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通过研究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沙河街组沙三下亚段岩芯岩性、 沉积结构、 构造特征以及测井曲线特征和地震反射特征, 认为研究区含油砂岩体为半深湖—深湖环境形成的滑塌浊积扇, 可分为内扇、 中扇和外扇 3 个亚相。内扇主要由滑塌堆积和碎屑流沉积组成, 中扇主要由碎屑流和浊流沉积组成, 外扇主要由浊流沉积组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 探讨了滑塌浊积扇的形成机理和主控因素。浊积扇砂岩体往往被形成于深湖—半深湖相还原环境的深灰色、 灰黑色泥岩包围, 易形成岩性圈闭, 有利于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成藏, 是断陷湖盆陡坡带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镇泾地区长8油藏具有渗透率低、丰度低、储量大的特点,已钻遇的多口高产井显示出长8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通过沉积微层、层序、裂缝及湖盆底形分析,认为长81中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中部的坝顶席状砂为高效储层发育段;与基底断裂有关的裂缝极大地改善了低渗透储层的渗流能力;长8湖盆底形的起伏控制着早白垩世晚期铁方解石的胶结作用,底形的高点是铁方解石弱胶结区,储层物性相对较好,为甜点发育区。通过主控因素分析,提出长8致密低渗透油藏勘探思路及工作方法,即“定层序、占高点、追裂缝、打河道”  相似文献   

3.
基于板块构造演化与岩相古地理特征,确定了巴西东海岸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群经历了早白垩世巴雷姆期陆内裂谷、阿普特期陆间裂谷、阿尔比期以来的被动大陆边缘3 个原型阶段,分别充填了湖相及河流三角洲、过渡相碳酸盐岩与蒸发岩、海相碎屑岩为主的沉积体系。其中,陆内裂谷阶段湖相烃源岩为大油气田形成奠定了丰富的资源基础;陆间裂谷期碳酸盐岩及被动陆缘阶段海相浊积砂体形成两类优质储集层;陆间裂谷期蒸发岩及被动陆缘阶段海相页岩分别为碳酸盐岩及浊积砂体形成高效区域盖层。裂谷期湖相烃源岩始新世—中新世开始生排烃,油气首先沿裂谷期断层及砂砾岩体进入盐下储集层中,如果不发育盐窗,油气直接被盐岩高效封盖在下伏的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地层中,形成盐下碳酸盐岩成藏组合;否则油气则会沿盐运动形成的断层运移至盐上被海相页岩“包裹”的浊积砂体之中富集,形成了“双保险”型大油气田成藏模式。搞清该盆地群大油气田的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不但深化了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富集规律,而且能为中国石油公司制定南美油气发展战略奠定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泌阳断陷历经中生代小型拉分盆地、早第三纪断陷盆地和晚第三纪坳陷盆地等三个盆地原型的演化、叠合过程,形成了三个盆地充填序列及其所对应的三个构造层序,其界面皆为区域性构造不整合面;沉积总体样式分别为冲积扇—洪水-漫湖沉积体系组合、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组合、冲积平原—砂-泥坪-滨浅湖沉积体系组合。泌阳断陷湖盆沉积充填主体为构造层序Ⅱ(即下第三系),共可划分为七个地震层序,各地震层序具有特定的沉积体系配置关系。作为泌阳断陷油气勘探主要目的层段的下第三系核桃园组可进一步划分为十二个层序,其界面或为沉积相不连续面,或为沉积相转换面,少数为陆上侵蚀面或沉积间断面。其中,核三上段包括跨时分别为1.08Ma、1.40Ma、1.02Ma的三个层序,由南往北呈现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三角洲的沉积体系空间配置。泌阳断陷陆相层序的体系域具四分性,一个典型的特定体系域有其特征性的小层序组堆叠型式,并具有特征性的沉积相配置。  相似文献   

5.
由于构造和气候因素的差异,江汉盆地沙市组的上段和下段具有不同的沉积充填特征。沙市沉积早期为弱断陷构造背景,湖盆彼此分隔闭塞,受中、亚热带干旱气候影响,在断陷区形成盐湖相蒸发岩充填,表现为浓缩型沉积序列特征;沙市晚期为拗陷型构造背景,盆地持续下降,湖盆范围扩大,湖水逐渐淡化,形成三角洲—咸水湖相充填,表现为淡化型沉积序列特征。盆地的沉积充填特征控制了蒸发岩地层生、储、盖等成藏要素的差异,表现为不同的油气成藏模式。浓缩型沉积序列的蒸发岩及盐间泥岩提供了烃源岩条件,盐间的膏岩、泥岩提供储层条件,蒸发岩提供盖层条件,为盐间非砂岩油气成藏模式;淡化型沉积序列的湖相泥岩及前三角洲泥岩提供烃源岩条件,三角洲前缘各微相砂体提供储层条件,蒸发岩提供盖层条件,为盐下砂岩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6.
油气勘探的实践成果表明,我国绝大多数含油气盆地中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受断层分布的控制。通过对两井东—木头南区扶余油层石油地质特征、已提交探明储量区及有利区块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通过以西南为主要物源方向的三角洲前缘砂体与北北西断层垂直或者高角度斜交的大型反向正断层的有效匹配,形成了邻凹侧具有有利富油的条件。分别通过对反向正断层形成的机制及背景、研究区发育分布特征、以及反向正断层聚油机理–模式进行研究表明,反向正断层对油气的聚集与分布有以下控制作用:控制油气聚集的类型、控制油气富集的程度、控制油气聚集的层位、控制油气聚集的部位,为今后油气勘探开发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盆地构造单元的划分对明确盆地内部基本构造特征,深化对盆地的地质认识、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盆地沉积中心的迁移规律、油气分布特点、基底岩性、起伏特征、重磁电资料以及构造变形特征等构造单元划分依据的分析,表明柴达木盆地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甘森—小柴旦一线在沉积构造特征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东西分区性。西区构造变形强烈,可划分为祁南逆冲带、一里坪拗陷和昆北逆冲带3 个构造单元;东区构造变形相对较弱,可划分为德令哈拗陷、欧龙布鲁克隆起和三湖拗陷3 个构造单元。  相似文献   

8.
南美洲巴西亚马逊盆地为一狭长形的简单内克拉通多旋回沉积盆地,走向NEE,基底为前寒武系结晶岩,其上发育古—新生界地层。确定盆地内古生界发育了主力成藏组合:志留系、泥盆系发育主力生油岩,具有极好的生烃能力,泥盆系、石炭系发育较好的砂岩储集层,盖层主要为古生界内发育的黑色页岩、钙质页岩及膏岩。研究认为,盆地内部隆起及中部断裂带为油气运聚提供了有效通道和聚集场所,初步明确了盆地内油气运移的主力方向,对亚马逊盆地油气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为亚马逊盆地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渤海辽东湾地区下第三系东营组存在大量各种类型的水下浊积扇,这些浊积扇体都是油气勘探最有利的目标之一。但由于埋藏较深,且只有少量的探井可供利用,因此,对这些浊积扇的研究只能依靠地震资料来进行。利用LD22–1 地区地震资料上提取的多种类型的地震属性,研究了该地区深部两种典型的浊积扇体及其内幕特征,不但分析了它们的地质特征,而且还分析了它们在不同类型地震属性上的表现特征,并从物理意义和地质意义两方面分析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表现特征,并得到了12 种对浊积扇体识别刻画敏感的地震属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对印尼J区块古近系—新近系的层序地层和沉积相特征进行了研究。古近系—新近系可以分为7个中期基准面旋回(SQ1SQ7)和17个短期基准面旋回。SQ1SQ7沉积时期,沉积环境从陆相河流环境逐渐过渡到三角洲环境和浅海环境,再到河流环境,为一完整的水进-水退旋回。中下部层序上升旋回占主体,属海进式沉积组合序列;上部层序下降旋回占主体,多为海退式沉积组合序列。结合层序特征,指出区块西部凸起带SQ5旋回的浊积砂体、基底风化壳、碳酸盐岩台地和东部斜坡带的下切谷为区块的有利勘探区带。研究结果对该盆地的石油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经济增加值(EVA)为切入点,国内三大油田企业为研究对象,考查它们的EVA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逐一阐述了净利润、研发支出和勘探费用、有息负债、净资产等因素对EVA计算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育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思想、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完善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预算体系、改变企业融资结构等经济增加值的提升途径。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正逐步转向价值创造和以价值最大化为基本目标。2010年初,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用经济增加值(EVA)指标取代了传统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指标。经济增加值是价值总量指标,借助经济增加值的计算结果可以直接判断企业是否在为股东创造财富。在实际计算经济增加值时需要对利润和资本等项目进行调整。经济增加值考核指标有助于引导企业更加关注价值创造,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但是经济增加值考核指标仍然存在问题:行政规定的资本成本率影响经济增加值的准确性、可比性,影响企业对于项目风险的态度;经济增加值指标可能不利于鼓励企业进行长期投资;依然存在企业管理者利用各种盈余管理手段调节利润增加经济增加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EVA(Economic Value Added的缩写,一般译为经济附加值)是企业管理、财务会计的一个新名词,也是企业价值评估的一种新方法.本文在分析EVA产生背景、涵义、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得出EVA源于剩余收益,又是比剩余收益更优的一种方法.当然,EVA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如EVA理论研究比较欠缺,EVA公式的运用以一定的会计制度为基础等.  相似文献   

14.
谈EVA激励“向下渗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EVA激励“向下渗透”,是指将EVA激励范围由决策层向下延伸到执行层乃至操作层。EVA激励向下渗透可以鼓励更多员工积极为公司创造价值,但“资源共享”、“关联交易”等问题的存在也会对EVA激励向下渗透形成障碍。本文回答了“为什么EVA激励要向下渗透、如何确定EVA激励的向下渗透程度、如何向下渗透”等问题,希望能为EVA管理模式的实践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有效方法——EV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人们将会计利润作为评价企业业绩的主要指标,但会计利润最大的缺陷在于只考虑债务成本,而忽视了权益资本的使用成本,这使得会计利润无法准确评价企业最终经营成果。EVA方法则综合考虑了包括权益在内的企业的全部资本成本,从而可以更准确地评价企业的业绩,并且以 EVA为基础的企业薪酬制度可以有效地协调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EVA是经过调整后的税后经营净利润扣除全部资金成本后的余额。与会计利润相比,EVA考虑了包括股权资金在内的全部资金的成本,体现了企业在某个时期真正创造的财富,并且不易被操纵,其设计的“奖金银行”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EVA的观念易于为所有的财务人员和非财务人员所理解和接受,而且向企业提供了一个单一的、协调的目标,避免了多目标的混乱。用EVA来评价上市公司有利于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投资行为和股利分配行为,并可约束上市公司的“内部人控制”。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加值作为传统会计盈余指标的拓展,能够对企业的价值创造进行真实而全面的表述。以国务院国资委2010年起在中央企业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考核体系为契机,使用2005—2008年度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研究了经济增加值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价格模型下,经济增加值与股价显著相关;在收益模型下,经济增加值不能对股票收益进行较好的解释。对经济增加值构成要素增量信息含量进行了实证检验,认为:计算经济增加值时,进行会计调整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对经济增加值理念在上市公司推广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EVA计算中无风险收益率指标选取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经济增加值是美国SternStewart公司提出的评估业绩和进行财务管理的新方法 ,在将这一方法运用于中国上市公司过程中 ,对于如何选取无风险收益率指标 ,本文做了详细分析 ,指出目前使用的几种选取方法存在的缺陷 ,进而提出采用存款利率的替代方法 ,为完善经济增加值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传统会计净利润是在公认会计原则的基础上,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和稳健性原则的结果.以税后净利润作为企业业绩衡量基础存在不少问题;EVA是指经过调整的税后净经营利润(NOPAT)减除该公司现有资产经济价值的使用费用后的余额;EVA将资本成本理念引入了传统的业绩计量中,通过会计调整修正了会计准则潜在的偏差和扭曲,并且将企业业绩与管理者报酬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20.
EVA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EVA作为一种有效的业绩评价方法和企业管理工具,在国外得以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而在我国还是一个新概念,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如此悬殊的差距,原因何在?本文认为,应从EVA理论与我国企业和市场两方面寻找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