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本海  王涵 《中国管理科学》2018,26(10):140-151
通过构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在价值重构过程中各方博弈主体的损益关系及其行为策略趋于渐进稳定性的条件,并运用MATLAB模拟仿真三方交互行为的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自主品牌轿车价值重构的主要因素有政府激励、产业增值收益、企业的附加成本与机会损失等;基于三方主体间的策略互动,可考虑从实施自主品牌轿车振兴计划、汽车消费端的政府干预计划以及自主品牌轿车形象重塑计划等方面着手,重构我国自主品牌轿车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2.
研发和生产都是企业创新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已有关于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在考虑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时多将这两个环节割裂开,这影响对创新绩效关键环节的甄别。为克服这一不足,以中国乘用车产业为例,分析研发模式和纵向一体化对乘用车自主品牌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通过回顾已有研究,建立研发模式和纵向一体化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概念性研究框架。利用1998年至2007年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的微观数据,运用泊松模型和随机前沿方法,检验研发模式和纵向一体化对专利数量和新产品价值这两种企业创新绩效的不同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模式和纵向一体化程度对企业创新活动的两类产出有完全不同的影响。相对于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和技术外包两种研发模式对企业的专利开发均有不显著的挤出效应,而技术外包会显著提高企业新产品生产的技术效率,从而增加企业的新产品价值;纵向一体化与企业的专利数量存在倒U形关系,与新产品价值负相关。这一结果说明乘用车自主品牌企业需要协调和匹配研发与生产活动,才能使研发投入转化为有效的创新绩效。 研究结果是对创新绩效已有研究的补充,并对乘用车自主品牌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一方面,研发模式和纵向一体化对企业两种创新绩效的不同影响说明同时考虑研发和生产环节以及从不同角度对企业创新绩效进行度量的必要性,而聚焦于特定产业的研究避免了传统跨产业研究中忽视不同产业异质性可能带来的问题;另一方面,指导产业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管理者帮助自主品牌企业提升他们的创新绩效,政府的自主品牌扶持政策在鼓励新能源技术的同时更应当重视传统的制造技术,企业本身也应当将更多的资源从高速的新产品开发投入到关键零部件制造和生产管理能力提升中。  相似文献   

3.
倪咸林 《决策》2012,(8):64-66
实现政府、社会和公众的良性互动,协同促进公共问题的有效解决,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选择。因此,能否争取与激励社区和家庭的认可和支持,是广州垃圾袋实名制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孙志强 《领导科学》2006,(14):20-21
上级和下级在工作中是互动的,彼此需要理解和支持。作为上级,由于所处位置的重要性,比较容易得到下级的理解和支持,但是,要得到下级心甘情愿的追随,却需要上级塑造下级喜欢的形象,做下级眼中的好上级。固然下级对上级的评判标准各异,上级也有自己的标准,但在不断塑造高尚人格的前提下,上级也应通过换位思考,把下级眼中的好上级作为形象塑造的基本出发点。因为只有符合下级愿望的上级才会获得足够的支持力量。工作上出思路。组织的发展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但是,努力必须解决方向问题,南辕北辙的结果必然是事与愿违。在这里所说的方…  相似文献   

5.
马秋枫 《领导广角》2001,(12):41-42
政府公关就是一般公共关系在政府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是一种行政管理职能。它是以特殊的经济、政治条件和环境为依托,致力于提高行政效率和社会效益,运用各种传播和沟通手段与广大公众建立相互理解、信任、合作的持久关系,以期提高政府的美誉度,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的一种行政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时代,领导影响力的传播方式及领导形象的塑造方式必须进行根本性的转型。新媒体的特点是开放性、互动性、非组织性,媒体更多地具有了非控制、多维传播、非秩序传播、自媒体自主传播的特质。面对这种变化,领导影响力、领导形象借助媒体的传播必须具有一个根本特质——开放。开放的第一要义是颠覆,即颠覆曾经的传播理念。用新媒体的思维方式应对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开放的第二要义是消解权威。新媒体时代领导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是以消解权威的方式树立权威;开放就是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沟通、互动,化解对立舆论;开放反而强调更加关注内在细节,以新媒体方式主动传播。  相似文献   

7.
施玮 《经营管理者》2014,(11):84-86
茵曼,一直致力于女装的研发及营销,现已发展成为具有专业设计研发团队和营销力量并享有良好市场声誉的女装品牌公司。 什么是品牌认知?不妨先做个测试,下面的提示我们最先想到的品牌是什么。凉茶(加多宝),去屑(海飞丝)。那棉麻服装呢?没错,现在大部分女性会想到茵曼。这证明茵曼这个品牌已经悄悄地潜入消费者的心里,形成统一的声音,这便是品牌认知的一个案例。一个品牌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第一,那这个品牌能活跃很长时间并容易保持领导地位。茵曼定位为棉麻艺术家,无疑能吸引众多都市知性文艺女青年的关注,成为她们对服饰追求的首选。那茵曼是怎样维持自己棉麻艺术家的形象呢?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学的特色是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 ,是对人的心灵的陶冶和人格的塑造。因此 ,整个音乐教育活动中都渗透着素质教育因素。一首歌其感情的表现较为直观 ,无论是唱歌或是欣赏课 ,经老师认真备课、对歌词和曲的分析 ,形象处理 ,生动的介绍 ,并带有感情的演唱示范、浓郁的感情色彩和生动的形象会浮现在学生眼前 ,如果再加上声象画面与其结合 ,形象就更为丰满生动。如庄严、激奋、战斗的《义勇军进行曲》是人民音乐家聂耳以音乐家为武器 ,以歌代戈 ,唤起无数英雄儿女投身抗日战歌。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凛然正气和英勇不屈一往无前的战斗精…  相似文献   

9.
补贴是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政府采取研发项目资金补贴策略的基础上,构建政府和企业家双方博弈的不确定性投资与融资模型,并给出博弈均衡下最优投资时机、投资成本、融资策略以及最优政府补贴的显式表达式。研究发现企业家的债务协商能力会影响到政府对企业的补贴策略,只有当企业家在债务市场拥有一定议价能力的时候,政府补贴才能有效缓解研发项目的投资不足问题。另外,随着企业收益流的不确定性的增加,均衡下政府补贴出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政府应尽可能根据不同风险的研发项目来采取补贴策略。本文的结论从理论上丰富了已有研发补贴政策的研究,为政府更有针对性实施补贴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政府支出是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重要方式。政府支出绩效评价作为一项“管理型”财政政策的制度安排,能够提高政府支出效率及加强政府治理能力。那么,政府科技支出绩效评价是否会促进企业创新?研究发现,在政府科技支出绩效评价覆盖率较高的地区,企业创新产出更多。这一关系在不同类型的创新中都存在,但在不同企业中存在差异。在更容易受到政府激励的企业(融资约束较低的企业、所在地技术市场交易规模较小的企业)和更容易被政府控制的企业(国有企业、获得政府创新补贴的企业)中,绩效评价的创新促进作用更明显。政府支出绩效评价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通过吸引地区和企业进行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要素投入,从而增加企业创新产出。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政府支出压力加剧的现实背景下,本文对更好地发挥政府创新支持作用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对代工企业的研究,理论界大多支持代工生产-代工设计-自主品牌的升级路径,但该观点与代工企业的实践并不相符。许多已经建立自主品牌的代工企业,仍然以代工组装和代工设计业务为主,并积极开拓不同形态的代工业务。        针对上述矛盾,采用纵向多案例比较的研究方法,以北京好利阀业、上海岱美、富士康3家企业为例,基于非研发创新和需求拉动创新等理论视角,对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多元路径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通过对3家案例企业的升级阶段、升级模式、客户需求和核心能力的证据资料对比分析,重新构建U形曲线的代工企业转型升级新路径。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代工企业,尤其是资金、技术和人才不足的代工企业而言,代工生产-代工设计-自主品牌的升级路径并非连续且必要的升级路径。切实有效的升级模式是在客户需求的拉动下,代工生产企业通过持续不断地创新产品和服务问题解决方案、创新产品研发设计和服务流程、通过自主设计以及发展多元业务等,最终实现转型升级。        上述结论从产品和服务两个维度,将代工企业的升级细化为4个阶段和7个环节,突破了已有聚焦在代工生产-代工设计-自主品牌直线升级的惯性逻辑,进一步细化和丰富了全球价值链以及微笑曲线的环节。        研究结果明确了品牌客户持续提升的需求是拉动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代工企业应该重视客户需求,并鼓励品牌客户多提要求、提高要求。非研发创新是资源短缺的代工企业突破路径依赖、实现转型升级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2.
杨雪梅 《决策探索》2011,(17):32-34
发言人、主持人、时评人,这是当下三种特殊的群体。无论是正面和负面的社会意见,无论宏大或细微的新闻事件,无论甜酸苦辣的生活话题,都会听到他们的声音。发言人、主持人、时评人不仅是新闻事件的旁观者、点评者,更是参与者,他们的学识、素养、口才乃至说话的方式,会成为一段时间内的新闻事件。从小处说,他们代表着公众判断、民心民意;从大处说,他们代表着政府的文化立场、国家的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13.
文化营销的实施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与文化一体化融合发展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趋势。文化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推动文化前进,两者形成了共生互动的良性关系。我国许多学者通过研究经济与文化的内在关系,提出经济发展不能脱离文化基础。如贾春峰提出了“文化力”概念,认为文化力主要包括智力、精神力量、文化网络和传统文化四个内涵,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文化力”是推动力、导向力、凝聚力、鼓舞力。市场经济的发展,离开了“文化力”这一支柱,就会失去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南孚、双汇、厦工等曾令国人骄傲的民族品牌落入洋人之手.外资并购日益成为牵动国人神经的热点问题。目前,我国八大饮料公司已有七家被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吞并.四大年产超过8万吨的洗衣粉厂已被外企吃掉3个。90%的合资合作企业使用的是外国投资者的商标,国外品牌在碳酸饮料市场占有率超过90%,在化妆品市场占75%,在食品、医药行业占30%-40%……这种态势引发了人们对外资并购的整体审视和制度反思。外资并购在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显现出市场垄断。买断、封杀我国的民族品牌,削弱我国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进而威胁我国经济安全等负面效应。为此,政府必须立法,规制外资的并购行为,以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