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藏传佛教教派(三)噶举派噶举派是藏传佛教各教派中传承最为繁杂的支派之一。早期,噶举派有两大传承系统,一是“塔布噶举”系统,一是“香巴噶举”系统,后一系统(即香巴噶举系统)由琼波南交巴创立。该派在香地方广建寺院,招收门徒,积极宏扬密法,后一度得到很大发...  相似文献   

2.
藏传佛教噶举派形成於公元十一世纪,最初只有两大传承。一个是以克珠琼波奈觉巴开始的香巴噶举。另一个是玛尔巴之再传弟子塔布拉杰所创始的塔布噶举。这两派传承虽然同原於印度的噶举派,但是到十五世纪时香巴噶举已经衰落,而塔布噶举则发展成四大八小的庞杂支系。其中噶玛噶举,蔡巴噶举、帕主噶举、跋绒噶举四派是塔布拉杰直接师传的,故称四大支、而其中的帕主噶举在1354年开始取代萨迦派掌握西藏地方政权达两个多世纪,成为西藏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大教派。其创始人帕木主巴多吉杰布  相似文献   

3.
主巴噶举是塔波噶举八小派之一,是由帕珠@多吉杰布之徒孙藏巴嘉热@益希多吉所创建.该教派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实证苦修,其徒众之多、分布之广是其他教派难以相比的.后形成中主巴、下主巴和上主巴等中心.主巴噶举除学修噶举派共同殊胜密法"大手印"、"那若六法"等外,还要学修"八大导引"、"六种一味"等不共密法.  相似文献   

4.
嘎玛噶举派是藏传佛教中的一支重要教派。这个教派形成至今已有800多年。在历史上,这个教派对藏传佛教的形成和发展有过重要建树。它在密切西藏地方和元、明中央政权的关系,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稳定西藏、特别是康区的社会局面,都作出过巨大贡献。嘎玛寺与嘎玛噶举应该是什么关系?难松钦巴建的是嘎玛寺还是拉顶寺?嘎玛寺究竟在哪里,建于何时?弄清这些问题,对搞清嘎玛噶举派的形成和发展,评价其历史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在这几个问题上,长期以来众说纷坛,甚至有以讹传讹之势。笔者长期在昌都地区工作,曾有幸数次去…  相似文献   

5.
觉囊教派起源于域摩弥觉多吉。其生卒年不详,大约是生活在公元十二世纪初叶北宋时期。此人原系一在家的瑜伽行者,后出家,改名为召巴吉波,曾向多人学“时轮金刚法”和“密集”等法。后修法获得证悟,悟解了后被觉囊派奉为其教义核心的“他空”之义,并著书阐述,创立了“他空”的见解。域摩弥觉多吉的五传弟子衮邦突结尊追(1243—1313)在今西藏日喀则西拉孜县东北建立了觉摩囊寺,简称觉囊寺,这一教派即因此而得其派名。到衮邦突结尊追的再传弟子笃补巴喜饶坚赞,该派才兴盛起来。  相似文献   

6.
还格吉 《民族学刊》2012,3(5):84-87,96
本文通过爬梳帝师日巴及其门徒的主要事迹,阐述了在囊谦王室的大力支持下,巴隆噶举派在玉树境内一度成为诸派之尊,并由此传播于世.但是,白利王的焚寺事件,使该派在玉树乃至其它藏区的发展势头渐显缓慢,从此在囊谦王室的政教关系层面,开始了与珠巴噶举派轮回更替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7.
叶治中 《西藏研究》2004,17(1):35-38
藏传佛教各宗派都极为推崇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应成派的见解,但在具体的理解上,各教派又有所不同.文章分析了格鲁派和噶举派在"见"上的不同和相同之处.认为噶举派以心性论为基础是为了便于传教,以一种藏族人的思维来解释佛教的理论;而格鲁派的出现则阻止了继续密教化,重新维护了中观应成派在佛教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觉囊派是藏传佛教史上一个特殊的教派,主张"他空见",在佛教思想方面与藏传佛教其他教派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本文在研究觉囊派教法"他空见"的基础上,对该派与其他教派之间在见解方面的差别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觉囊派在藏传佛教史上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觉囊派他空思想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觉囊派是我国藏传佛教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教派,它的正式形成是以十三世纪末叶觉囊寺的建成为标志,但渊源可以追溯到十二世纪初的域莫·弥觉多杰。如果把十七世纪后半期作为觉囊派在西藏绝传的时间计算,觉囊派在西藏的历史有五百余年。其间曾出现过两次兴盛时期,从第一次开始向外传播,传到与西藏毗邻的川青两省藏区,形成了以中壤塘寺为中心的觉囊派寺院集团。至今这两个地区仍有党囊派寺院三、四十所,分别分布在四川的阿坝、马尔康、壤塘三县和青海果洛州的班玛、甘德、久治三县,在当地拥有一定的势力。觉囊派对佛教“性空”义的解释和所采取的修炼方法与藏传佛教其他各派不同,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觉沃介氏世系史》等相关藏文文献为基础,结合实地考察资料,对夏鲁寺的创建与早期经营、元代介氏与萨迦昆氏家族联姻、元朝中央与萨迦地方政权对夏鲁寺的赏赐与格外礼遇、夏鲁万户对夏鲁寺的四次维修扩建、夏鲁寺学修及其教法传承等问题加以阐述;文章认为,通过夏鲁万户长扎巴坚赞父子对夏鲁寺进行大规模扩建修缮,夏鲁寺元代汉藏合璧建筑与多元风格壁画的修造与绘制,佛学大师布顿·仁钦珠建立讲经院、创立教派、设计壁画内容等一系列举措,为夏鲁寺宗教、文化、艺术的繁荣奠定基础。同时,夏鲁寺寺院建筑风格的形成、佛教文化弘传的特点、寺院管理机制的成型,也反映出西藏地方与包括祖国内地在内各地、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