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决策探索》2014,(13):85-85
城市建设要记得住“乡愁”,就是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并将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之中。去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为我们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城市建设水平,是城市生命力所在。开封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八大古都之一,有13平方公里保存相对完整的古城区,具有“城市格局悠久、文物遗存丰富、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的显著特色。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我们突出城墙、水系、历史街区、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保护重点,着力保护古城的空间肌理和历史风貌,留住开封人民深远厚重的“乡愁”情结。  相似文献   

2.
散布在广袤乡间的古村落极富民族文化魅力,凝结着悠久的“乡愁”。然而,随着一些地方城镇化、旅游项目过度开发,古村落消失迅速令人担忧。如何保护古村落,记得住“乡愁”,成为我们亟须思考和破解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3.
政府与乡愁     
杨雪冬 《决策》2014,(6):44-44
乡愁,成了时下热门的话题。一年一度拥挤不减的春运,网上关于家乡的各种讨论,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记得住乡愁"的城市建设,从上而下,都弥漫着对家乡的怀念。乡愁,成了这个喧嚣时代里人们寻求内心幸福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建设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共绘美丽蓝图。本文在概括近年来各地美丽乡村建设基本模式的基础之上,对东台市五烈镇甘港村叫响生态休闲品牌、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具体做法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启示。建设美丽乡村,归根结底就是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坚持以人为本、保护生态、科学规划、内外兼修、因地制宜地将乡村建设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人人向往之地,让更多的老百姓享有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往往是个冷寂清静的地方。譬如,人们说某人某亨某物该被请进博物馆了,那就等于宣布它早该寿终正寝了。这当然还是一种客气委婉的说法。早些年的说法则要粗暴得多——“抡起无产阶级的铁扫帚,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但是,无论是“请进”博物馆也好,还是“扫进”垃圾堆也罢,无非是说被“请”、被“扫”的东西与人不再时尚光鲜了,不再适合拍岸而来的时代大潮了。  相似文献   

6.
学生宿舍,虽小但影响大生活,关系着民生,涉及"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的大天地。如何让学生记得住"乡愁",留得住痕迹,在大数据条件下建立学生住宿电子档案,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安蔚 《决策》2020,(1):18-21
"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2019年1月4日,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乘坐"最美高铁"到黄山考察,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绿水青山、粉墙黛瓦之间,他看到了黄山对自然山水、人文传统的坚守;在车水马龙、现代高楼之间,看到了黄山城市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8.
要建设美丽乡村,既不是一场农村脱贫致富的大运动,也不是涂抹一张华而不实的水彩画,而是要实实在在地提升农民的幸福感。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  相似文献   

9.
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讲话不仅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官威十足”“官腔震耳”“官架吓人”,而且还善于从“土的掉渣”的群众语言中汲取精华,他在各种批示、演讲、访谈和信件中十分善用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群众语言,大家普遍感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最鲜明的一个特色就是口语化、接地气。他经常用一些很直白、很简单的大白话、大实话,特别是一些普通干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话来表达思想,包括经常用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民间谚语、歇后语、网络用语以及一些形象化的比喻等等。  相似文献   

10.
白海林 《决策探索》2009,(10):92-92
浮戏山雪花洞风景名胜区位于巩义市新中镇境内,紧邻郑洛310国道,东距郑州58公里,西距洛阳76公里,是河南省首批审定公布的风景名胜区之一。景区面积达345平方公里,人文与自然景观126处。浮戏山地层完整,由南向北,依次可见到新生界、中生界、古生界、元古界、太古界,被专家称为“研究地质的博物馆”。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文风朴实通俗,感性词句不断出现,多次赢得代表委员们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既是对报告“听得懂、愿意听、记得住”的肯定,更是对报告“能管用”的期待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文风朴实通俗,感性词句不断出现,多次赢得代表委员们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既是对报告“听得懂、愿意听、记得住”的肯定,更是对报告“能管用”的期待.  相似文献   

13.
企业就是细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就是细节”,这样一个千万人的体验,日前却被人送进了博物馆。 据称,新经济与资本结盟,产生了新的企业范式:“细节不会成为长久的竞争优势,规模和资本实力将取代细节,成为竞争中更为重要的东西。” 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被放在一起的东西,就如同把饭菜花样的翻新,与人的新陈代谢过程这样两件事摆在了一起,还要强调它们的替代作用,让人哭笑  相似文献   

14.
一在潜意识层,林黛玉的乡愁,是重返三生石畔“伊甸园”的乡愁,是绛珠仙草与神瑛侍者独往独来的记忆。她向往的“洁”,是伊甸园时代的无为无争与无垢。是只饮甘霖露水不食人间烟火的高洁高高洁。林黛玉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
“你已经行走在城市,却依然充满乡愁。”这并不是有人所谓的“怀乡病”的呻吟,而是在这个金有迷失的“城市时代”,人们对乡村的一种关注、一种思考、一种担心。  相似文献   

16.
余秋雨被很多人视为文化大师。何谓大师?从佛学的角度来解释,一般是指大师范、大导师,因此佛祖释迦牟尼被尊称为“三界之大师”。到后来,凡有道高僧或出家人均被称为大师。再而后,大师之谓逐渐俗化而走下神坛,凡在某一领域有突出成就、大家公认并且德高望重的人往往都冠之以“大师”的名号。现如今,“大师”日益泛滥,人们对“大师”称号也多有追捧,因而举国上下大师鹊起。这就带来一个疑问,“大师”是什么人都想称、都敢称、都能称得起的吗?  相似文献   

17.
每家博物馆都有其引以为荣的“镇馆之宝”,在一些大的博物馆内,“镇馆之宝”还不止一件。如巴黎卢浮宫就有三大“镇馆之宝”,而梵蒂冈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更加稀奇——居然是两栋建筑。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领导者》2009,(8):I0004-I0004
观光旅游魅力无限。镇内黄河故道森林公园,面积7.8万亩。公园内沙丘连绵起伏,古树名木群立,林果交互错落,被称之为”北方落叶果树博物馆“。森林公园分别于2008年3月、5月、10月举办了首届梨花节、椹果文化采摘节、香梨采摘节,吸引游客30余万人慕名而来,已成为夏津县旅游资源中耀眼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9.
如果被问当今世界的首富是谁?很多人肯定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比尔·盖茨”或者巴菲特。但是如果看过《货币战争》这本书的话,你才会明白世界首富或许另有其人,只是那个人不显山、不露水而已。因为真正的首富早已经利用自身的力量封住了媒体的嘴巴。  相似文献   

20.
孙晨 《决策与信息》2011,(10):151-152
博物馆免费开放,不只是免了一张门票,而是打开了博物馆存放历史记忆的宝库,更是搭建了博物馆和观众沟通交流的平台。博物馆在向观众提供文化食粮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平台作粥,积极关注观众的需求,关注社会的变化,建立起与观众群的积极对话,为观众打造精品的展览,提供多样的参与体验,拉近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体现出博物馆“以人为书”的理念,真正做到扩大观众层面,全方位为观众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