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世界史上,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文明经过东西方不断的撞击与融合而得到发展,人类精神文明的正能量就是最终以各种形式和维度的“思想对话”得以互动、共存和发展。自然与人文社会各种领域的任何研究上升到最高度就是思想的研究。几乎所有人类之间任何行为的交往和沟通都是一种广义的“对话”,而只有最终上升到思想高度的“对话”,才能真正引领人类社会。21世纪以来,东西方思想的对话处于一个历史的拐点。全球剧烈的社会转型、变革、冲突以及灾变等让人类进行了价值、理念以及各种诉求的重构,而不断影响东西方思想对话的宏观条件。在跨文化、跨领域、跨学科、跨方法的整合与解构中,西方人的“东方学”与东方人的“西方学”也随之经历了危机与挑战。西方中心主义与东方中心主义都不可能完全成为独自垄断世界的“一元文明”。东西方研究者必须拓宽新的视域,开创多维度、多层面、多坐标的研究方法与模式,应当共享多元性、建设性、开拓性、批判性、前瞻性的各种思想理念,并作跨学科、跨文化、跨方法和全球化的理论考察与思想探讨;从而融合东西方思想及其他非西方的思想,重建一个整合性、包容性和互动性的国际化思想观。中国的崛起将自身推向了东西方文明撞击的风口浪尖。自17-18世纪以来,两个术语“崇华派”与“恐华派”,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又以新的解读分为了两种中国观或对华阵营。文章力图揭示和论证:东西方思想对话引领社会的多元发展;东西方思想对话的困境、危机与挑战;东西方研究的机遇、复兴与趋势。  相似文献   

2.
人类文明的类型多种多样,在古往今来的历史过程中,每每以族群和地域为边界呈现出彼此不同的特征.以此为前提,应把人类文明视为复数的可数现象,并在多样对等的基础上加以理解和比较.文章以剑桥大学教授Alan MacFarlane题为“理解他者文明”的演讲为个案,对不同族群间开展跨文化对话的意义进行了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3.
中西方音乐治疗都源自巫术丛林,于历史发展中存在着“文化共振”,在自然观、社会观以及治疗心理机制方面具有可通约性。在音乐治疗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以及思维方式上,中西方音乐治疗存在难以通约性。可通约性是国际化的基础,难以通约体现了本土化的特色。运用信息论美学辩证地对待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可揭示中医音乐治疗的跨文化功能,对中医文化的海外传播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因素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学语言就是不断深入了解其所蕴含的文化信息的过程.因此,通过交际模式理论指导学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世纪里,中国文论研究应当如何开创新的局面,从而取得更为丰富的理论成果,是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从跨文化的角度进行反思,促使中国文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应重视以下几方面要点:重新确立中国传统文化及文论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中国文化及文论的包容整合功能;大力强化中国文化及文论的创意研究。  相似文献   

6.
科学心理学发展正日益陷入因缺少文化观照而凸显意义干瘪的两难境地。一方面,它以其强硬立场和高傲姿态,拒绝包括文化在内的外来资源介入所带来的学术借鉴;另一当面,文化的兴起,不可避免地对现代心理学的科学观、研究方式及方法论的根基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浪潮,使科学心理学一枝独秀的局面发生裂变。心理学中文化的崛起,经历了从当初的文化转向、传统的跨文化心理学检讨,再到今天的跨文化对话的演变历程,为心理学研究开辟了新视野、新方向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的理解和解释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解释学,一种不同于单一文化内部所适用的跨文化解释学.跨文化研究的杰出倡导者雷蒙·潘尼卡以其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探索为跨文化解释学及其方法论的确立提供了一个极有参考价值的模本.我们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描述跨文化解释学:从动力来说,跨文化解释学首先应以当前人类生存的跨文化处境为外在推动,以人在自我理解上的跨文化信念为内在驱动.在性质上,由于需要克服不同文化之间的空间距离,跨文化解释学是一种历地解释学.在方法上,跨文化解释学则需要以"对话的对话"为基本的方法论,也即一种区别并超越"辩证的对话"的新对话型态.在目标上,跨文化解释学最终是为了实现不同文化的共同更新和相互丰富.  相似文献   

8.
中西伦理学对话的可能性和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各自都面临深刻的道德危机 ,中西伦理学对话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和需要。然而 ,这却不是一个容易的任务 ,有许多障碍必须克服。文化的不可通约性、种族中心主义和自然语言某种程度的不可译性 ,使得跨文化对话变得极为艰难 ,但却不是不可能 ,因为存在着对话可能的基本条件 :共同的问题 ,不可通约的相对性 ,中西彼此越来越接近 ,等等。关键是真正实现对话者平等和对话语言的平等 ,以及将对方作为他者 ,而不是相同者来理解。  相似文献   

9.
旨在研究不同文化间的对话关系。对话诠释学将成为未来的"钥匙",它可以使我们避免"文明冲突",开拓协调文化之间和文明之间的道路。其中,为了做到与周围世界和谐发展,目前开展许多对精神源泉的实践,其中就有道教。道教是最早的生态伦理体系。依照道家哲学思想,生态伦理的度超越了人类生活社会政治的度。只有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对话才能恢复和保证文明发展的协调性、稳定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0.
外语教学 (English as Foreign L anguage- - EFL)经历了许多变化 ,在不同的时期 ,其内涵也得到不同的诠释。近年来 ,外语教学已经同跨文化交际紧密地联系起来 ,并成为跨文化交际的一部分。外语学习者有了更多的机会去经历跨文化交际。但一直很少有人涉及跨文化交际下的外语教学对外语学习者认识目的文化的影响。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来研究外语学习者对美国人认识的异同 ,调查结果或许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教学和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1.
走向第二轴心时代的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今的时代被称为"第二轴心时代",这意味着这一时代难题的性质在改变,并相应地要求我们改变解决难题的方式,跨文化研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兴起的.跨文化研究是一种不同于之前多学科的、交叉学科的、跨学科的,甚至文化间的比较研究等的全新方法.跨文化研究有两大特征,即整体主义立场和对话精神.目前呈现出三种跨文化研究进路:以生态等基本生存问题为基础和核心的研究进路;以诸传统的相互对话和共同转变为手段和目标的研究进路;以当代生活为中心进行全新创造的研究进路.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每一个民族都无不带着自己的文化与别的民族交往和交流.无论采取何种形式、何种交际媒介,在物质流、信息流和人员流的后面是深层的文化流.跨文化交际应当是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彼此理解和沟通.本文着重探讨了有关中西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双向性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3.
跨文化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心理学主要沿袭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通过比较不同文化群体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得出更具普适性的心理学理论。文化心理学主要遵循社会人文科学模式,研究文化与人的活动、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它们分别从外在于文化和内在于文化的不同角度阐述了文化与心理学的关系,并将通过建构一种更高级的深层结构,沿着对文化整合思考的理论方向进一步发展,最终将文化真正整合入主流心理学中。  相似文献   

14.
身份问题在多宗教、多文化的当今世界既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新颖的问题,其新颖性在于它具有一种跨文化身份或者多宗教身份的可能性.当代重要思想家雷蒙*潘尼卡以其穿越多个传统的人生经验对此展开了探讨,他从身份本身开始讨论,着重指出身份是一个没有穷尽的探索过程,当今世界,特定身份的理解更是面临一种突变.从多元论理解出发,潘尼卡对跨文化身份或多宗教身份的含义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的看法,指出它不是某种复合身份,而是完备兼具的多种身份,它的可能性意味着三重事实:历史的维新、形而上学的挑战和宗教的突变.  相似文献   

15.
文化作为人类知识、信仰、伦理、法律、风俗习惯等的总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言谈、生活及工作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决定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具有不同的文化。分析探讨合资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因文化差异而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正确看待文化价值和行为期盼在经济运行和企业经营中的作用,协调中国与美国经济文化,将对那些不视合资文化差别为负担而将其视为企业中文化协调的源泉并加以利用的企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政治发展、社会整合和文化创新方面均取得了卓越的成效。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国外先进文化的大量涌入,对我国传统的文化产生了双重效应。以跨文化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新一轮国家软实力的竞争,逐渐成为世界各个国家关注的焦点。为了使我国在新一轮的世界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必然要构建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因此,文化生态建设不仅符合我国现阶段文化发展的需要,而且也为我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7.
私密话语进入作为公共领域的大众传媒与社会变迁密切相关。首先,社会文化语境的转换为私密话语向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扩张提供了精神导引;其次,消费主义思潮的兴起为私密话语向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扩张提供了物质基础;再次,西方精神分析学说、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思潮的涌入为私密话语向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扩张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习语是各民族语言的精华,受文化因素的影响,汉英习语承载了浓厚的文化重荷,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翻译要最大限度地传递习语中的文化信息,更好地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福山的"历史的终结"、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等理论的反思,必然引出"文明对话"的论题。从对现代化、西化、全球化概念的历史反思,提出"现代性中的传统问题"以及现代化的多元模式,从而进一步深化对"儒学是否有第三期发展前景"问题的认识;从"文明对话"、"文化中国",论证儒学创新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