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超额应计项目的反转特征与市场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检验了在我国股票市场中投资者能否对超额应计项目的反转特征做出反应,得到的结论是肯定的,即超额应计收益为正的好消息公司的盈余反应系数小于超额应计项目为负的好消息公司的盈余反应系数,超额应计收益为正的坏消息公司的盈余反应系数大于超额应计项目为负的好消息公司的盈余反应系数;市场对好消息和坏消息的反应程度具有不对称性,市场对好消息的反应系数大于对坏消息的反应系数(但 2002 年超额应计项目大于零的数据不支持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2.
实际活动操控、应计项目操控与会计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盈余管理研究侧重于应计项目操控,而忽视实际活动操控。以中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销售性操控、费用性操控和生产性操控反映实际活动操控的内容,分析实际活动操控与应计项目操控和会计弹性的关系。研究发现,会计弹性越低、应计项目操控越低,销售性操控、费用性操控和生产性操控则越高;反之亦然。研究结论表明,实际活动操控不仅与会计弹性呈反向关系,而且在会计弹性的作用下,实际活动操控与应计项目操控之间存在着相互替代的关系。该结论丰富和拓展了盈余管理研究的内容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4.
中国从1998年开始对连续亏损2年的上市公司实施特别处理 (ST)制度,由于ST公司具有在戴帽时股价下跌而在摘帽时股价上涨的一般规律,是否会有部分公司利用ST制度及其股价规律主动戴帽以谋取超额收益受到学者关注。采用2001年至2012年戴帽的公司的财务数据和股价数据,运用非预期应计利润法和事件研究法,探讨是否存在部分公司通过主动ST获取超额收益的行为。定义并识别一类利用盈余管理调减可操控性应计利润而主动ST的公司为主动戴帽公司(样本组),采用事件研究法对样本组的超额收益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样本组公司存在显著负超额收益率,在摘帽时则存在显著正超额收益率。在整个戴帽期间,样本组公司平均累计超额收益率显著为正,说明样本组公司确实有通过主动戴帽行为操纵市场以获取超额收益的动机。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已有的公司金融和财务管理研究,也为监管部门填补政策漏洞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公司在获取银行信贷的过程中会通过盈余管理以满足会计业绩审核要求的行为已得到学者们的关注, 但现有文献尚未研究公司在获得一定的银行借款后是否会继续进行盈余管理以获得超额银行借款.本文基于该问题, 以2003年~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个维度, 考察了盈余管理行为与公司超额银行借款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均与公司超额银行借款正相关;进一步, 在考虑地区金融市场化程度之后, 发现金融市场化弱化了应计盈余管理与公司超额银行借款的正相关关系, 但增强了公司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获得更多超额银行借款的行为.本文从公司超额银行借款行为出发, 同时结合金融市场化程度, 拓展了会计信息质量与信贷资源配置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6.
周晓苏  陈沉 《管理科学》2016,29(1):108-122
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使股东和高管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增加了管理层盈余管理的动机和能力,随着外部监管环境的改变,盈余管理不同方式的成本收益发生改变,使两种盈余管理的权衡可能发生改变。 选取2008年至2014年中国沪、深A股数据,基于修正的Jones模型和Roychowdhury模型计量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采用Dickinson模型净现金流量符号组合的生命周期计量方法,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动态视角,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检验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成长期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均显著低于成熟期企业,衰退期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显著高于成熟期企业,较之成熟期企业,成长期企业和衰退期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更大,即不同生命周期企业中两种盈余管理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但该互补关系的程度在成长期企业和衰退期企业更大。企业生命周期是影响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逐渐增加,表明基于生命周期的动态视角探析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关系的必要性。 研究结果丰富了盈余管理和企业生命周期的相关经验研究,对提高企业会计盈余质量及中小投资者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会计信息监管机构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处于不同法律渊源的17个国家(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2004-2008年的公司特征数据和国家宏观经济指标,研究国际间资本结构动态决定的宏观与微观因素的交互作用关系.结果发现:一是经济增速、资本形成和法治制度等国家宏观经济制度因素主要通过公司特征因子依次间接调整目标资本结构水平且作用关系路径和效应强弱排序相对不变;二是宏观要素对制造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直接效应存在英美法系国家(地区)显著高于大陆法系国家(地区),而在大陆法系国家(地区)范围内法国大陆法系最高,德国大陆法系(地区)次之,斯堪的纳维亚大陆法系国家最低的现象;三是发展中国家公司特征因素与目标资本结构的关系异象根源于特定经济制度背景,而在不同法律渊源国家(地区)范围内特定微观因素对资本结构的作用效应强弱顺序具有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张羽 《决策与信息》2009,(5):124-124
目前虚假会计信息泛滥,其根源在于现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因而,如何实现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的良性互动,是我们国家会计改革的一大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探讨一条行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监管之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规范分析的角度,回顾了现阶段我国公司治理所存在的缺陷以及会计监管的必要性,从而阐述公司治理与会计监管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监管是相辅相成的,目前可行而合理的选择是以外部治理为辅、以内部治理为主。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11,(38):30-31
今年以来,在宏观调控政策趋于严厉,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上一些新的变化逐渐显现:一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市场集中度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1.
王东京 《决策》2000,(3):54-55
加尔布雷思认为,现代工业社会中存在着两个经济体系,一个是由大公司组成的“计划体系”,另一个是由中小企业组成的“市场体系”。“计划体系”对“市场体系”存在着剥削。  相似文献   

12.
李向东 《决策探索》2007,(14):60-61
一、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初步具备了实现发展性突破的基础 首先,从市场内在基础看,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稳步推进,新《证券法》和《公司法》的实施,各方面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视,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的不断深化,机构投资者的逐步发展壮大等,这些内在因素为改善市场结构、提高市场运行质量和效率、全面发挥市场功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