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     
《领导文萃》2014,(14):136-137
“新城模式”可能行不通 5年前,中国开始鼓励建造“生态城市”,自那时起,数百座“生态城”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虽然这个概念定义模糊,但大多数生态城是在曾经遭到污染的土地或者非耕地上建造的。符合绿色建筑的标准。美中不足的是,它们可能根本行不通,因为“新城模式”的目标是建设整整一座城市,  相似文献   

2.
《决策》2012,(9):31
在城市的建设中,文化氛围稍显缺失。有些地方在发展中走"重经济、轻文化"的道路。文化和艺术是建筑的灵魂,如果没有灵魂,这样的建筑只能被称为建筑垃圾。城市建设那么多的垃圾,对公民的视野是一种污染,对公民的生活是一种负效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于永达我在美国芝加哥看到一座很有意  相似文献   

3.
<正>富有远见的企业家这样说:没有灵魂的企业,是不会在激烈竞争中走多远的。因为"灵魂"能够给企业和产品以生命。没有"灵魂",就没有生命;在市场上瞎闯荡,能闯出个什么名堂来?一有风吹草动,一有"突发情况",企业怎能应付得了呢?会不会败下阵来呢?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一座城市的灵魂在于文化,一座城市的魅力在于城乡规划。近几年来,咸宁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城乡规划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1月21日。“行风热线”记者走进市城乡规划局,参观了咸宁城市城乡规划摄影作品展。从一张张反映城市建设的精彩瞬间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座城市的蜕变,长大了,变绿了,变美了。参观过程中,市城乡规划局局长肖彬告诉记者:在这一张张照片背后,饱含着城乡规划建设者的艰辛汗水,也寄托着咸宁各界群众对于咸宁未来城市城乡规划的期盼。  相似文献   

5.
正城市精细化管理是城市资源配置最优化、以人为中心的城市运行合理化,它是一种有灵魂、有温度的最优管理。从粗放型管理形态向精细化管理模式跨越,是中国城市普遍面临的命题。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灵魂,是对生命价值的关怀,是使城市成为更优越的生命场所。除要重视在技术界面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城市实践的深度融合,提升标准化、智能化、网格化外,更重要的是要在人文界面完善城市结构,如优化新型理念和规则体系供给,提升  相似文献   

6.
核心提示:
  教育,是一座城市的人文名片,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所在。
  2012年,江北区提出“建设成为重庆现代化大都市首善之区”的奋斗目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宏大命题挑战着区域教育命题的深刻变革。江北区委书记燕平表示:“首善之区,善之本在教。”区长何贵认为,培养人民满意的人才,为建设宜于办教、宜于从教和宜于受教的首善之区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立足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及区域教育发展实际,江北教育人决心把“首善教育”作为江北教育的执着追求,全面推进“现代化教育首善之区”建设。  相似文献   

7.
成都12天     
《经营管理者》2007,(5):39-45
诗人兰波说:生活在别处。很多人都会有异乡生活的经历,在一个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城市里寻梦或者打拼。多年前,一个叫聂作平的作家从川南自贡来到成都,并用一双好奇的眼睛打量这座美丽的城市。这种打量的结果是一篇题为《我来了,我看见,我说出》的文章,文章道出了一个异乡人的成都记忆。作为一座包容的城市,成都正接纳着越来越多的异乡人。这些成都的过客或者城市未来的居住者,他们在成都的土地上看到了什么,有何感触?尤其是投资者,他如何认识成都这座慢条斯理的城市?他是否习惯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是否能在这座城市找到自己的理想和快乐?一位商人真实地记录下了他在成都生活的12天。这里我们也许能找到关于这座城市的真实答案。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怎样才算拥有“自我”呢?我认为有两个可靠的标志。一是看他有没有自己的真兴趣,亦即自己安身立命的事业,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感到内在的愉快和充实。如果有,便表明他正在实现“自我”,这个“自我”是指他的个性,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二是看他有没有自己的真信念,亦即自己处世做人的原则,那是他精神上的坐标轴,使他在俗世中不随波逐流。如果有,便表明他拥有“自我”,这个“自我”是指他的灵魂,一个坚定的精神核心。这两种意义上的“自我”都不是每个人一出生就拥有的,而是在人生过程中不断选择和创造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每个…  相似文献   

9.
决策者说     
《决策》2011,(2):8-8
我知道,在网络上有人叫我“满城挖”——“十一五”在城区挖。“十二五”还要挖到远城区去。但建设不会停止,我会顶着骂名继续下去。事隔三年、五年或者十年后,当我们回头看,我们不这样做,会对不住这座城市,对不住市民。对这座城市负责,我就必须这样做。  相似文献   

10.
“幸福漯河”之花开遍沙澧大地 如果说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是一座城市的繁华之貌,那么百姓的一张张笑脸则 是一座城市的幸福之美。如今,放眼漯河,这种幸福洋溢在每一个市民的眼神里,绽放在每一个市民的心窝上。广场上,歌声激荡,翩翩起舞;人民会堂剧场内,各类文艺演出有声有色;乡镇文化站里,求知若渴的身影比比皆是……一朵朵“幸福漯河”之花,在沙澧大地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演绎出生命的精彩。  相似文献   

11.
安全双环钟     
在“黑松林”生产区门口,有座“安全双环钟”。钟面上长针指当日,短针指当月;棋子大小的红绿黄三色磁铁,是安全状况的警示标识;右下方的记载栏,记录着安全巡检、督查情况。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没有地铁的城市是一个不完整的城市。”有人说“:当地铁成为所有人的地铁,能够寄托社会所有阶层的希望,一个城市的地铁才会真正拥有人文气质。”有人说“:如果要为一段发生在城市里的故事寻找时空注脚,地铁一定是拿得出手的选择。它所酝酿的风尚文化、彰显的精神特征、代表的符号标识、提供的通勤便利,不仅独一无二,而且有着强劲的心理凝聚力和经济催引力。”是的,一个文明城市的发展,一定离不开地铁。在电影或电视剧的许多场景中地铁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地铁跟城市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3.
姚成二 《决策》2021,(2):10-16
大扩容! 随着全国各地2020年统计公报的发布,备受关注的“万亿俱乐部”城市扩容引发大变局:泉州、济南、合肥、南通、西安、福州6座城市,成功迈过万亿门槛.同一年,一次性有6座城市进入万亿俱乐部,这在城市发展史上是首次. 万亿俱乐部大扩容,给城市格局带来哪些变化?万亿榜单上有哪些精彩看点?下一座万亿之城将是谁?  相似文献   

14.
据媒体报道,我国有182个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化大都市”,约占全国667座城市总数的27%。笔者无意笑话这些城市的痴人说梦,因为走在中国许多城市的繁华街道上,确实会让人产生一种同样的错觉:不知此时身在何处。中国大部分城市的高层建筑、道路似乎都是“孪生姐妹”,没有各自的城市个性,区别不过是看谁的大饼摊得更大一些罢了。国内城市中,处处设置栅栏的街道、徒劳攀登的过街天桥、遍地开花的开发区、刺眼眩目的玻璃幕墙、凶神恶煞的石狮子以及劣质城市雕塑,不一而足,让人  相似文献   

15.
我们怎样打造杭州的城市品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忠焕 《领导科学》2005,(11):10-11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打造城市品牌已越来越被各个城市所看重。没有品牌的城市就缺乏魅力,没有品牌的城市就缺乏竞争力。因此,城市之间的竞争也从20世纪80年代的规模竞争、90年代的综合实力竞争演变成21世纪的城市个性魅力的竞争。作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准确把握时代特征,依托独特的区位特色、资源优势和文化积淀,形成了适合杭州特点、独具杭州特色的“和谐创业”模式,正在努力“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杭州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被马可·波罗誉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杭州还是一座被国内…  相似文献   

16.
《经营管理者》2012,(20):113-113
追寻美好,远离世俗的喧嚣,想要灵魂一直在路上,有一种体验叫攀枝花。这是一座象牙微雕钢城,因为攀钢,才有了这座城市。这里有四季和煦温暖的阳光和盛开的鲜花,被誉为阳光花城。来到这里,你会发现人生才刚刚开始,一切尽在脚下。百里生态长廊里、红格温泉舒适度假、在南亚热带风光里沉醉,二滩国家森林公园高峡出平湖,渔门岛的梦里  相似文献   

17.
品读武汉     
王运宝 《决策》2009,(9):22-25
一座具有深厚底蕴的城市,一旦转身成功,其发展潜力无可限量。武汉,就是这样一座城市。“武汉犹如一本摊开着的书,长江是书脊,南北两岸是它摊开的扉页。而行走的我,穿行在它的街巷中,就仿佛走在它的字里行间一样。”这是著名作家方方对武汉的比喻。在这座有着“东方芝加哥”美誉的大城市里,每个街巷都有一则自己的故事。中北路更是与众不同,因为这里承载着武汉人的一种情结。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力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多次强调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他说,精神状态很重要,文化素养很重要。有了文化,就有了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本领。有了思想内涵,有了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一、有创新爱因斯坦说:"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爱因斯坦用他一生的实践证明了想象力对他的发明创  相似文献   

20.
万江  季梵 《决策探索》2011,(7):53-54
一座城市的科学发展离不了“阳光”。这“阳光”,不仅是领导干部的“防腐剂”,是人民群众的“安心剂”,还是城市经济社会加速奔跑的“兴奋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