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她这样爱我     
《北方人》2007,(12)
小时候,我一直羡慕其他的孩子,因为他们的母亲都爱他们,可是我的母亲不爱我。记忆中,母亲那张脸始终是冷漠的,因为冷漠,我从来都分辨不出母亲是不是美丽。还有母亲的声音,也从未有过温情,永远都是严厉苛刻的,而且眼神犀利。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唠叨     
《老友》2014,(8)
正母亲爱唠叨,并不是因为年纪大了,她年轻时就爱唠叨。母亲为我们做的事,因为唠叨,常常抵消了她的功劳。小时候,她为我做了一双新布鞋,我穿上后很合适,心里对她充满了感激。可是因为我在外面玩时不小心让布鞋沾满了泥巴,母亲见了,先是大发雷霆骂了我一顿,然后就唠唠叨叨:"玩,玩,整天就知道玩,干脆不要穿鞋,省得我每天为你洗衣刷鞋……"她这一骂一唠叨,我穿新鞋的感觉、对她的感激全没了,还平白对她生出许多埋怨。父亲生病在床,母亲一直照顾得很周全。可是母亲  相似文献   

3.
我是家里的长子、长孙,从小受长辈们的特别关爱,尤其是母亲的。小时候我身体很瘦弱,虽然家里挺困难,但母亲还是时常东省西俭地节约下钱给我买鱼补充营养。我爱  相似文献   

4.
汤小小 《今日南国》2014,(12):33-33
那天,母亲指着电视上的飞机说:“你小时候说,长大了,要为我买一架飞机,让我想怎么飞就怎么飞。” “我小时候说过这么豪情万丈的话?我怎么不记得了!”我怀疑母亲忽悠人,那么久的事儿,她怎么可能还记着?  相似文献   

5.
为母亲找乐     
沧桑洗礼,曾经受尽苦难的母亲一年比一年老了。为了使母亲的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我变着法儿地逗母亲乐。20年前父亲去世,我怕母亲生活寂寞,就给她买了一台高灵敏度的袖珍收音机。从此,这台收音机便成了母亲日夜不离的伴侣。她不仅爱听戏,爱听评书连播,而母亲90岁生日那天,我这个65岁的儿子为她老人家南腔北调地唱了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为且还爱听新闻联播。每当我回到家里看望她时,她就和我聊新闻,话社会。老人家知道的天下大事还挺多的呢。只是因为耳背,有些话听不清楚,和我交谈时,不免张冠李戴。譬如,前几年她常把美国总统“克…  相似文献   

6.
母亲打来电话,说高速路占用土地的赔偿款下来了,15万多元。我有些奇怪,母亲像说别人家事儿似的淡淡的语气,但我还是抑不住的兴奋。小时候,家里就靠几亩薄田生  相似文献   

7.
亲情:铭记着父亲的养育之恩——母亲是心目中的第一大恩人——把二哥视作恩人胡适在虚龄五岁之前,同父亲胡传共同生活两年多。当时似懂非懂,故而影响不深。即便如此,也铭记着父亲的养育之恩。他在《四十自述》中追忆道:“我小时候也很得我父亲钟爱,不满三岁时,他就把教我母亲的红方块字教我认。”“我念的第一部书是我父亲自己编的一部四言韵文,叫做《学为人师》,他亲笔抄写了给我的。这部书说的是做人的道理。”其中有这样几句:“古之学者,察于人伦。因亲及亲,九族克敦;因爱推爱,万物同仁。能尽其爱,斯为圣人。”这部书,胡…  相似文献   

8.
正比尔·盖茨的母亲说过一句话:"两个民族的竞争说穿了是两位母亲的竞争。"我认同这句话,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既有先天植入,也有后天渗透,可以说是贯穿孩子身上的每一个细胞。我母亲刘效坤祖籍浙江绍兴,她的父亲是北京知名中医刘润甫。我母亲个性突出,我小时候睡前她给我讲故事,那故事是她原创的,就一个故事,给我讲了几年。故事  相似文献   

9.
小时候,常常贪玩,母亲要我和她一块儿做饭,我从来不做,老是拿着一本《窗外》翻看,欺负她不识字,说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没完成。这样,一直到了中学,住了校,也就错过了跟母亲学做饭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父爱无声     
我小时候,父亲常常出差。生活在母亲和姥姥温柔呵护下的我,便习惯了被人高捧在掌心的溺爱。对我而言,爱就是呵护,就是温馨,就是不变的甜蜜和幸福。而由于与父亲见面的时间不多,我几乎不知道父亲对我究竟是什么感觉,  相似文献   

11.
想吃玉米粥     
小时候,我家人口多,粮食总是不够吃,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一家七口人住的是几间昏暗的茅草房,有一次我因为生病,躺在床上几天不能动弹。见我面色蜡黄,母亲用一只青瓷花碗,盛了半碗玉米粥送到我的床前。可我却对那只青瓷花碗看都不看,做梦一样不停呢喃:"米饭,我要吃大米饭!"那个饥饿年代,哪能天天总有大米饭呢?如果能吃上一顿米饭,就是奢侈了。记得有一次,为吃半碗油炒饭,我还挨过父亲的打。那晚,母亲从生产队放夜工刚到家,父亲将仅有的半碗油炒饭递到母亲面前。  相似文献   

12.
合欢树     
《北方人》2007,(5)
10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比我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  相似文献   

13.
小时候,眼泪像一根刺,流在我眼里,痛在母亲心里。还记得,我只要一流出眼泪来,准能换得母亲手中高举的糖果;难过的时候,只要流出眼泪来,便可享受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次次哭泣,一次次感受母爱。  相似文献   

14.
母亲鞋     
《老友》2003,(11)
小时候,我冻脚的毛病让母亲操碎了心。深秋刚刚来临,母亲便忙里偷闲,从衣柜里找出一些布料边角和白花花的棉絮,在雨天或是灯下开始一针一线地为我做棉鞋。可初冬还没过几天,我的脚依旧与往年一样被冻得像两个大  相似文献   

15.
寄娘     
无锡老家传来消息,说我的寄娘去世。尽管寄娘已80多岁高龄,但我对她的去世依然感到十分难受,非常怀念这位几次改变我人生轨迹的农村妇女。我小时候体弱多病。3岁那年我生了一场大病,当时家中乱作一团:奶奶责怪母亲没有照顾好我,母亲只知道哭泣,父亲到处求医问药,姑姑到离家二三  相似文献   

16.
读书对我来说是头等大事,从记事起我就与书有缘。母亲曾经说我,小时候就痴迷读书。躺着读书、坐着读书、站着读书,一书在手,万物皆可无。岁月久远,我不知道母亲所言可属实,但我现在是爱读书的,家中也唯有书多。《小窗幽记》中道:"万事皆易满足,惟读书终身无尽;人何不以不知足一念加之书?"第一眼看到这段话就心生欢喜。  相似文献   

17.
我和老公都是南方人,自然,大米就成了家中的主食。也许是小时候母亲惯出的坏习惯,我爱吃米,却不爱吃白米,不爱吃枯燥无味的米。小时候,母亲做得一手花样的大米食品,更纵容了我对米的挑剔。  相似文献   

18.
小时候家里日子过得紧,我们兄弟五人的衣服、鞋子全是母亲一针一线亲手缝制的。有一年腊月二十左右,我脚上的鞋破得实在没法穿了。母亲说:“先穿新鞋吧,反正离过年也没有几天了。”我高高兴兴地穿上新鞋,去找小伙伴在一盘石磨上玩拍球。  相似文献   

19.
风筝     
天下的母亲都爱操心,我妈妈是天下母亲中最爱操心的.在她眼里,儿女全是还没孵出蛋壳的鸡,她必须永远孵着我们. 小时候,姐姐上小学了,她最惧怕的是毛毛虫和图画课.她画出的人全有着一副极可怕的嘴脸,图画老师只能摇头,叹息也叹息不出了.有一次,她有点不舒服,可是有一项家庭作业却没有完成.那是一幅画,要画一个苹果.她好为难,哭了.妈妈说:“我来帮你画.”吃过晚饭,妈妈拿来姐姐的蜡笔和画纸,在灯下铺张开来.  相似文献   

20.
孝心无价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