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论农村改革发展中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30年,也是农村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的30年。其中,家庭经营承包制、农产品价格放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业资源环境制度建设、农村社保体系构建等,极大促进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巨大贡献。回顾和分析农村改革发展中制度创新与建设的宝贵经验,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上海嘉定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看出,兴办农工商联合企业是保证农民生活富裕和农业实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嘉定农村经济发展概况 解放三十年来,嘉定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五十年代嘉定的农业,基本上是单一的种植业经济。农民虽有饲养家禽、家畜和手工业等传统的家庭副业,但在整个农业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不大。195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5,428万  相似文献   

3.
加快农村市场化进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现阶段,应通过加快农村市场化改革、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来促进农村的市场化发展。农村市场化改革的重点应放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通过健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和提高农民素质等,着力培育农村市场主体。二是通过推进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调整农业区域结构、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三是通过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实现农村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四是通过健全法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以及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促进农业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任保平 《东岳论丛》2024,(1):41-48+191
在新发展阶段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双重目标,既要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又要实现农业农村的数字化。双重目标下数字经济能够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机制有创新驱动机制、效率提升机制、分工协调机制、组织管理机制、供需结构机制、融资支持机制。新发展阶段双重目标下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改造,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数字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进数字化的农业经营组织体系建设,实现农业的数字化经营管理;以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发展,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水平;以数字经济赋能农业生态化,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针对新发展阶段数字经济赋能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制约因素,双重目标下数字经济赋能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径在于: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推进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补齐农村数字经济短板,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完善保障支持系统,提高数字经济赋能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支撑保障能力;加强财政金融支持,拓宽数字经济赋能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链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我市今后战略目标的实现。当前,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面临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结构调整问题。   农业结构调整包括三个层次:第一是农产品品种结构的调整,主要是实现品种优化和质量提高,增强竞争力;第二是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怎样引导农业各产业间合理、协调发展的问题;第三是农业生产地区布局的调整,目的是促使各地区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其中产业结构调…  相似文献   

6.
张燕 《理论界》2004,(2):63-64
伴随着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现行农业组织结构的功能与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农业生产者所要求的强有力组织支持不相匹配。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应对WTO挑战,需要创新农业组织制度,构建与新的环境相适应的农业组织体系,其中,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对全面优化农业产业组织结构,增强农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一、创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必然性实践证明,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变我国农业和农村长期以来发展后劲不足的一项战略性制度安排。但从目前农业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角度来看,这种制度选择又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让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加快农村市场化进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现阶段,应通过加快农村市场化改革,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来促进农村的市场化发展。应把农村市场化改革的重点放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通过健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企业、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和提高农民素质等,着力培育农村市场主体;二是通过推进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调整农业区域结构、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三是通过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和市场管理水平,实现农村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四是通过健全法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以及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促进农业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农业经济学会一行14人由会长赵健华带队,于4月8日至18日赴广东省东莞市、深圳市、宝安县、珠海市、顺德县等地考察农村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情况。现将见闻摘要如下: 一、广东省农村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情况和特点 广东省1987年外贸收购额117亿元,出口创汇55亿美元,占全国第一。其中农副产品及其初加工品出口创汇17亿美元。广东省农村发展外向型经济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以国际市场为导向,按照国际市场主要是香港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和加工。第二,建立了一批连片集  相似文献   

9.
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农村、农民三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离开农业谈农村发展是无源之水;离开农村谈农业生产是无本之木;离开农民谈农业和农村更是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的无稽之谈。因此把农业纳入农村发展整体系统当中进行研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登博斯宣言》之前的观念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本文结合农业与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人口、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组织制度之间相互关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农村社会分工的发展,必然导致农村经济的非农业化。农村社会分工的一般过程是:手工业从农业中逐渐地分离出来,广义农业中的农、林、牧、渔各业逐步实现专业化生产,且其产品大部分进入流通。这种性质的社会分工,在纵向形成各种相对独立的经济部门和经济体系,在横向上各部门通过商品交换,发生密切的经济联系。农村的社会分工,是由低程度向高程度逐步发展的。其直接而明显的结果是:农村中单纯从事种养业人口的比重逐步地下降,工、商、交、建、服等逐步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农村中新的独立的产业部门。 我国农村社会分工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的30多年,农村的社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历来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他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有一系列重要论述,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论述对于搞好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把加强和发展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   农业是我国经济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始终把农业作为整个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指出:“我们整个经济发展战略、能源交通是重点,农业也是重点。”又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九十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是婚姻变革的前提,而后者则从特定的角度反映着前者发展的程度及其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的影响。我国农村改革已经十年,在农村经济文化发生了深刻变化的社会背景中,农村婚姻是否也会出现相应的变革?这是社会各方面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左右,农村婚姻的现状乃是中国当今婚姻现状的主流。四川是个农业大省,八千万农村居民的婚姻现状似可视为全国农村婚姻的缩影  相似文献   

13.
农村与农业,向为学术界所重视。农村与农业的关系,它们的发展方向,学术界见仁见智。对此再作阐述。作者把农村、农业等一系列既有差异又有联系的问题展示在读者面前,作者剖析了农村固有的分离性,论述了农村与农业的关系,进而提出必须改变农村固有的分离性,使城乡社会经济职能融为一体,即城乡一体化为中国农村与农业的发展方向。作者深掘广拓,对农村与农业问题作了全面的论述,体系完整。读后启发良多。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经济总体上增长较快、效益比较好,但经济的繁荣集中表现在城市,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这不仅制约了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本文从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转移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几个方面来研究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农村现代化并非单纯的农业现代化或农业工业化,而是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面进步和现代化,包括农民、农业、经济、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现代化.从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含义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我们提出了确定农村现代化衡量指标的基本原则,并且选择了综合经济、农民素质、农业经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5个方面的主要衡量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常德市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形成能充分体现常德特色的“常德模式”,在具体途径上要坚持以下“六个一体发展”: 1.努力开发劳力资源与自然资源,做到开发性农业与常规农业一体发展。据估算,全市农村现有剩余劳力70万个,约占全市农村劳力总数的30%,再加上大量可开发利用的“三低”、“三荒”资源,发展开发性农业具备良好的资源条件。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在稳步抓好常规农业的同时,着重抓好六个开发: 一是要切实抓好中低产田开发。大力推广起垅栽培、分厢直播、中苗带土移栽等栽培技术和汉寿县大南湖乡林鱼稻立体开发的经验,对全市现有180多万亩中低产田有计划、有步  相似文献   

17.
在我省山区经济的发展问题基本解决之后,如何把广大丘陵地区的经济搞上去,就成为实现我省“富民升位”的又一个关键问题。本文着重从发挥中小城市的经济中心作用,促进丘陵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方面作一些探索。 一、我省丘陵地区农村经济的特点和地位 四川的丘陵地区面积不大,但处于四川的腹地。从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情况来看,它大致有以下特点: 一是人多地少,田多土少,冬水田比重大。根据1983年分县统计资料,我省丘陵地区中的66个县,共有人口5,614万,其中农业人口5,234万,分别占全省总人口和农业人口的56%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农村与农村经济的蜕变轨迹与演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农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农业的经济再生产是与自然再生产交织在一起的。从单一经营农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农村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农村的内涵也在不断地拓展。与其相联系,城市与农村不再是完全独立、绝对分离的,它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最终形成城乡一体化。与传统农村不同,现代农村不再是单一经营农业的区域,二、三产业在农村的比重已经远远超过第一产业,且出现"三产"深度融合的农村发展新格局。这时候的农村,与其称之为"农村",毋庸称之为"乡村",城乡差别已经缩小到很低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胡宝刚,梁珍平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加强农业生产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深化农村改革,建立农业新机制,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新发展,为实现“九五”计划和ZOIO年目标奠定...  相似文献   

20.
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将在当前跨世纪的伟大时期在农村经济的各个领域全面展开。根据“农村经济系统三维空间结构理论”,农村股份合作的实施应是一个“三维展开工程”,即股份合作制在农业广度发展产业推展开工程;在农业深度发展产业维展开工程;在农业高度发展产业维展开工程。“农村经济系统三维空间结构理论”的要义可以概述为:任何一个农村经济系统都是由它的广度X深度X高度而构成的立体空间。第一维,农村经济广度维,包括农、林、牧、渔、草、虫、微生物等等生物生产领域的广度开发;第二维,农村经济深度维,包括可控的温、光、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