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八六一年,俄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由农奴制的封建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因此,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成了近代俄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当前我们探讨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问题,从中取得些借鉴和启示也不是没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一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发展到新阶段——帝国主义阶段。沙皇俄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虽然都是比较落后的,但是自从1861年农奴制废除后,尽管还存在着大量农奴制残余,资本主义还是得到比较迅速的发展。到八十年代,俄国已经出现了卡特尔组织。九  相似文献   

3.
1773—1775年普加乔夫起义是俄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武装起义。这场旨在反对封建压迫、农奴制剥削,乃至整个封建农奴制度的起义,历时二载、声势浩大、威震全国。它有力地打击了封建贵族的统治,震撼了俄国封建农奴制的基础。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它在俄国人民反抗封建农奴制的斗争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俄国产业革命始于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时,封建农奴制还统治着俄国,而到八十年代末基本完成产业革命时,俄国已经过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它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跨越了两个时代。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指出西欧资本主义纪元开始于十六世纪时曾说:“在  相似文献   

5.
十八世纪末是俄国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时期。当时,“无论从农业方面或从工业方面来看,俄国农奴制经济都已达到了发展的顶点”;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因素在国内经济发展中的社会经济意义继续在增长”。但日前我国高等学校教材中,在论述俄国农奴制危机时,对农村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或涉之过简,或根本忽略;而要讲清农奴制危机  相似文献   

6.
俄国革命民粹派运动前期史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国革命民粹派是十九世纪中叶出现的一个小资产阶级派别,其基本力量是一批平民知识分子。民粹派提出了一套相当完整的民粹主义学说,它的基本点大体是:农民是俄国的主要革命力量,应由知识分子领导农民实行社会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消灭农奴制,把土地分给农民,建立以小农经济和农民村社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俄国可以绕过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革命民粹派运动在俄国革命运动史上占主导地位的时间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中期,这个阶段的运动具有反对封建农奴制残余、反对沙皇专制制度、传播民主主义的革命意义,因此历史上称为“革命民粹派运动”。列宁指出,这个时期的“民粹派  相似文献   

7.
<正>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的农民问题,在我国世界史研究领域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认真考察这一时期俄国农民的境况,不仅可以使我们对封建农奴制的残余势力及其延续的根源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而且,可以使我们“从废除农奴制后他们遭受的资本主义压迫中,寻找俄国农民支持十月革命的深远原因。”本文拟从法律和经济的角度对俄国农民境况作一历史考察。  相似文献   

8.
由于俄国专制农奴制的反动落后和人民生活的深重苦难,使得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兴起之时,就诞生了一个有异于西方的鲜明有力的社会批判主题,即小人物主题,它贯穿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整个发展过程之中,显示了俄国文学  相似文献   

9.
1861年俄国农奴制废除以后,沙皇政府在政治、司法、行政和文化教育等方面也进行了改革,其中一项就是地方自治机构的建立。地方自治局的设立,是俄国政治制度史上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它表明农奴制国家的封建等级制度,开始让位于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民选制度。尽管这种民选制度还只限于地方自治机构而不是国家政权机关,和同时代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议会制度不能相提并论,但这种民选制度的出现,确实是对俄国绝对君主专制制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的俄国文坛上,与当时俄国社会反农奴制的斗争相适应,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家及作品,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运用各自独特的艺术手法反映社会,反映生活。普希金以其众多激情洋溢的自由诗篇,在俄国解放运动中起过重要的奠基作用;果戈里以其“含泪的微笑描写了地主们那种“动物性的、丑恶的、谑画的生活的全部庸俗和卑污”(别林斯基:《论俄国的中篇小说和果戈理君的中篇小说》,《别林斯基选集》第一卷),深刻地揭露了专制农奴制的黑  相似文献   

11.
论《复活》     
一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活动,主要是在1861年农奴制改革到1905年俄国第一次革命这一时期。这是俄国的封建农奴制度日益崩溃,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在准备和醞釀的时代。托尔斯泰的晚年,更是列宁所领导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开展的伟大时代。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是被列宁称为“臭名昭彩的”改革。农奴主借“解放”农奴的名义,割取农民大量的土地,榨取巨额的人身和土地的贖金,把  相似文献   

12.
1861年农奴制改革以后,俄国专制制度迅速向资产阶级君主制演变。这种演变既表现为专制制度社会基础的变化,也表现为俄国政权机构的变化,某些政府部门(财政部)日益资产阶级化了。据此作者认为在1861~1904年间,俄国专制制度发生了部分质变。  相似文献   

13.
1861年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解放”农奴法令,作为俄国封建专制制度基础的农奴制度宣布“自上而下”地废除。俄国历史开始走上了一个新阶段。百多年来,关于这次改革一直是史学家们关心的问题。然而,人们只注重对农奴制经济基础方面的变革,即“解放”农奴法令的研究,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俄国社会经济基础方面变迁的研究,而忽视了对这一时期俄国社会上层建筑领域种种变革的研究。事实上,在1861年废除农奴制以后,沙皇在政治、司法、行政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都作了相应的改革。在这一系列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1825年的十二月党人起义被镇压以后,沙皇尼古拉一世加紧了对人民的控制和对社会思想的监督,企图消灭任何革命的可能。但是,十二月党人所开创的事业没有落空。进步的俄国知识分子在沙皇政府的压制和摧残下顽强地抗争,他们抨击农奴制的黑暗,发出改变现状的呼声。在十九世纪三十—四十年代,反农奴制的思想从启蒙性质逐渐向前反展,出现了革命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这两股思潮。这一时期,俄国社会思想斗争的基本内容是与俄国当时最突出的社会经济与政治问题密切联系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较多中外文献资料 ,论述了俄国始于废除农奴制的经济、政治改革。对于改革的原因、性质、进程、内容、意义等作了全面阐述 ,总结了改革的经验教训 ,说明了改革给俄国带来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6.
彼得一世的改革与俄国专制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国专制君主制度的形成,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是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结果。当然,俄国专制制度形成时期的社会状况,同当时的西欧国家的情形有所不同。列宁指出:“俄国的农奴制以及农奴主地主等级不是脆弱的和偶然形成的,而是‘比文明世界任何地方’的‘巩固’得多,坚强得多,有力得多,权力大得多”。这也就使得俄国专制制度的形成有其自己的一定的特点。专制君主制度是一种统治形式,在俄国,“沙皇专制制度就是沙皇的权力要多大有多大。人民根本不能参加国家的机构和管理国家。沙皇  相似文献   

17.
俄国在美洲的殖民活动曾比较活跃。后来之所以失败,一方面因为俄国农奴制的落后和俄美公司商业和政治上的失败;另一方面,俄、英、美在美洲的争夺日趋激烈,俄国在处于弱势的情况下,被迫调整对外战略,退出美洲而保障它在欧亚的势力。俄国的北美殖民活动及其退出对北美地区及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十月革命不是无缘无故地在俄国出现的、它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发展的基础上,特别是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俄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的基础上。 在当时,俄国已经形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客观条件和前提。 沙皇俄国并不是早期的帝国主义国家,它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要比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晚得多。但自从一八六一年废除农奴制后,资本主义,首先是工业资本主义,在俄国迅速发  相似文献   

19.
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沙皇俄国,商人作为一支新兴的势力日益崛起,政治经济影响迅速扩大,斯大林称十八世纪初的俄国是“地主和商人的民族国家”。这时期正值俄国封建农奴制盛极一时的阶段,为什么商人能在沙俄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要了解此问题,就必须系统地探讨一下此时期俄国商业与商人的发展状况,以及商人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伊凡·屠格涅夫是十九世纪俄国的一位卓越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在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始终不渝地揭露和抗议沙皇俄国的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不知疲倦地探索着祖国的命运和前途,以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创造了深刻反映俄国从封建农奴制向资本主义转变这一历史进程的宏伟画卷。 在十九世纪俄罗斯伟大作家群中,屠格涅夫无疑是一位具有鲜明特色的作家。首先,他具有一种极其锐敏的洞察力,他总是能够异常迅速地捕捉到现实生活中刚刚出现的新的思想、新的动向,及时地把它们反映到自己的作品中来,关于这一点,文学史家常常例举他的六部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处女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