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谣言不再局限于特定人群、特定时空、特定范围的传播,其传播速度与影响范围呈几何级数增长。降低网络谣言的危害,必须努力把握其形成机理及其传导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强化网络舆情分析研判,保障民生需求,维护群众利益;坚持信息透明原则,及时公布准确信息;提高政府的公信度;加快培养微博意见领袖。媒体应该自觉承担清除网络谣言的责任与义务;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的谣言免疫力,从而构建起应对网络谣言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网络作为开放的公共领域已经成为人们讨论和传播公共事件的重要平台。为了保护正常的言论自由,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法律应当对传播不实言论的网络谣言现象予以治理。从加强网络谣言治理效果的角度看,应当完善相关法制,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立法,从严责罚制造和传播网络谣言的相关主体。同时,治理网络谣言应当从根本着手,要切实消除滋生谣言的社会条件,给普通网民提供甄别一般网络信息与不实网络言论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网络公共事件的舆情并非事件在网络上的简单映射,其掺杂了与社会背景因素相关的情绪、倾向和立场。在网络公共事件的形成和爆发阶段,其构成是"事件+社会背景+网络";在网络公共事件形成爆发之后,政府的应对、当事者的行为表现等因素又会被网络聚焦,这时其舆情构成是"事件+社会背景+过程性助推因素+网络"。网络公共事件的舆情失真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事件的特殊性与社会问题的普遍性、资讯的泛滥与诉求的堵塞、"体制性迟钝"与社会情绪的敏感、"搞定管控"思维与"搞大扩散"意识、操弄"真相"与制造谣言,这些相对的因素要么重合叠加,要么反向撕裂,造成舆情的失真与变异。网络公共事件的舆情治理是一个去除连带因素、打破风险发作的连锁反应的过程。就事论事,还原真相,还原是非,是平息事件、释放风险的唯一可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网络公共领域不仅是虚拟社会的载体,而且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进一步发展,互联网逐渐沦为利益表达、情感宣泄、谣言传播的平台。在不断嬗变的网络信息时代,单一的防控路径难以应对实践中网络谣言治理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其规制效果不明显,甚至有侵犯公民权利之虞。在网络公共秩序现实化治理的新常态下,网络谣言逐渐进入公众视野。通过对网络谣言情势介评及传播、扩散之路径的全面分析,多维度构筑了与其适配的防范与治理体系,以实现网络谣言治理的多措并举。  相似文献   

5.
网络媒体已经成为突发性公共事件谣言传播的主要工具。本文从模式的内涵出发,构建了突发性群体事件谣言的网络传播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谣言传播给群体事件带来的质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微博的异军突起,在突发事件的传播中,微博成为推动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然而,也应该看到,一些地方政府缺乏对新兴媒体传播规律的了解,导致在应对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上出现缺位。同时,微博也成了谣言滋生、扩散的重灾区",网络水军""网络推手"恶意炒作和左右网络舆论、操纵网络民意,形成"网络暴力",将公共事件进一步变成社会行动,直接危及社会稳定。为此,应从刚性维稳向韧性维稳转变,重视政府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建立更加科学的干部复出机制;推进传统媒体与微博的互动;加快培养微博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网络的影响力日益强大,很多事件在网络放大效应的作用下,由个别事件上升为公共事件。当有关事件的信息在网络上传播时,负面信息往往会产生超乎寻常的传播效果,这种现象与20世纪早期的传播效果理论"魔弹论"不谋而合。以"李刚门"事件为代表的网络热点事件,在传播过程中的负面信息呈现出"魔弹"效应,折射出公众对政府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信息公开的渴求与期待。  相似文献   

8.
危机传播管理中的新闻发布具有不确定性、不可控性、高关注性和非常规性等特征,具有其它新闻事件新闻发布达不到的强大社会影响力.新闻发言人在危机传播管理中及时、准确、全面、权威地发布信息,有助于公众了解真相,避免相信传言和谣言,进而拥护、支持和配合政府处置危机;有益于媒体在危机事件和公众间发挥正确的桥梁作用,避免恶意炒作,进而站在政府和危机真相的一边引导舆论;有利于政府驾驭舆论,稳定局势,避免危机事件还没有妥善处置,又冒出新的“传播危机”,进而迅速、妥善地处置危机.本文从功能、原则、策略、步骤四个维度,对危机传播管理中的新闻发布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虚拟世界的现实力量——盘点2007年四大网络事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俊卫 《云梦学刊》2008,29(5):145-147
2007年被称为中国的"公共事件年",从最牛钉子户事件,到厦门PX事件,到山西黑砖窑事件,再到华南虎事件,公众舆论由下至上对公共政策产生影响,其意义远远超过了事件本身,这其中网络起到关键乃至决定性的作用.直指现实问题、公众热议评判、推动事件进程成为2007年网络主流,公众从典型事件出发使公共利益问题由网络空间进入现实生活并摆到政府的桌面.  相似文献   

10.
网络谣言是网络时代一种复杂的谣言现象,它具有"模糊性"的社会事实特征、"感染性"的社会心理特征、"集体性"的社会行动特征以及"工具性"的社会功能特征。社会管控思维把这些多层面相上的复杂特性片面化为"虚假性""盲信性""非理性"和"风险性"。长效治理就是要辩证审视网络谣言的悖论特性,在找回其"现实性""盲疑性""诉求性"以及"机会性"的基础上,实现信息公开,加强社会建设;重构社会信任,提升政府与媒体的公信力;展开公民教育,提高公众的理性行动能力;构建社会安全阀,增强社会结构承受冲突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