性的分析与探讨,有助于探寻我国城乡贫富差距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可从多个维度寻求因应城乡贫富差距过大的政府控制模式与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