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近几年来,美籍华裔女作家聂华苓的部分创作和译著在国内陆续出版.短篇小说集《台湾轶事》,中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长篇小说《桑青与桃红》(英文版题名《两个中国女人》)等,引人注目地显示了作家的才华;而译著《德莫福夫人》(亨利·詹姆士著),《没有点亮的灯》(美国短篇小说集),以及散文集《三十年后——归人扎记》等,则不但同样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生活效益,而且提供了作家用以照亮自己创作进程的“灯”,由可此以使我们从主、客观两方面因素中去理解作家风格的形成、变化和可能的新趋势.较之向来生活在祖国母亲怀抱的中国作家来说,聂华苓走过一条特殊的道路.她的创  相似文献   

2.
聂华苓与王安忆是两位经历与所处时代完全不同的女作家。聂华苓1925年生于武汉,抗战期间逃难到四川,1949年从北京辗转去了台湾,曾任《自由中国》半月刊编辑,并曾任教于台湾大学和东海大学。1964年赴美后,她参加保罗·安格尔领导的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  相似文献   

3.
美国华人文学由英文文学和华文文学两大部分组成。文章以白先勇、聂华苓、严歌苓、哈金的创作为例,对第一代美国华人文学中的英文文学和华文文学的呈现形态、各自特点和价值成就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评说。  相似文献   

4.
故国回望是20世纪海外华文文学中的常见主题,故国回望不同于乡愁,这是一种独特而复杂的移民情怀。一般来说,美国华文作家怀抱着以下三种不同的回望心态和情感:一、暂居者思乡归国,二、放逐者诀别家园,三、飞散者审视家园。在这一脉络的梳理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政治文化结构对作家的影响,以及作家自身的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5.
聂华苓已在国内出版了四本书,是国内读者比较熟悉、评论界比较注目的旅美女作家.有关她的评论发表了不少,但大多侧重于介绍她的生平和创作情况,或者评价其作品.本文试图根据目前能接触到的材料,探讨聂华苓创作思想的发展.(一)聂华苓,一九二六年生,抗战时期流亡到四川,并在四川读中学和大学,全国解放前  相似文献   

6.
文学作品的翻译必须要达到传神的效果.翻译作品失去情感性,就失去了文学的内在美和情感美,就不能打动人,吸引人.文学作品翻译的情感性是文学作品翻译成败的关键问题,文学作品的情感性是作家通过创作阶段的动情,即作家对生活、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感悟的体现.译者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欣赏过程用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经验体会以及领悟作家的思想感情,迭到入情,在此基础上进入二度创作即翻译一再创作,这样使作者与翻译者之间的情感能交流,趋于统一.  相似文献   

7.
从创作心理学看 ,作家的创作情感活动是一个由自然情感到审美情感的转换过程。探讨曹雪芹创作《红楼梦》中的这种情感活动 ,即储存在曹雪芹记忆中的过去 ,由于时空的距离 ,使他能够在平静中重新唤醒 ,再度体验过去曾经留在心灵深处的感情印迹 ,而正是这种唤醒和体验调动起他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想象 ,从而使自然情感升华到对人生宇宙、生命存在的终极价值的领悟 ,完成了从自然情感到审美情感的创造  相似文献   

8.
武田泰淳(1912-1976)是日本战后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因其独特的从军经历和中国体验而备受瞩目。他一生都与中国有着难以割裂的联系,创作了大量的中国题材作品,在当代中国题材日本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中国文学研究者和侵略者的身份矛盾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这种特殊的心理矛盾造就了他不同一般的中国体验。  相似文献   

9.
萧红的婚恋及其成年后曲折的情感体验 ,不仅影响着作家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还使作家最终回到精神家园 ,创作出一幅幅凄婉、生动的故乡风俗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曹禺对现实生活的深切体验和理性思考与一些作家和作品所谓“潜在灵感型的创作心理定势”以及《日出》与《雷雨》的对比分析中,揭示了《日出》创作心理定势的第一个特色——深层的理性自觉和社会使命感;通过对《日出》的艺术分析,论证了其创作心理定势的第二个特色——作家对戏剧审美理想的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11.
海外著名女作家聂华苓在她的新著《三生三世》一书中,专门辟出一个章节"一束玫瑰花",是谈殷海光的。聂华苓这个名字,许多读者是从她的《千山外,水长流》、《桑青和桃红》中熟知的。这本《三生三世》是一部完全个人的亲历历史,是一个在大陆生活二十四年,台湾十五年,美国爱荷华三十八年至今的女作家的历史,无怪乎聂华苓慨叹自己好像活了三辈子,自传里以一个女性细腻敏感的笔触,来向读者展示她眼中的殷海光。  相似文献   

12.
聂华苓的小说书写有较强的自传性.她将不同阶段的生命体验融入笔下人物中,以此对抗个体漂泊的孤悲和历史变迁的虚无.从《失去的金铃子》中苓子与作者现实互涉的自由意志,到《桑青与桃红》中桑青精神破碎,再到《千山外,水长流》中莲儿在作者想象的异托邦内和解,主人公的主体精神发生了"自由—破碎—和解"的嬗变.通过探索这一过程,聂华苓真实的"三生影像"更清晰地浮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的一生一如她的作品,充满了“传奇”与“流言”,而作家的生命体验总会在作品文本中以或隐或显的方式呈现。本文试图从作家感知世界的角度来谈战争对张爱玲的人生理念和创作影响。  相似文献   

14.
鲁迅主张文学创作要显出人物灵魂的深。他高度评价俄国作家陀思妥也夫斯基,认为他能在人中间发现人,是“人的灵魂的伟大审问者”,这审问者“同时也一定是伟大的犯人。审问者在堂上举劾着他的恶,犯人在阶下陈述他自己的善;审问者在灵魂中揭发了污秽,犯人在所揭发的污秽中阐明那埋藏的光耀。”鲁迅在这里提出了刻画人物灵魂过程中自我与创作对象的关系。一方面是相互融合,创作中的自我要变成他创作的人物,深刻体验他所创作人物内在思想情感的冲突;另一方面是创作中的自我又不是他所创作的人物,他要保持自我的独立品格,成为他所创作人物灵魂的“审问者”,在深刻的感受和体验过程中,心灵达  相似文献   

15.
小说创作,是作家对生活有了深切的观照、体验和认识,在创作热情的激励下,把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素材,经过艺术处理,转化为具有特定情节、个性化人物的过程。大凡成熟的作家,在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审美观照和情感体验中,都有感受较深的题材、人物等对象的范围,从而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对象系统。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审美情感与现代意识两方面论述了两部小说作家的创作心态。两部小说作家的审美情感中渗透着严肃的创作精神,积淀着西部地方文化基因,这使西部小说创作勇于探索,呈现为动态开放、自我调节的特点,也使西部小说家具有了自己独特的选材领域和地域风格。西部小说作家与现代意识构成奇特的关系:他们执着地用自己的切身体验与之相为通,这既使他们的创作质朴而深刻,在客观上也符合了文学创作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历史形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繁盛,源于中国现代作家与土地、乡村、故园的精神血缘,源于他们对尴尬的现代都市生存体验的反抗。放逐、漂泊与回归的不同精神历险与生命体验,形成了现代作家不同的乡恋心态。对乡村文化的反叛与眷恋,构成了现代乡土小说的基本主题形态。而“整合”——西方近现代艺术精神,同民族文学传统的不断冲突融汇、整合发展,并最终走向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中国文学——成为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艺术选择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从"创作体验法"内涵解析严歌苓创作的独特性,并结合严歌苓近年作品《妈阁是座城》《老师好美》《补玉山居》深入解读严歌苓创作所呈现出的风格,其风格主要表现为人物身份的自我放逐模拟、环境氛围的自我感染熏陶、情境映射的自我取材演绎;以严歌苓作品创作为线索,探析其在这种创作方式背后蕴藏的创作心理,主要表现为情绪体验的"驱动力"、情境体验的"暴露欲"、文学体验的"整合性"。  相似文献   

19.
命运多舛的西班牙作家《堂吉诃德》的作者米盖尔·德·塞万提斯·萨万德拉(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家之一。他一生艰辛,经历奇特。他21岁时卷入皇家院内的一次争斗,被判砍去右手的刑罚。为了躲避酷刑,他逃离家乡前往意大利。在那里他先参在他历经坎坷、穷困潦倒的境遇下孕育出的作品,其中自然映出作者自我的体验和情感。塞万提斯在谋求生存之余,潜心创作。他用了8 年时间完成《堂吉诃德》的第一部。小说于1605年发表,受到人们的喜爱,书中的两个形象--堂吉诃德  相似文献   

20.
作家的“负积累” 本来,作家在进行创作之初,在着手构思作品之前,情感总是积攒到了一定的程度。我们可以视作是情感由量的积累之后出现的质的突现。它的终结便是作品出现。然而,创作中也还有这样的情况:作家对某一方面的生活已有一定的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情感经由相当的体验从而也沉淀为一定的积累,然而这种积累的结果,非但没有作品的出现,却连同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