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现代社会的竞争加剧,组织不断进行变革,组织结构也逐渐趋于扁平化,组织公民行为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逐渐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角色外行为,由一系列非正式的个体的与组织之间行为构成。本研究主要从组织公民行为的内涵、理论基础、影响因素(个体因素、情境因素)几个方向的对现有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知识型员工时代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效率的影响日益明显,高组织公民行为成为现代管理探究的热点。员工的个体因素与组织中的一些管理要素是预测员工组织公民行为高低的有效指标,管理者可从招聘、培训、绩效评价、薪酬管理以及组织文化建设等角度入手提高组织员工的公民行为。  相似文献   

3.
邓红  李明德 《天府新论》2007,(Z1):124-125
凝聚力作为组织团队的一个重要特性,是一个内涵较丰富且多维的的概念,而团队成员整体上表现出来的组织公民行为对团队凝聚力则有较强的正面导向强化的作用。因此,探讨分析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成员满意度及团队凝聚力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简称OCB)系指组织成员自发性表现出超越组织正式角色要求的行为,这些行为并非工作规范所明订,组织成员可自行选择表现与否,但这些行为整体而言有助于组织绩效。面对当前金融环境的快速变化,信用合作社从业人员除了应遵守明文规范的管理措施之外,更应表现超越工作规范,且有益于组织的行为,亦即组织公民行为,才能有助提升服务质量,增进组织绩效。本研究运用文献探索法,阐述组织公民行为之意涵,探讨信用合作社从业人员应表现的组织公民行为,并对于如何塑造组织公民行为的环境提出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数字经济时代,员工主动性、适应性和变革性的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的创新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为探究中国情境下包容型领导对员工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对361份有效问卷进行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包容型领导有助于激发员工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该过程受到员工组织认同的部分中介作用,且组织创新氛围在包容型领导与员工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因此,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应重视在组织中营造开放自主氛围、尊重个体的差异化、认可员工的价值,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组织事务、包容错误,加强与员工的互动,提高情感投资等,帮助员工对管理者及组织产生认同感和信任感,激发员工的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基于双过程模型和资源保存理论,构建不合规任务与新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理论模型,揭示消极情绪和工作目标进展的中介作用以及主管支持的调节作用。通过对315份有效问卷数据的检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了新员工的主动性人格后,不合规任务对于新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仍有显著负向影响;工作目标进展中介了不合规任务与新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但消极情绪对组织公民行为的负面作用未得到验证。此外,主管支持削弱了不合规任务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丰富了不合规任务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为新员工社会化管理实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8.
在控制变量人口统计学的影响下,角色压力源的角色冲突、角色模糊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控制变量人口统计学和角色压力源的影响下,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乐观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随着角色超载程度的逐渐提高,个体的韧性程度越高,其组织公民行为表现下降的程度越低;而个体的韧性程度越低,其组织公民行为表现下降的程度越高。适当增加员工的角色冲突水平和角色模糊水平;开发员工心理资本,引导员工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通过增加心理资本,消减角色压力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资源保存理论,通过分阶段的方式收集在职人员样本,研究了组织公民行为与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机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组织公民行为与工作家庭冲突为正相关关系;自我损耗在组织公民行为与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对工作家庭冲突有正向影响;个体的边界控制感调节自我损耗对工作家庭冲突的正向影响,即当员工的边界控制感增强时,自我损耗对工作家庭冲突的正向影响减弱。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证研究方法,运用spss12.0对在KPI绩效考核制度和非KPI绩效考核制度下的员工组织公民行为表现意愿进行测量和分析。探究在重量化、分工的KPI绩效考评制度下,对企业员工组织公民行为表现维度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KPI绩效考核制度下的员工在主动维护和谐的组织人际关系意愿上表现消极,助人维度的组织公民行为表现少。  相似文献   

11.
12.
大学生“村官”已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群体,这一群体能否有效地发挥作用,其关键在于大学生“村官”是否能够真正投身农村建设从而激发出积极的工作行为.现有相关研究中,大多学者关注制度政策对工作行为绩效的影响,忽视了个体心理认知层面.关于大学生“村官”的研究必须深入到此群体本身的心理过程,本研究从认同构建过程角度出发,分析并构建了身份认同与自我效能感对其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激发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认同感会提高其自我效能感,从而更有助于产生组织公民行为.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师感知的组织支持与给予高校组织类似回报的情感体验关系在实践中表现为心理契约决定下的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从社会交换理论来看,这一过程的实现机理为:积极心理契约的形成强化了高校教师的"组织成员"角色,形成"用组织的身份来定义自己"的观念,进而产生具有"角色外"特征的组织公民行为,即高校教师心理契约在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下促生了其组织公民行为.基于来自9所大学的570份样本的检验结果证实了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组织认同、组织公民行为三者间关系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4.
族群态度的研究一直是社会心理学中极为重要的课题之一,伴随着内隐社会认知在理论和方法上的进展,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视角探讨族群态度是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介绍了内隐、外显族群态度的形成、发展、二者的关系及其族群态度调节方面的相关研究,并指出了未来我国族群态度研究的意义与方向.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7,(3):227-234
组织公民行为是指员工基于个体主动性原则表现出的不被组织正式考核体系直接承认的非工作角色内的一类行为。伴随着离职率增加、工作满意度下降、工作-家庭冲突、公民压力、公民疲劳、不道德行为以及资源浪费等方面的阴暗面逐渐显现,组织公民行为阴暗面效应具体表现在个体生理方面的公民疲劳、心理上的公民压力、个体工作绩效和职业生涯结果以及工作、家庭两者的冲突等方面。角色压力冲突、道德心理许可以及资源保存和配置等理论几乎都是围绕着组织公民行为对个体和组织的消极结果方面,而忽视了造成这些负面效应的影响因素。加深和拓展对组织公民行为阴暗面的消极前因的相关研究,有助于管理者了解这类行为产生阴暗面的原因,并采用合适的,更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来解决组织公民行为造成的阴暗面效应。  相似文献   

16.
内隐自尊作为内隐社会认知领域的一部分,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本文对近十年来国内外有关内隐自尊研究的进展进行了介绍和概括,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内隐自尊作为内隐社会认知领域的一部分,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本文对近十年来国内外有关内隐自尊研究的进展进行了介绍和概括,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7,(3):235-244
内隐追随(IFTs)是追随力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话题,目前对其内容结构的探讨仍十分缺乏。通过三个相互关联的研究,文章探究了中国组织情境下IFTs的内容和结构,并开发了相应的测量工具。结果发现:IFTs由工作能力强、工作态度好和好公民三个一阶因子组成,三个一阶因子可以汇聚为一个更高阶的因子;所开发的测量工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区分效度以及内部一致性信度。这些发现有助于深化理解IFTs的文化特异性和稳定性,为在中国情境下开展IFTs的研究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19.
农户心理契约、农户对龙头企业信任与农户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本文以231位江西省农户为样本,检验了农户心理契约、龙头企业信任与农户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农户心理契约对农户组织公民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对龙头企业的信任在两者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理论研究关注的焦点,也是企业管理实践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基于企业员工视角,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切入点,将国内某大型制造企业的239名员工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能够对员工感知组织支持以及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员工感知组织支持在这一关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也就是说,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重点,企业必须实施具有社会责任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重视员工的利益需求和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