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居民构成变动频繁复杂是湖南古代史的一个重要特点。湖南古代居民变迁可以分为“苗越归楚”、“蛮族演化和北人入湘”、“赣人入湘及湘人西迁”三个阶段。湖南古代居民变迁的这种阶段性特征有利于我们去寻求、理解湖南古代居民变迁的各种因素及其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湖南最早的日报──《湘报》《湘报》是湖南最早的日报,创办于1898年3月,是由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发起筹办的,“专以开风气、拓见闻为主”。其经费来源,一部分靠社会集资,另一部分经湖南巡抚陈宝箴批准,由省行补贴,报纸发行后,零售只收工本费,受到市民欢迎。...  相似文献   

3.
“湘学”是指在湖南地区产生和传承并对湖南地区发生了影响的以哲学为核心的学术思想。“湘学”与“湖湘学”以及“湖湘文化”有区别。湘学概念的范围上限应断自周敦颐,而其下限则应确定在清末民初,内容包括濂溪学、湖湘学、船山学以及近代湘学。  相似文献   

4.
随着 “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和湖南“文化强省”战略建设步伐的加快,湖南省来华留学生教育也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如何发挥湖湘文化在来湘留学生汉语教育中的作用,打造“留学湖南”这一金字招牌,是新时代湖南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文章首先阐释湖湘文化元素融入来湘留学生教育的重要性,然后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形式分析来湘留学生汉语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湖湘文化元素融入来湘留学生汉语教育的策略和路径,以更好地促进来湘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推进湖湘文化“走出去”,提升湖湘文化对外传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尹砥廷教授     
尹批廷,男,1939年出生,湖南洞口人,中共党员。1962年7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调入吉首大学中文系后,一直担任古典文学的教学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兼任中国古代散文学术研讨会理事、湖南孔子研究学会理事。开教授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在古代散文、先秦诸子思想、汉赋等研究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先后担任过中文系“古典文学”‘它代散文研究”。“汉赋研究”“古代名家名篇赏析”等课程的教学,并长期担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主持承担了省级重点课程——古典文学的建设JI99年该教研室被省教委评为“优秀教研室”,尹教授…  相似文献   

6.
王先谦整理古代文献的杰出成就胡志泽引论湖南学术,明清两代,彪炳四“王”,即王夫之,王文清、王阁运知王先谦。王文清僻处伪江,遗书不行于士林,后学罕知其姓名;王夫之提倡实学,著书讲学,集湖湘各学派学术之大成,近代湘系经世派的代表人物,包括曾国藩在内,都深...  相似文献   

7.
丁畅松教授     
丁畅松,男,汉族,1938年6月出生,湖南桃江县人,1961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1978年调入吉首大学中文系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为湖南省中国古典文学学会会员。丁教授长期担任古典文学、古代文化史的教学工作,他先后主讲过“文选习作”“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及“文献检索”等专业课程,还参加了省级重点课程——古典文学的建设,该课程被评为省级合格课程,古典文学教研室被评为省级优秀教研室。丁教授在担任教学的同时,还紧紧围绕教学进行科研,他撰写的专著《儒道释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共16万字,…  相似文献   

8.
湖湘文化“重坚守”,封闭保守,缺乏创新活力。其主要原因:一是作为湖湘文化核心的湖湘学派的“守先正”思想的影响,湖湘学派创始人胡安国、胡宏、张撇等要求革除弊政,但又坚守祖训,坚持祖制;二是湖南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北向马蹄形地理环境,便于北向接受中原传统文化,而对东南沿海的海洋文化却有阻扼作用。湖湘文化“重士农而轻工商”,热衷仕途,鄙薄科技工作。其主要原因:一是传统儒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思想的影响;二是湖南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中兴将相,什九湖湘”的显赫地理,更强化了湘人从政的热忱。所以继续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和破除“官本位”思想,仍是湖南思想、文化界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湖南汨罗大荆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汨罗大荆方言研究的价值不仅在于填补方言单点研究上的空白,更重要的是对其方言的研究能从语言交际和方言接触的角度为进一步研究入湘三峡移民的语言问题提供原始的语音资料。汨罗大荆方言的同音字汇反映了三峡移民迁入地汨罗大荆当地居民的语音面貌。  相似文献   

10.
新鲜事     
徐炯权 《社区》2012,(22):14-15
顶着“江城十大特色社区”的光环,却入了“环境最差社区”榜。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琴台社区党委书记伍平化和居委会委员6人,在道歉会上为没能营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向全体社区居民鞠躬致歉。  相似文献   

11.
中德文化差异比较—从中德称呼语的不同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比较汉语和德语中对称呼语的不同定义以及两个文化群体对家庭称呼语,泛亲属称呼及家庭称呼语社会化的不同运用出发,并通过研究与此相关的社会现象,探讨其根源文化的差异.而这种文化的差异又是和教育传统的差异紧密相连的.文章指出,在研究跨文化交际的今天,只有扬长避短,找到两国教育的正确融合点才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清代江西溺女风俗中的"奢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奢嫁之风是清代江西社会奢靡风气的一种表现,也是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商品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嫁资越昂贵;同时,在传统社会中,嫁妆是女儿在诸子平均析产方式下间接参与娘家财产分配的最常用的方式,因而富裕人家为了防止女儿分割财产,更愿意采取溺女这种方式来维持他们原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奢嫁"是当时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富裕阶层溺女的主要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近代历史研究中,教案史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地区性教案的研究又是近代中国教案研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内蒙古地区因其在清朝独特的地位和清政府对此地区有别于内地的管理方式,其教案的发生又有其特殊性,因此对于内蒙古地区教案研究将更具典型意义。通过对内蒙古地区教案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希望以此为基础为日后内蒙古地区教案问题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对佛山市道路交通事故作了综合性的比较,分析了交通事故的成因和分布特征,指出了佛山市交通安全极需进行综合治理.借鉴交通安全取得卓著成效的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佛山市的实际.提出了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中国语境中的法律信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认为信任、信赖、信仰的含义不同,生成机制也有差异。中国语境中的法律信仰,其实质是指对实证法的信任与信赖。熟悉是信任的基础,法律内容和过程的公正只是法律获得信任的要件之一,移植而来的西式实证法只有实现与社会通行道德、文化传统的有效对接,才能获得民众的理解与支持。民众对法律的感情更多地来源于生活经验。应更多地普及权利意识以防法律仅仅成为“治术”。同时,法律必须提高效率,效率是实现信任到信赖有机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研究英语学习者语言材料的输出有助于认清跨语言写作中汉语迁移的性质和特征,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在英汉主语的语言表征差异比较大的结构中,可以通过话题化帮助学生理解跨语言写作中英汉主语和主题差异及其语言表征。  相似文献   

17.
汉语棱镜中,总有一些语言事实折射出支配关系意义。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看,支配关系意义作为一种文化意义存在汉语中。汉语支配关系意义的形成根源于汉民族价值观和思维特征以及民族心理等文化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8.
依情感互融标准,《松陵集》唱和诗作可分成四类:具深情者;具温情者;情不足者;无情者。从内容上看,《松陵集》唱作与和作以趋同为主的关系有三种:承接与照应;互补与回避;开拓与延展。以歧异为主的关系也有三种:切入角度相异;执守观点不同;和作翻新原唱。《松陵集》以次韵为特色,酬唱诗作沿不用韵→用韵→次韵的顺序,趋同的程度加深。  相似文献   

19.
在《恋爱中的女人》中,劳伦斯塑造了三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古娟、赫米恩、厄秀拉。她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作者的价值取向:他赞美完整的人,而不是被产业主义、机械的爱情或僵死的现代知识扯得粉碎的人。  相似文献   

20.
197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文学中出现的政治诗、政治小说,以反政府、反体制著称,它们是被压迫者的心声,是弱势阶层的代言人,具有强烈的在野的反叛性格。政治小说有一类是以政治诉求作为主要目标的,另一类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只是基于作者感时忧国的精神去写政治斗争。1990年代以来,"台湾意识"成了知识分子热烈讨论的话题,随着其本土论述的加强,台湾文学的创作也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台语文学不仅有学术层面的问题,而且还牵涉到族群和国家的认同。一些分离主义者,在"多语言文学"的遮掩下,把原本属于汉语方言的台语膨胀为独立的"民族语言",这是在有意制造北京话与台语的对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