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斐 《南都学坛》2010,30(1):79-84
《唐僧弘秀集》除日本江户刻本为3卷外,我国历代著录、版刻皆10卷。南宋书棚本为后世一切版本之祖本。明黄鲁曾刻本与书棚本文字接近。沈春泽在常熟时先据何季穆藏抄本刻成秋雪堂本,后将版片携至白门校改后重印。毛晋刻本底本或为秋雪堂本。毛?在其父毛晋刻本的基础上,参校宋本重刻。四库本即源于毛?刻本。另有香港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藏明刻本,上海图书馆、静嘉堂文库藏抄本,日本国会藏江户刻本传世。  相似文献   

2.
《南都学坛》2017,(5):41-46
宋本王维集,主要有蜀刻本《王摩诘文集》与建昌本《王右丞文集》两种,前者刻印于北宋中晚期之际,后者则板梓于南宋。建昌本又称麻沙本,其原刻为日本静嘉堂文库所收藏。建昌本之影抄本《王右丞文集》与蜀刻本《王摩诘文集》,现均藏于国家图书馆。这两种宋本王维集,既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从现存最早之宋刊本王维集而言,宋蜀刻本较之建昌本更具有版本学价值。然而值得指出的是,自从元刊《须溪先生校本唐王右丞集》以建昌本(1)(系统)为底本并问世后,明清两朝的各种王维集本,亦无不如此,其中,最具有典型性者,即为赵殿成的《王右丞集笺注》。赵注不仅将只有十卷诗文的王维集随意扩展为二十五卷,而且还因未见到宋蜀刻本《王摩诘文集》,而使其笺注留下了许多方面的遗憾。所以,以宋蜀刻本《王摩诘文集》为底本,对王维集进行一次全现整理,也就势在必然。  相似文献   

3.
《绿野仙踪》版本分抄本和刻本两个系统,抄本一百回,刻本八十回。刻本晚于抄本。刻本是以现存之两种百回抄本中的俄亥俄大学图书馆藏本为底本删改而成的。作者李百川敢于在书中讥刺当朝皇帝,具有无畏的勇气和反封建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本文详细地探讨了王洙、王琪本《杜工部集》行世后其版本的流传情况。该文并通过比较续古逸丛书影宋本《杜工部集》之配本毛钞部分与文献记载中的王洙原刻本二者在诗歌数量上的不合之处,认为毛氏抄本系据南宋绍兴以后翻刻本影钞,从而对毛自云所据为王洙原刻本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5.
<南北史续世说>是南宋李垕所撰的一部"世说体"小说,其内容均取材于唐代李延寿的<南史>、<北史>.李垕病逝后,此书可能被刊印,同时又以抄本的形式存在,但流传均不广.这种局面直至俞本出现后才得以改观.此书现存有茶梦斋抄本、明万历三十七年俞安期翏翏阁重修本、日本天保三年刻本、竹书堂抄本共四个版本.其中,俞本与荼本分属不同的版本系统,竹本则可能是根据源于荼本的抄本抄写的,日本天保三年刻本则是据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所藏俞安期翏翏阁重印本翻刻而来.  相似文献   

6.
谢枋得所撰《注解唐诗绝句》是一部评注著作,见解独到,其评点方法为后世提供了良好的范例。其宋本已佚,国内现存两种明刊本。此书四库未收,清本有清同治二年望三益斋刊本、宛委别藏本、清光绪八年《谢叠山先生评注四种合刻》本。此书在日本广为流传,写本及刻本颇多,国内现存的民国胡光国重刊本据日本弘化丁未长满连刻本重刊,奉天学务公所铅印版《唐诗绝句注解》底本为日本吉田勿来明治戊申刻本。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科院文研所《中国文学史》宋代部分第一节《宋代文学的承先启后》中引宋初诗人滕白的诗 :“稻穗登场谷满车 ,家家鸡犬更桑麻。”《全宋诗》也将此诗收入滕白名下 ,诗题为《七绝三首》 ,其共同根据为南宋陈景沂的《全芳备祖》一书。笔者近日翻阅《全宋诗》《杨万里集》 ,发现这三首绝句均为杨作 ,陈景沂收入《全芳备祖》时 ,误漏作者姓名 ,以至于错归后收在滕白名下。现将此二诗录下并略述浅见 :《田家乐》 :“稻穗堆场谷满车 ,家家鸡犬更桑麻。漫栽木槿成篱落 ,已得清阴又得花。” (《全宋诗》卷二三页 2 6 4 2 1)《圩田二首》 :…  相似文献   

8.
现藏日本足利学校的宋明州本五臣-李善注《文选》,是国内不传的南宋早期刻本,也是现知最早的《文选》完帙刻本。《文选》刻本中李善注系统、本善-五臣注系统均有通告本问世,现在迫切需要的就是五臣-李善注版本。此中秀州本已不传,翻刻本以明州本时间最早,明州本又以足利藏本为最早、最善,无一叶补版,1962年被定为"日本国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影印该本,正补《文选》研究之急需。本文梳理了《文选》版刻、注释与流传中的历史文化变迁,并讨论了足利藏明州本的重要版本价值。  相似文献   

9.
《桃花扇》问世之初,主要以抄本形式广泛流传。康熙间介安堂刻本是《桃花扇》现存刊刻年代最早的刻本,也是其后所有刻本的祖本,刻印精良。《古本戏曲丛刊》和《续修四库全书》所收录的《桃花扇》的底本,是国家图书馆所藏的康熙间两函八册本,但该本存在很多缺陷和错误。《桃花扇》最晚近的刻本是刘世珩(1874-1926)在清末民初主持、组织刻印的暖红室《汇刻传剧》本,并先后进行了多次校刻。  相似文献   

10.
《儒林外史》就回目说,共有四种不同的本子。(一)五十一回抄本。吴敬梓的朋友程晋芳约写于1770——1771年的《文木先生传》有云:“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五十卷,穷极文士情态,人争传写之。”杨钟羲在其所著的《雪桥诗话》里,也有同样的记载。这种五十回的传抄本,至今未发现。(二)五十六回刻本。1803年卧闲草堂刊本,这种刊本是迄今能见到的最早的刻本。经校刊断定,这是以后《儒林外史》各种刻本的祖本。(三)六十回石印本。光绪年间,东武惜红生序本(即增补齐省堂本)。所增四回,叙沈琼枝与宋为富婚后生活。这四回诚如鲁迅先生指斥的“事既不论,语复猥陋”。所表现的  相似文献   

11.
赵执信是清初诗坛六家之一,他晚年删订的诗集身后由其后人刊刻为《饴山诗集》二十卷(含《诗馀》一卷),此种刻本是200多年来人们阅读赵执信诗作的通行版本。讷斋抄本《秋谷诗集》四卷,是新近发现的赵执信诗集抄本。四卷抄本中全部收录了刻本中第一卷《并门集》、第二卷《闲斋集》、第三卷《还山集上》和第五卷《还山集下》的192首诗作,此外,抄本中还有59首诗为刻本所不存。显然,抄本中保存的这些未刊诗被赵执信晚年删订诗集时舍弃。抄本中所保存的诗作是赵执信青年时期的作品,其中的未刊之作对研究赵执信生平、交游和文学思想具有重要价值,故将其整理刊布。  相似文献   

12.
日本国庋藏《寒山诗集》闻知录──《寒山诗集》版本研究之四陈耀东寒山子诗集在日本庋藏、刊印甚丰,源远流长,自宋迄今,据初步的、不完全的统计。庋藏、旧抄、景印。翻刻、译释、选注等即达数十种之多。其中宋、元刻本多种,堪为希世之秘,弥足珍贵,具有极大的文献价...  相似文献   

13.
吕温是中唐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颇有成就的文学家。吕温文集十卷,为其卒后刘禹锡所编定,后残缺。今所传本,一为常熟冯舒本,题《吕衡州集》,《四库全书》据以著录;一为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述古堂影绛云楼宋抄本,题《唐吕和叔文集》,《四部丛刊》据以影印;一为道光年间秦恩复校刻本,题《吕衡州文集》,有《粤雅堂丛书》本,商  相似文献   

14.
佚名《避难纪略》,《太平天国史料专辑》据苏州市博物馆藏抄本排印,为太平天国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作者姓名其实不佚,著于《太平天国资料目录》: 避难纪略曾含章撰,抄本一册,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藏。本书撰者经历不可考,记咸丰间太平军在常熟活动情形,与诸书互有异同。近代史所藏《避难纪略》,有光纸扁格稿抄,刘厚祜抄写校字,较为晚出。笔者因参与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续编》编辑工作之便,得见近代著名学者罗福颐先生遗藏《避难纪略》一卷,卷末有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常熟人杨以时写的跋。翻  相似文献   

15.
藏于俄国、编号为TK316,藏于内蒙古、编号为F6:W 36的黑水城汉文刻本残页,均系南宋朱熹所编纂的《资治通鉴纲目》。两件藏品只具纲目,不附后人《发明》、《书法》、《集览》等内容,保存了早期《资治通鉴纲目》的原貌。两件藏品版本特征极为相似,但纸质不同,当属不同版本或者同一版本的不同印刷。根据避讳情况判断,其中TK316应当是南宋刻本。  相似文献   

16.
《全芳备祖》是南宋一部专门辑录植物资料的类书,因保存了较多他书及本集已佚的诗词作品,遂成为后世历代重要的辑佚工具书,具有较为重要的史料价值。但该书存在着较大的文献疏失,其所辑录的诗词作品错谬讹漏较多,署名方式混乱,诗句重出以及漏刻作者的情况屡见不鲜。最为严重的是有130余处误题作者,其中既有明显地恶意混淆是非,也有不负责任地以讹传讹。这些文献疏失使其文献价值大打折扣,也严重影响了后人判断作品的真正归属,因此使用该书辑佚时尤当审慎。  相似文献   

17.
南宋初期诗人周紫芝的诗文集《太仓米集》七十卷,在流传中多有残缺、脱略,考察南京图书馆藏八千卷楼丁丙跋影宋抄本可补今人整理本《全宋诗.周紫芝集》之不足,有重要的校勘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谈南宋绍兴辛巳建阳陈八郎刻本五臣注《文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台湾中央图书馆藏南宋绍兴辛巳建阳陈八郎刻本五臣注<文选>作了新探讨,揭示了此书是五代蜀相毋昭裔刻五臣本的较忠实翻刻本,具有唐写本及日本古抄本的一些特征,文献价值至高.并揭示了书中抄配部分当出于清末蒋凤藻收藏时以六臣注赣州本系统之本抄配,实无价值,未可与原刻等观.  相似文献   

19.
《世说新语》的版本情况较为复杂,唐以前版本今皆不存。现存最早的版本为日本明治十年(1877年)在京都东寺库中发现的唐写本残卷。北宋《世说新语》流传较广,版本众多。其中,经晏殊整理过的晏氏本,被认为是现行三卷通行本的祖本。大约至南宋时,《世说新语》始有刻本,现在所知的南宋刻本为宋绍兴八年的董弅刻本,宋淳熙十五年的陆游刻本,宋淳熙十六年的湘中刻本等三种。逮至明朝,《世说新语》大盛,各种版本繁多混杂。影响最大的有两种,一为王世贞刊印的《世说新语补》系列,一为袁褧刊印的嘉趣堂刻本。清代,《世说新语》所刊本基本上沿袭了前朝,…  相似文献   

20.
从《红楼梦》春草堂藏本的抄写款式等外部特征出发,发现春草堂藏抄本特征契合于嘉庆十六年东观阁本,并通过考辨两者之间存在三十几例"异文"完全重合的事实,论证春草堂藏抄本当系东观阁本刻本一系;廓清春草堂藏本并非源于某一种脂本,也不属于程甲、乙本。同时,通过异文比勘发现庚辰等脂本并非近于程高本,而是更近于东观阁本。即东观阁本系列与脂本有着更亲缘的嬗递关系。否证了所谓春草堂藏本"这个本子的底本也有可能是程甲、乙本和脂本系统之外的本子,很有可能是一个在程甲本、程乙本之前就出现的一百二十回抄本"之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