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毛泽东与文章学》一书的价值和意义在于①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新颖角度——从世界3看毛泽东;②以一种宏观的理论视野,建构毛泽东的文章学理论体系;③把毛泽东的文章思想放在中西方文化两大参照系下,凸现了毛泽东文章的光彩及毛泽东文章思想的历史地位。该书也有某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陆学界在毛泽东研究领域中提出了“毛泽东晚期思想”的概念,原本应是单纯的思想史分期作法,却引起不少反对的看法,也冲击了对“毛泽东思想”的界定。单纯的思想史分期产生如此困扰的根由在于对“毛泽东思想”理论上的界定不完备。大陆学界对“毛泽东晚期思想”有两项争议:(1)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毛泽东晚期思想”的上限究竟应定在何时;(2)“毛泽东晚期思想”概念的适用性问题,就后一个争议而言,赞同运用“毛泽东晚期思想”概念对毛泽东本人的思想作阶段性的研究。这个概念的提出,有助于探讨中国共产党建政后毛泽东本人思想转变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郝贵生 《中华魂》2013,(9):20-21
《人民日报》今年2月28日一整版刊登梁衡同志的文章《文章大家毛泽东》,笔者读后感到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其用大量事实无可辩驳地概括了毛泽东一生著作和文章的思想与气势、说理与用典、讽刺与幽默、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毛泽东个人思想历史发展的时候,学术界先后提出和使用了“毛泽东早期思想”、“毛泽东晚期思想”的概念。笔者认为,还应该提出和使用“毛泽东中期思想”的概念。现就提出和使用“毛泽东中期思想”概念的必要性,毛泽东中期思想的时间上限和下限,毛泽东中期思想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等问题作一探析,不妥之处望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5.
“实践”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成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倡导的“改变世界”的哲学的重要概念保证。因此,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概念的正确理解与准确掌握,在毛泽东哲学思想纳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进程中是极为重要的,是其基本的认识论保证与重要环节。但是,通过分析毛泽东的实践思想则可以看到,“实践”概念在毛泽东那里并不是一开始就已确立,而是经历了由“运动”“调查研究”与“社会实践”的历史沿革,通过澄清这一点并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可以进一步认清毛泽东实践思想是如何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从而最终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融为一体,发展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相似文献   

6.
曾祥芹是一个文章学家。他倡议要创建独立的文章学,并为此不懈地从“读写双快原理”和“阅读学”两方面进行研究。但文章学还没有获得独立,其原因是:1.文章学的自身建设存在问题;2.一些人,包括文章学研究者和语文教师,都缺乏文章学的观念。此外,它也没有得到有关权力部门的支持。因此,文章学研究虽然取得了成绩,但还有遗憾。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四化建设事业的推进,文章写作作为一种信息传递,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为了充分发挥文章写作的效益,近年来,经由专家、学者的倡导,并亲自撰文论述、探讨,“文章学”的研究也提到了日程,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这对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写作理论素养和书而表达能力,智力资源的开发,无疑,将会有一个极大的促进。但,究竟什么是文章学,对于它的科学概念认识却不尽完全一致。有的研究者说:“文章学应当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因为文章是组成篇章的书面语言。”有的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把一个人说过的话用作他的两句诗,仅有孔子独享此等殊荣。毛泽东学文化是从读孔子书开始的。孔子的有些思想,如重视学习的思想、“敏于行”的思想,毛泽东坚持了一辈子;孔子的有些思想,如君民关系思想、中庸思想,毛泽东是有取有舍的;孔子的有些思想,如轻视劳动的思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思想,毛泽东批判了一辈子。  相似文献   

9.
浅谈毛泽东的文章本原观贾占清文章的本原是个古老的命题,历代文章学家几乎都把它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认真地探索研究。就笔者目力所及,我国传统文章本原观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属南朝梁代刘勰的“原道”说。他在《文心雕龙》的“原道”篇中,提出了文章源于“道”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民众的大联合”思想来源于毛泽东早期的重要代表作《民众的大联合》。它是青年毛泽东在五四爱国运动热潮的感召下,以“宣传最新思潮为主旨”来回应社会召唤的一篇时政文章。从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来寻找毛泽东早期“民众的大联合”的思想来源,有助于对毛泽东早期“民众的大联合”思想的发展脉络有一个更加完整、准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的文章雅洁、简明、深刻、生动,既符合传统的文章规范要求,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在他的文章中,几乎调动了尽可能多的修辞手段为其表达思想服务,尤其“引语”的大量运用,使他的文章既通俗易懂,又深刻精辟;既幽默风趣,又博雅深赡。毛泽东使用“引语”出神入化,充分体现了他善于提高语言表达力和感染力的卓越的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尽管“文革”中及90年代初出现的毛泽东“热”现象表现不同、导向不同,但广大中国人民发自内心对毛泽东热爱的真挚感情始终是两次“热”现象的主流,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文章提出今后对毛泽东及其思想的认识应更理性化、科学化,应在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去探讨毛泽东及其思想,因而要重视和加强对中国人民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类的现实误区──《大文章概念论》之一朱广贤文章,作为整个写作活动终端的物化形态──精神产品,其分类问题,应该说是一个古老而疲惫的话题。浩如烟海的中国文章,其“门”、其“类”、其“体”、其“式”等“形式”上的归属称谓,经过文章自身的沧桑演变和历代...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的文章观是对文章的一个总看法,它包括什么是文章,文章的写作目的是什么,文章的内容如何能写好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无论在理论上,实践上,都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研究、探讨毛泽东同志的文章观,对我们的写作理论、写作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源于现实,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什么是文章,古今中外都有不同的看法。《礼记·乐记》说:“诗,言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就是把诗歌、舞蹈看做本源于“心”。有人认为文章“都是意象的客观化,都是世界观之外臆造的世界。”这是唯心主义的看法。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15.
在费正清学术兴趣及理论框架中,毛泽东善于从政治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服务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其核心特征是用农民阶级代替产业工人成为革命主角,循序渐进地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土壤的理论纲领。费正清对毛泽东及其思想的创造性“误读”,为后来西方学界关于“毛主义”概念的生成,提供了一种前瞻性知识图景。费正清从“总体性”意义上对毛泽东研究所作的顶层设计,以及从多重视角出发展开的多维度探讨和概括,深度勾画了毛泽东的思想肖像,为海外毛泽东研究转向学术研究和创新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准备。  相似文献   

16.
试说毛泽东与文章修改汪金科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伟大诗人,单是在文章个性修改方面,也有精辟的论述和光辉的实践,并产生了巨大的指导作用。本文就说点学习的初步体会。一、毛泽东文章修改的哲学观关于文章何以修改的道理,古人今人多有论述,不过,其中有...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类的历史批判——《大文章概念论》之二朱广贤当我们从《文章分类的现实误区》(1)里走出之后,继而面对的讨论课题就应该是文章分类的新体系——“两门八类分”的确立了。但是我们知道,文章分类从来都是一种历史的结果,倘不追溯“历史”,我们便无法面对“现实...  相似文献   

18.
“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样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281页)如果学了语法理论知识,既不能指导写作,也不会用以分析文章,“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那就毫无意义了。  相似文献   

19.
文风与文章风格是关系极为密切,但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文风和文章风格的认识不尽相同,往往有很大差别,甚至混淆不清。本文想就什么是文风和文章风格及它们之间的差别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文风”一词见于《文心雕龙》的《风骨》篇。原文是:“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一作清)焉。”大意是说,如果文章的语言准确、清楚,那么文章就能很好地说明事理;如果文章的思想高尚、纯真,那么文章就表达了作者的情志。这里把“文骨”与“文风”相对来谈,指的是事理与情志,与我们今天所通用的文风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20.
延安时期是毛泽东首次对“文化”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和全面阐发的重要时段,标志着毛泽东唯物史观的成熟和完善。延安时期毛泽东“文化”概念有三个方面的核心要义:一是文化具有独立性,作为思想上层建筑,文化有其自身生成发展规律;二是文化内涵丰富,意识形态是其核心内容;三是文化作为社会形态的组成部分,与经济、政治有着重要的辩证关系。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形成确立的“文化”概念有其特定的现实逻辑、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以及中国革命实践的推进和新民主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