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咄咄逼人的人口危机,的确为生存空间造成极大的压力然而,它更重要的是为我国人民——从各级领导到每个公民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压力。计划生育的宣传,当然要向人民、向未婚和已婚的青年、向青年们的长辈、向各行各业、群众团体、区县街道的管理者们发出危险的信号,晓之以带有威胁严重性的数字变幻,但同时也就产生了副作用——加重了人口激增造成的严重氛围  相似文献   

2.
各社会体制的主要特点在于,这些社会体制同人们及其各种团体和组织的自觉的和目标明确的活动相联系.各社会体制在自己的演变进程中日趋复杂,具有越来越完备的形式.新的环节产生了(如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的国家);旧的环节被改造(如某些道德规范变成法律规范,或者相反).马克思曾经写道,有机体制"向总体的发展过程就在于: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或者把自己还缺乏的器官从社会中创造出来.有机体制在历史上就是这样向总体发展的".在社会体制的一定发展阶段产生政治体  相似文献   

3.
“政治体制”这一概念在我国至今尚未出现一个权威性的定义。本文仅对此作一简单介绍 ,并阐述个人之见 ,同时介绍日本学术界对战后日本政治体制的研究 ,此举或许能对我们理解“政治体制”的内涵有所帮助。希望诸位同行给予批评指正并提出各自高见。一、“政治体制”概念的内涵何谓“政治体制”,这在我国存在着较大的混乱 ,尚未出现权威性的或公认的定义。例如 1 982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简明社会科学词典》写道 :“政治制度 :亦称‘政治体制’,通常是指有关政体的制度。”1 98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政治学常见名词浅释》写道 :“政治制…  相似文献   

4.
梁严冰  刘蓉 《唐都学刊》2001,17(3):65-67
鸦片战争爆发,中国人从梦中被惊醒。由此,中国开始了艰难而曲折的近代化历程,特别是其中关于政治体制近代化道路的探索更为复杂。文章就20世纪初清末“新政”中的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简要论述,认为其历史意义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5.
“政治体制”作为政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正在引起我国理论界的重视。本文就“政治体制”概念的若干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以求教于国内同行。一首先谈谈探讨政治体制概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问题。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急需进行这类问题的研究。“体制”一词,在我国虽然古已有之,建国以后的五十年代,也曾在党的文献上出现过“工业管理体制”、“商业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6.
在准备和举行苏共党的第19次全国代表会议的条件下,在整个社会主义世界,都提出和讨论了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问题。无论这种讨论采取了什么样的形式,它的主要意思都是这样的:社会主义各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不能充分地体现真正的人民政权的实质,不能在必要的程度上保证本国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不能保证革命性变革所带来的民主改造不可逆转。因  相似文献   

7.
七月七日,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起召开了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讨论会。与会者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迫切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上层建筑的相适应。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政治体制中阻碍生产力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不相适应的地方愈发严重和明显,政治体制不改,必将要窒息生产力的发展。(2)政治体制自身发展的必然性。任何一种政体不可能一经产生就是十分完善的,也不是一次外科手术式的大变革就能使之健全的,它是一种运动发展的过程。(3)政治体制内部各部分结构相互不协调、不适应,要求改革。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官僚  相似文献   

8.
如何确定推动政治体制发生重大变化的革命动力?显然,政治主动性这个概念具体全面地反映了这种活动的政治含义。从狭义上说,政治主动性是指具有历史性和历史意义的作用以及具有浓厚政治愿望的活动。它能提出社会发展的新界限和新战略,吸引全社会各阶级和各阶层为实现目标而奋斗。用苏联的政治语言来比喻,可以说,是政治主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路,是邓小平改革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由浅入深,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路也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目前,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因此,认真学习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路,对于搞好当前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多党制问题,近年来成为学者们特别注意的对象。不仅法学家,而且还有史学家和社会学家,都在研究这个问题的不同方面。这个问题之所以有其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既是因为社会主义国家本身在发展,也是因为有必要更详细地规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的战略和战术。  相似文献   

11.
杨卓冀 《日本学刊》2002,(3):153-157
“日本模式”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乃至发达国家学习的典范 ,历来为人们所推崇。然而 ,自从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直至现在 ,日本经济一直在低谷徘徊 ,这是否意味着“日本模式”的破产 ?如果是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局面 ?是政治的或经济的原因 ,还是地理的或文化的原因 ?如果不是 ,那么应当怎样解释日本经济的现状 ?怎样评价日本经济的改革 ?日本经济的出路在何方 ?由于涉及的领域太多太杂 ,对于上述问题 ,各个学术领域见仁见智。即使在同一学术领域 ,意见也不尽相同。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 ,无论日本经济、“日本模式”甚至日本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刘绍春 《社科纵横》2006,21(9):15-18
本文在对中西各国政治体制进行比较观察的基础上,指出中西各国政治体制具有多样性的特点,都是一种“历史生成”,都处于“基本适应,问题不少”的状态,中国不能照搬西方政治体制的模式,应理直气壮地坚持和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也要大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3.
“政治体制”这一概念,是将系统论的分析方法运用于现代政治研究的产物,它已为人们普遍接受和使用,但其确切含义众说不一,尚无定论可恃。依笔者之管见,所谓政治体制,是指阶级阶层(首先是统治阶级)、公民等政治主体,通过国家机器、政党、社团(或压力集团)等政治设施,利用法律、政治原则等政治规范和特定的政治文化,实现其价值、利益乃至战略的系统及其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学者中间对苏联政治体度流行着一种看法:认为苏联政治体制是由列宁和斯大林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列宁在世时这个体制已经形成,斯大林执政后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这种看法把事情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了。笔者主要是结合列宁和斯大林在政治方面所起的作用,大致考察一下苏联政治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最后据此对列宁时期政治体制和斯大林时期政治体制之间关系问题讲点意见。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现代政治发展的进程越来越清楚地显示,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政治发展的状况如何,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政治发展中,政治制度,或者政治体制的发展是重要的一环。对发展中国家来讲,政治发展最重要的任务有两方面:一是全力推进经济发展,二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全力推进政治发展。在这两者之中,重点是推进经济发展。因为历史发展表明:发展中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对于发达国家的政治形式,可以说都尝试过了,但是鲜有成功的例子,其主要的症结就在于发展中国家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来保证一定的政治形式稳定地存在并运转,因而,经济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宏凯 《学术交流》2003,42(11):16-20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政治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是政治制度创新,建立有效运行的政治体制,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有效运行的政治体制应包括先进的思想观念;权力的协调、制约、监督机制和行为的激励机制;社会的安全与稳定等。  相似文献   

17.
王刚 《学习与探索》2001,23(3):72-76
劳动的复杂存在,知识的增长,服务活动层出不穷的展现和扩大,已使劳动从一元走向多元.无产阶级剥夺剥夺者的任务实现之后资本已与劳动从对立走向合作,这是现代经济的一大特征.劳动收入积累形成价值,是劳动价值论的继续.要素分配论不是劳动价值论的否定,只是在肯定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对其他生产要素给予了肯定.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劳动和自然界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劳动形成的资本收入将超过劳动收入无产者成为有产者,这是社会的巨大进步,是劳动从必然向自由的跨越.  相似文献   

18.
物质新探     
近代哲学的诞生,使得广义的经验论成了各种哲学的基础。标志是,它们都承认:实践经验是认识的出发点和知识的唯一泉源。但仅此而已。再前进一步就导致了经验论的大分裂。经验主体与经验客体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大论争持续了三百多年,许多有名的哲学家如洛克、休谟、贝克莱、马赫、狄德罗、列宁、罗素等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在某种意义下,这个问题还没有最后解决。 我不敢对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奢望,但本文力图对各家解决问题的方法做一考察,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对物质这个范畴的一种新的理解。 [一]经验对象在被感知的当下是真实  相似文献   

19.
龚娜 《社科纵横》2013,(3):116-118
在近代日本政治体制下,皇权的重要基础就是天皇可以集中垄断高度的政治、军事情报。天皇通过"内奏"与"御下问"的形式,实现天皇与内阁意志的统一;通过大本营和御前会议,实现统帅权一元化,协调陆海军,指导战争;通过发布战争诏敕、表扬有功军人,使政府和统帅部所采取的政策和行动得到天皇的承认而合法化,并带有权威性,迫使国民无条件地支持,并从精神上推进战争进程。  相似文献   

20.
行政主导模式是目前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的最大特点.本文在梳理行政主导模式确认历程和背后原因的基础上,从历史、法律和政治三个角度对行政主导模式的具体内容和问题进行审视,对行政主导体制下特首沦为弱势的情形和原因做出分析,指出应该坚持并发展行政主导模式,化解行政主导与弱势特首之间的张力,助力解决香港的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