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法院制度改革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司法队伍存在严重腐败,司法缺乏公正,已严重威胁我国的法制建设,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法院制度改革的第一目标,就是要从制度设置上根除腐败,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廉洁的司法队伍,使司法机关成为真正维护社会正义的使者。司法腐败也暴露出旧体制下设置的法院制度严...  相似文献   

2.
两份《条例》尽管内容各有侧重,但目标指向相同:通过立法,以正式法规代替红头文件,实现了预防腐败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
  起草组反复修改稿件多达几十次,有时为了一个措辞或者一个条款相互间争得面红耳赤,外人还以为在吵架。“这种狂热的工作激情以及科学民主的立法精神令人感动。”
  有反腐专家评价:《珠海经济特区预防腐败条例(草案)》难能可贵之处在于,直面了百姓最关注、反映最强烈的若干焦点问题,如“官二代”问题、“裸官”问题等,而这些问题以前一直是反腐败制度上的软肋。  相似文献   

3.
在国有企业中,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让干部不出现腐败问题,应从制度、监督、引导和自律方面着手进行,才能解决根本问题,从而使国有企业有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相似文献   

4.
制度的真正功能不是反对腐败,而是预防腐败。从法治意义上讲,防止腐败的顶层制度设计应具备三个要素:规则、制约和惩治,并形成制度链效应。法治生态环境的制度变革是理性地防止腐败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5.
韩丽 《决策探索》2005,(3):95-95
反腐倡廉是我党面临的一项极冥艰巨的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破除旧的思维定势.开启人文、人性思维.构建反腐倡廉的人文环境。从而促使党员干部在腐败面前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抵制腐败。促使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更大更好成效。  相似文献   

6.
<正>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途径。要充分发挥制度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就必须着力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从实践看,要提高廉政制度的执行力,至少应该从下列几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要形成科学的廉政制度体系。制度的执行力首先取决于制度自身的价值和生命。事实证明,只有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  相似文献   

7.
腐败不是当今社会的专有名词,翻开中国历史,每个朝代都有腐败现象。然而时至今日,中国的腐败问题依然严重,直接影响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影响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新时期,腐败类型更加广泛、腐败方式更加隐蔽、腐败犯罪更加猖獗的情况下,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和提高清廉从政思想认识水平,国家要综合运用教育、制度、监督、改革和惩处等多种手段,多管齐下,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打好反腐倡廉这一攻坚战,走出历史的怪圈,胜利带领全国人民迈向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8.
正一是引导筑牢思想防线。从本质上看,"微权力"产生"微腐败"的土壤是思想根源,是思想认识出了问题。防止"微权力"产生"微腐败",要在思想上采取对策,即通过廉政教育,引导社区干部自觉筑牢思想防线,从根源上解决"微腐败"问题。二是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是防止"微权力"扩张、"微腐败"发生的制度保障。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应当从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党要继续以改革统揽预防腐败的各项工作,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财政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和关键环节,在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方面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创新财政体制,斩断和堵塞腐败之源,成为当前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腐败与权力紧紧联系在一起,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关键。公职人员应自觉在权力的边界范围内行事,依法履职,要让人民群众敢于监督,真正掌管起制度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官员财产申报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官员财产申报是世界公认的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一项重要措施。财产申报制度是一项强化官员廉洁自律、有效规范官员行为、预防官员腐败的基本制度。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近百个国家建立了官员财产申报制度。  相似文献   

12.
《决策与信息》2010,(2):62-62
官员财产申报是世界公认的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一项重要措施,财产申报制度是一项强化官员廉洁自律、有效规范官员行为、预防官员腐败的基本制度。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近百个国家建立了官员财产申报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认为,反腐败本质上是控制官员的利益冲突,想要从源头治理腐败,就必须尽快建立官员利益冲突管理制度。更加深入地研究干部及家庭利益冲突事项的登记、监管制度,用制度手段管控住官员的利益冲突,从源头上治理腐败。  相似文献   

14.
《决策探索》2008,(23):62-62
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近日因受贿罪被判处死缓,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外媒普遍认为,这再一次凸显了中国的反腐决心,这个决心,已经体现在了打击腐败上,也应该进一步体现在对腐败的预防上.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止腐败工作领域."  相似文献   

15.
腐败交易中间人在媒体报道中常被混称为"掮客"或"白手套",但其实这两种称谓背后隐藏有不同的功能机理。"掮客"式中间人诠释了在腐败交易相关信息稀缺和不对称的条件下,中间人依靠因"接近"信息源而获得的知识和信息优势造成腐败交易的理论面相;"白手套"式中间人则刻画了在外部监察和内在道德压力下,中间人通过隔断直接腐败交易关系和交易时间、改变关系形式等策略,在强化交易隐秘性的同时促进交易者自我合理化的另一面相。针对不同的腐败交易,都可以采用相应的疏堵结合的防控思路,从制度上降低各类公共服务提供过程中的相关信息缺失及不对称,加强监督惩罚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6.
马太超 《决策导刊》2005,(11):40-40
奉节县深入推进财政体制机制改革,全力打造“阳光财政”,从源头上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不断强化财经监督,推进财政管理“六化”目标,逐步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的有效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陈光中 《决策探索》2013,(18):19-19
反腐败斗争在我国是一个具有长期性、艰巨性的问题。从当前的形势来看,腐败问题已经不是危言耸听了,不从根本上解决它,党就会失掉民心。在十八大的中央人事布局中,中纪委领导班子有显著的加强,说明了我们党对反腐工作的高度重视。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如果不从制度上进行重大的改革和推进,特别是在预防腐败方面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顶层设计和具体措施的跟进,当前的腐败问题就不会有根本的改观。  相似文献   

18.
腐败问题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毒瘤,预防和治理腐败一直受到学界关注,人们大多从制度、经济学等领域进行研究,但随着冷战后建构主义的兴起,从文化角度来研究腐败根源的学者越来越多,成为腐败问题研究的有益补充。本文从中国文化的角度出发,探究腐败产生并得以维系的部分因素。  相似文献   

19.
正所谓制度反腐,是指通过推进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制度的变革,消除产生腐败的制度根源,营造保障廉政的制度环境,以达到腐败现象逐步减少,最终消除腐败的目标。制度反腐应遵循四个基本路径:一是要对现实情况进行调查,梳理腐败的主要形式和类别。有的腐败发生在干部提拔、晋升环节,属于买官卖官性质的腐败;有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从"不准"、"不敢"到"不能"腐败是反腐败制度建设的发展历程,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建立起"不能"腐败的体制和机制。如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如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当前乃至今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