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 在历史上,企业的管理组织是怎样产生的?在一次次产业革命浪潮的冲击下,企业的管理组织经历过哪些深刻变革?特别是将要到来的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还会对现行的企业管理组织带来哪些巨大的影响?探讨和弄清这些问题,无论对于管理理论,还是对于管理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打算着重探讨一下过去的工业革命和即将到来的新技术革命给企业的管理组织已经带来和将要带来的深刻变革。(一)以往的工业革命给管理组织带来的深刻变革第一次世界工业革命,时间发生在十八世纪中期到十九世纪后期,但从生产力发展的量  相似文献   

2.
2001年,中国加入WTO已经成为定局。“入世”进一步把中国推到开放的前缘,使中国面临一个全新的经济社会环境,必将对中国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政府机构改革,也必将由于“入世”带来的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深受影响。因此,研究中国“入世”对政府机构改革的积极作用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第一、优化环境。是指通过“入世”把中国进一步推进到国际大家庭里面,使中国能够更加开放,更加理智地面对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和挑战。现在还有许多国人在相对闭塞的环  相似文献   

3.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改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速政府信息化建设 ,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 ,是一种世界性潮流 ,也是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政府管理的必然趋势。电子政务的实施 ,对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带来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影响 :降低政府管理成本 ,提高对内外资源的利用效率 ;使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得到充分的应用 ;推动政府管理现代化 ;变革政府组织决策方式 ;使行政系统建立在外界的互动基础上等等。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由传统政府职能向现代政府的管理服务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信息时代,信息技术革命给社会带来深刻变化的同时,也对当前政府治理模式提出了全新挑战。网络治理是不同于电子政府的一种全新模式,网络治理主张的透明、效率、民主、回应等理念与政府治理的内涵存在天然的契合点。但目前网络治理仍然存在着许多困境,政府应着重从优化网络安全环境,加强信息法规建设;消除信息资源的不平衡,打造民主化治理的政府;提升公务员运用网络科技水平,保障网络治理顺利进行等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世纪转换之际,我国政府已正式确立了以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为两大战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方略。其中,以谋求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国际社会所公认的全新的发展观和价值观,自然涉及到人类精神与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对教育这种维系人类文明延续和发展的最基本途径具有直接和深刻的影响,进而对当代教育昭示了蕴含着重大变革要求的新内容和新思维。  相似文献   

6.
与新技术革命带来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革相适应,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必须对传统的经营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经营方式、经营策略、组织结构以及一些传统的管理思想进行重大变革。同时,新技术革命也为这种变革提供了可能性。从当前发达国家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来看,当代企业管理已经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革命与全球化、市场化的时代潮流相结合,推动当代政府的变革。当代政府职能的发散表现在向超国家组织和地方政府转移,更表现在向非营利组织和民营组织转移。信息技术推动了这种发散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工具。信息时代的政府变革总体上表现为分散化趋势,但也有集中化,同时政府内部结构也发生调整。目前信息技术还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对政府变革的影响具有间接性、有限性、滞后性、渐进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化政府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发展的必要性,它的出现给政府管理改革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与冲击。我国电子化政府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基础差、信息发布及利用率低、行政模式滞后、法律不健全、技术人员匮乏等问题,为了推动我国电子化政府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大投入、建立统一的政务平台、改革行政模式、制定法律、培养专业人才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政府上网给政府管理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9年国家信息部门正式启动政府上网工程。政府上网不仅触及技术 ,更触及了一种以信息为标识的崭新的管理方式甚至生存方式 ,它所要构建的“电子政府”,在为政府管理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带来许多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就政府上网将给政府管理带来的机遇、问题及对策等加以探讨 ,以便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上网策略 ,变挑战为政府改革的动力 ,促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10.
电子政府以公民服务为中心,可通过政府信息和服务平等的配置使得公民获得广泛的参政机会,开辟了一种新的政府治理模式。综合运用引证法、例证法、比较分析法等,以期从政治哲学角度阐明其与政府善治及政治民主的理论契合——能够实现政府信息及服务的平等配置,这不仅需要政府责任感的增强及相应硬件设备的提供,而且需要克服诸如数字鸿沟等现实障碍。此外,新时期电子政府的发展带来的政治影响正在日益显现,对加快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及政治变革产生了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与传统管制型政府截然不同,服务型政府将"公共服务"作为其职能设计的核心。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指手划脚的管制者,而应逐渐成为平易近人、脚踏实地的服务者。服务型政府具有市场经济、公民本位、公共服务、高效行政等特点。我国服务型政府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代表制思想、新公共管理理论、群众路线理论、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等为其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行政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知识经济和信息革命以及国外重塑政府运动的影响等构成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实动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政务逐渐取代传统政务,移动政务凭借其在针对性、响应速度、覆盖率和可及性方面的优势逐渐超越了传统电子政务.随着3G的发展和"无线城市"计划的提出,3G手机作为核心的移动终端,将在"无线城市"和移动政务的建设中大展拳脚.届时,3G手机在移动政务中的应用也将推动政府公共管理模式和政府信息发布模式的创新,推动信息化的、无线的、高效的、透明的、互动型和服务型的新型政府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徐智环 《齐鲁学刊》2004,(5):106-109
农村人力资本流动是农村人力资本为谋取自身利润最大化的一种市场化投资行为。由于政府具有强制性、垄断性和规模经济的优势,因而不管在农村人力资本流动的有效需求上,还是有效供给上,政府都发挥着积极的促动作用。但由于转型期的体制性缺陷,也会出现较大的消极性这样的负作用,呈现二重相悖作用的特征。为了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的流动,必须克服政府在这方面的消极作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的转轨推动着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要求政府的行政发展.行政发展不是政府的某一方面的变革,而是以现代行政价值为导向的系统化、综合性的发展,这种发展可以表述为政府转型.政府转型是从以往的传统化的国家取向型的政府转向社会取向型政府,其实质和目标为建立现代政府制度.  相似文献   

15.
政府信息控制与政治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东 《齐鲁学刊》2007,3(1):144-147
政府信息是重要的社会资源,政府必须对其掌握的大量的信息资源进行适度控制。对信息过度控制,将导致信息短缺,民众政治参与性较差,政治稳定脆弱。当代中国,对政府信息实行适度控制必须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完成中国社会转型,实现政治稳定的必然选择。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来加强政治稳定,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6.
廉价政府思想是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一文中提出的,其核心要义就是以低廉的政府成本投入产生优良的政府治理绩效,即要把人民的政府构建为精干、廉洁和高效的无产阶级政府,我国构建节约型政府正是对马克思这一思想的继承。事实证明当前我国过高的行政成本已经越来越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不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行政效能的期待。因此,重温马克思关于廉价政府理论,对于推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加快廉价政府和节约型政府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管理改革30年呈现出一个过程三个阶段的特点。从总体上看,行政管理改革是一个连续的、既相互衔接又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个连续的过程中,不同的时期行政管理改革的重点又有不同,形成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行政管理改革旨在突破政治、经济一体化的中央高度集权的体制束缚,重点是"简政放权";第二阶段行政管理改革是为了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第三阶段行政管理改革是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重点是推进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变。中国30年行政管理改革,始终秉承一个目的、应对三个挑战,体现了一个方向和双重使命。一个方向是要实现政府管理从管制到服务的现代转型,建设服务型政府;双重使命表现为:行政管理改革既是一场管理革命,又是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公民关系、国内治理与全球治理关系的深刻调整。  相似文献   

18.
周积明  胡曦 《学术月刊》2012,(2):140-147
清末十年,革命派、立宪派与清政府三大势力角逐于中国政治舞台。革命派与立宪派相互冲突抵牾,又从革命与立宪两个方面左右夹击清政府。清政府欲避免革命,则不得不立宪,遂与立宪派有相呼应之势。但清政府之立宪,昧于大势,反应迟钝,且力图在政治变革中最大限度地维护既得利益,立宪派于失望中日益分化、倒戈,清政府成为制造革命党的大工场。在此格局中,每一方的动作,都对其他两方造成影响,三方形成冲突与博弈的复杂关系。大致说来,革命党的每一激烈举措,必然推动立宪主义向前推进一步。而凡是清政府对于立宪消极应付,立宪主义遇阻,革命主义则必然前进一步。最后打破三方博弈格局,使历史天平倒向革命一方的,既不是革命风潮,也不是立宪派,而是清政府自身。辛亥年(1911年)爆发的"武昌起义",不过是易千年之帝制以共和的历史因果长链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而"辛亥革命"一词中的"革命"二字,也应从"改革"、"变革"的含义上去理解更为贴切。  相似文献   

19.
论分权理念在政府人力资源开发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传统人事行政管理体制下政府权力运作过于集中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现代政府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应积极转变不合时宜的集权范式,适度分权,从而促进政府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使用和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为此有必要坚持分权理念,在政府人力资源开发中充分运用分权理念的主要原则、环节和方式。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具有标志性的意义.然而,相较于辛亥革命的轰轰烈烈和军阀混战的惊心动魄,这一仅存在了92天的政府由于自身的脆弱性和过渡性而被人们忽视了.就外交而言,学者们也往往习惯性地将其称作是近代化的开端,或以“和平外交”之言概之,而甚少围绕具体事件进行详细地分析.这也使人们相对地忽视了政权交替之际、内忧外患之间政局的复杂性和代表意义.在纪念中国共和政体百年之际,本文围绕新出版的《南京临时政府遗存珍档》中关于泗水事件的新史料,通过对事件本身的完整呈现,积极探讨南京临时政府在处理事件中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技巧、外交行为与现实的矛盾,并通过此种分析来揭示中国近代外交与民初政局以及国际政治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