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专业学位管理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和社会需求变化等方面的特征,我国专业学位设置与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初探阶段(1989—1998年,专业学位设置数量较少,是典型的以市场发展为基础的国家主导;二是发展阶段(1999—2008年,社会需求在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得到凸显,是以社会发展为核心的国家主导;三是完善阶段(2009年至今,以国家战略为引领,同时也满足社会需求,共同推动和完善专业学位设置的制度设计。专业学位设置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体现了设置主体多元化、设置类别多样化、设置目标战略化以及设置动因社会化等重要制度特征。通过分析我国专业学位设置的类别演进、制度特征及现实问题,我国专业学位设置制度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与优化思路为:基于国家战略,完善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标准;根据发展需要,合理增设文科领域博士专业学位;明晰类别界限,增强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的合理性;落实各方权力,增强专业学位设置主体的参与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专业学位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类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我国专业学位工作中存在的专业学位名称规范、专业学位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及专业学位质量监控等几方面存在的问题,分别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专业学位教育是为完善我国学位制度,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而设置的,是职业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天的专业学位教育呈现了快速发展的强劲态势,但在发展中也存在教育规模相对偏小、专业学位教育体系尚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等问题。今后专业学位教育应以重点建设、分类发展、区域互助、国际合作为发展思路,切实提高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专业学位是区别于学术学位的另一种学位类型,专业学位教育晚于学术学位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最早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独特的、完善的培养体系。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开展较晚,但发展较快,其进一步发展既面临挑战,也面临机遇。  相似文献   

5.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制约因素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工学矛盾突出,生员成分复杂;培养单位不重视,专业特点不突出;社会认可程度不高,配套政策有待完善等。要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必须从专业学位教育内涵、培养目标、培养环节、制度建设和评估等方面入手,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促进专业学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培养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阐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分析了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提出如何构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征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阐述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萌芽期、发展期以及完善期三个阶段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严格的准入制度,明确的培养目标,系统化,适应性的课程设置,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严格的学业评估机制等特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高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必须从专业学位教育的思想观念、培养目标、培养环节和评估等方面来进行建设,以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师教育的新路向:专业学位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教育专业学位教育为引擎的教师培养模式,是我国正处于十字路的教师教育发展的新路向。专业学位教育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特定职业或岗位的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职业型高等教育,教育专业学位教育可以满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使教师教育学术性与师范性的统一成为可能,并保证教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以学位为主导的教师教育制度,进一步完善教育专业学位的设置,增设教育学士、教育博士专业学位。  相似文献   

9.
相对于美国等西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强国,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指向问题尚未得到充分重视,相关工作措施缺位,存在与学术型培养体系趋同,职业能力不足等问题。在分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指向内涵的基础上,研究职业指向缺失在办学主体、培养主体、学习主体、管理主体上的具体体现,针对如何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指向提出了相关工作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专业学位的设置,是我国学位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自创办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和提高的地方。文章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人文教育与人文素质的培养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指出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文教育,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文素养,是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13年来,云南省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本世纪之初,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战略转型期,我省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需转变观念、加大投入、调整和优化结构、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打造具有云南省特色的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  相似文献   

12.
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时间相对较短,所以在定位与培养目标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我国的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有很多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培养模式来创新,诸如"厘清专业学位教育定位","改变培养模式、创建严格、公平准入制度","突出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特色"和"建立以市场为主体的考核与评估机制"等策略.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实施4年多以来,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伦理困境。主要表现为: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和认同上存在合法性危机、培养方式从根本上缺乏伦理层面的合理性支撑、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等。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消解这些困境,如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同度,推进教育公平,深化培养模式改革等。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介绍和比较国内外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论证了建立临床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必要性,认为当前我国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的模式难以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临床药学人才的需求.据此,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临床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法、半结构化访谈法基于“输入—过程—输出—发展”(InputProcess-Output-Development,IPOD)框架,对我国工程类专业学位博士教育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发现,复杂的生源背景导致工程博士产生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但当前培养单位缺乏对工程博士培养方案的定制化探索以及对各培养环节的制度完善,这造成工程博士教育供给不能有效匹配工程博士生的职业能力需求,工程博士生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进而造成工程博士教育社会认可度与毕业生忠诚度双低的困境。基于上述问题,本研究从聚焦受教育群体需求,凸显专业学位职业性、实践性特色,探索多样化定制化培养方案,优化培养环节制度设计及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工程博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比中法两国教育体系在培养模式、教学组织形式、学制、办学规模、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差异性,可以看出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经验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有参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构建三位一体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导向性;优化办学结构和办学模式;增强课程设置的指向性。  相似文献   

17.
大力发展工程硕士教育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一种专业学位, 工程硕士教育要继续发挥主力军作用, 应消除对工程硕士教育质量认识上的一些偏差,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通过办学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改进和完善, 实现管理上的渐进性创新, 构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自出现以来发展迅速,但其教育模式存在特色不鲜明、与学术型研究生差别不大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实践教育的开展不成功。以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为例,根据教育改革中出现的矛盾,提出了以工程案例讲座、工程实训和专业实践为框架的创新型实践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9.
由于职业与专业的分工都源于工作实践,因而工作实践赋予职业教育与专业学位教育共同的逻辑,对职业教育与专业学位教育的目标、内容、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都具有规定性,即两者都是为了培养能适应某一职业或职业群的同一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都具有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征。这就决定了我国职业教育与专业学位教育在培养的人才类型、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结构、职业定向性、职业资格衔接等方面具有同质性。这种同质性使我国职业教育与专业学位教育的有效衔接和构建完整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成为可能,并有利于职业教育发挥终身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1998—2018年间的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的1 752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计量分析表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具有一定数量的作者群体、研究机构,研究领域广泛丰富、聚焦培养模式研究的特点鲜明,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为主的定性层面上,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层次的宏观研究。形成了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注重立足于本土培养实际的探索、注重定量研究和院校经验总结的研究特点和未来态势;存在总体占比较小、核心作者群体和机构数量有限、部分专业学位种类研究缺失、微观层面的研究尚显薄弱、定量研究方法不足等问题。建议建设专兼职研究队伍并组建专门研究中心,加强薄弱环节研究,持续提升研究的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