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上海游刃于繁忙工作和诸多派对之余,一直密切观注着上海老房子的地产发展动向。他曾经在苏州河畔边投资过一处老公寓,而且将它布置得非常现代,但还觉得不过瘾,觉得要真正享受上海就应该生活在里弄里。终于在2006年年底,他如愿以偿地在上海历史悠久的老英租界,购置了一栋老房子。在买房子的时候,他曾很谨慎地挑选,因为怕房子有被拆迁的可能性,所以他非常明智地在一处被上海市政府于1999年9月23日颁布为优秀建筑的新式里弄里买下了一栋联体的三层楼房。此里弄建于1938年,"砖木结构,行列式排列,行道较宽"。  相似文献   

2.
童潇 《社会》2001,(12):22-23
美国社会学家帕克曾经指出 :城市决不只是一种与人类无关的外在物 ,而是一种心理状态 ,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1925)。因而 ,城市旅游文化形象的确立应该避免标准化的倾向 ,而应代之以灵活性和个性化用以满足不同市场的形象要求 ,满足旅游者前来进行旅游体悟及觉悟的文化意愿。换言之 ,就是要使旅游地形象富有“地方创造性”(senseofplace)和“可识别性”(identity).以苏州为例 ,曾作为“中国旅游十佳”的园林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苏州旅游文化形象的代名词 ,但就目前苏州旅游发展来看 ,这种以园林作为城…  相似文献   

3.
前言一九八一年十月间,在汉城举办的“退溪先生诞生480周年纪念国际会议”结束之前,会议主席曾分別邀请宇野精一先生、裴宗镐先生和我,对该次大会举办的意义说几句话。记得当时我曾赞扬大会的各项成功,并且还提出一点小小的意见。我建议所有在场的各国有名的学者们,除了专心致志地研究退溪先生的心性理气等深邃的思想和修养之外,是否可以考  相似文献   

4.
胡丽君 《生存》2020,(4):0109-0109
学生的阅读一般包括三重境界:一是“要我读”,教师的指挥棒指到哪就读到哪,与考试有关的内容细读,无关的忽略,人在书中,情感、思想也在书中,跳不出文章的圈,停留在“看热闹”的层次;二是“我要读”,能够被文章的故事情节、人物命运吸引,开始思考文章的内容、故事的意义,还能联系上下文了解作者的思想意图,进入“看门道”的层次;三是“我会读”,能从文章的内容想开去,不受文章的限制,不受作者左右,超越文本,感悟想象,认识自我。  相似文献   

5.
崔蕴华 《阅江学刊》2011,3(6):107-113
江南的人文地理环境造就了弹词的优雅情怀;弹词的吴侬软语也成为江南的文化标志。具体而言,弹词从两方面呈现出典型的江南图像:一是水乡的地域品格。经济之富足、人文之昌盛都使苏州弹词拥有了江南气质,充满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认同性。区别于“燕赵悲歌”,弹词的故事大多充满水乡风情、文人雅趣;二是苏州弹词与苏州园林的互文性审美关系。弹词很多故事发生在园林之中,而苏州园林中也经常上演昆曲、弹词。从深层看,弹词与园林有着相似的构造理念与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6.
正苏州古典园林,亦称"苏州园林",是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境内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总称。苏州素有"园林之城"的美誉,境内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现存50多处。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相似文献   

7.
释“读”     
《辞海》上对“读”的解释是:读,照文字念诵;阅看,默读。古籍上对“读”字也有一种解释:“读,抽也”(《毛传》)。“抽,犹出也”(《郑笺》)。古人认为“读”有抽绎之意,这个解释我觉得非常之好,道出了读书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8.
十年来,《学习与探索》以真诚的理论家的良智召唤着作者,感染着读者,在北方、在中国,都显示了她特有的精神魅力。对这一切,我是有深深的依恋之情的。然而,赞美之辞不必多说,因为她的作品在那风雨飘摇的日子里,曾受过最高的关注;感激的话也不能多说,因为我至今也没有能够献出上乘之作。所以,今天的正事,仍然是再学习、再探索。一、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再认识十月革命后的1918年,列宁曾明确地讲,社会主义是什么样子还不知道,它没有定型,也不可能定型。而当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上运行了70年后,邓小平又斩钉截铁地断言,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还没有搞清楚。当然,这里的“不定型”、“不清楚”并不是指它的最终  相似文献   

9.
郭达 《东西南北》2009,(6):22-22
黄宏是我在小品界里最大的“绊脚石”和“隐患”,各方面都压我一头,我除了年龄比他大,其他什么都比不上他。他1973年入伍,我1994年参军;他是文职6级,我是文职7级;他住的是复式结构的四室两厅大房,我住的是三间一过道的老式小房;他曾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6次,军功章多得没地方挂,可怜我就一枚三等功奖章孤独地在宽阔的胸前晃荡;他当着总政小品喜剧艺术团副团长,我是团员;  相似文献   

10.
数年前 ,一位学生时代的先生曾对我说 :“书 ,一定要多读 ,但不必为读书而整日耿耿于怀地穷于买书 ,因为这样做会把你的时间和精力都耗空的 ,而借书读的方法就很好。”这位先生说此话的用意是很明确的 ,对真正想要较为系统地读一些书的人来讲 ,买书不如借书看。眼下 ,由于知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读书无疑算得上是社会上的一大“热”了。但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受到某些说法的误导 ,有些人却由以往的读书爱好者转而成为单纯的书籍爱好者。其具体表现为 :往往是新买来的那本书甚至几本书尚未顾得上细读 ,在听了别人的介绍后又去争购较“热门”…  相似文献   

11.
李雪 《东西南北》2013,(12):22-23
“我研究天然印染,有偶然,也有必然。”黄荣华说。他母亲家曾经营着一家字画装裱店,几个舅舅还有祖传的手艺,能用天然染色的方法做出七八种颜色。父亲则是位裁缝,“我闭上眼睛一摸,就知道是什么料子。”在纸和布堆里长大的黄荣华,对色彩非常敏感,儿时的风筝让他念念不忘。“别的孩子扎风筝,用的都是报纸:我用的是皮纸,又轻又薄,舅舅还帮着染色,那风筝真是羡煞旁人。”  相似文献   

12.
也谈“混”     
编辑同志: 读今年一月你刊上的《混: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以及“编者按”,颇有感触。在此谈谈对这问题的一点看法。首先,我同意林玖一的看法:“当代中国社会还不是一个高度健康的社会”。客观现实中的确存在“混”的现象。而作为口头语的“在哪里混”、“混得怎样”、“混混日子”、“混得不错”……,已成为习惯,似乎无多大指责的必要,问题看它的实质如何据我所见所闻,真正主观上存心“混”的人也不太多,之所以”混”,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当前一些制度上有缺陷、弊端(特别是用人制度),  相似文献   

13.
征婚实录     
《人生与伴侣》举办“我读生活”征文,我写了一篇寄去。岂料文章没有发表(这很正常),却在第9期的“纸鹤传情”小栏目中发表了如下的文字:“我毕业于外国语学院,专业是俄语和英语。我的爱好是读书。我的优点是勤奋。有谁愿意同我携手并进,企盼您的回音。纪家骏,上海双阳路111号,200090”多谢该刊的“关照”,“纸鹤传情”来自20多个省市,约一百多封应征信。如果我年轻未婚,倒不失为一件免费的好事。可惜我不是。我的爱好其实不仅仅是读书。我还爱好下棋写文章等。我下棋时不反对第三者介入参谋,因为我知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现…  相似文献   

14.
读者的指点     
《社会》1985,(2)
1984年最后一期《社会》到手,我心里高兴极了,正如“编者的想法”所说:“本刊已开始改版”。确实,从封面到正文的安排都有了自己的特色,有几个栏目办得很好,例如“未来社会学家”、“社会学论文库”、“来自社会的报告”等等。我国社会学曾中断近三十年,前辈大多年事已高,而后辈还没有崛起。贵刊是我国目前唯一公开发行的社会学杂志,应该有义务和责任培养扶植未来的社会学工作者,振兴中国的社会学。我看也确实在尽力这样去做,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做下去。从总共17期来看,贵刊在从“杂”中逐渐趋向  相似文献   

15.
秦菊芳 《生存》2020,(1):0066-0066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阅读得其方,写作能力亦即随而增长。” “写东西就得运用语言。语言运用得好不好,在于得到的语言知识确切不确切,在于能不能把语言知识化为习惯,经常实践。”由此可见,阅读直接影响着写作。的确,“文本就像是一块刚成型的毛坯,等待着读者用自己的情感去打磨上光,添色加彩;文本就像是一个布满空间的灯笼架,等待着读者用心灵的绸缎去缝制一个个色彩不同的灯笼;文本还像是一份份热情的邀请函,邀请读者带着自己的体会和思考与它把盏相坐,倾心交谈。”因此,教师在“文本”这个空间里,要善于研读文本,找到读写结合点,进行拓展训练。只有将读与写融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二者紧密融合,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山水画都是强调自然的意境蕴涵,都根植于中华古老文化这块沃土,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山水文化”。因此,二者在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借助文学艺术的特有形式表现出含蓄美和自然美,尤其是在小中见大的空间处理和虚实对比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并深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古典园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山水画的发展,伴随山水画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也促进了古典园林的不断完善,这正是古典园林的山水画情结所在。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古典园林艺术和山水画艺术的交融是历史的必然,古典园林所特有的“诗情画意”与山水画艺术的“山水情结”都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论听读──文学消费方式的另一种存在黄大同在研究文学消费者享用文学产品的途径和手段之时,学者们往往把聚焦点投射于“阅读”之中。然而,在中外古今的文学消费活动中,还大量存在有另一种文学消费方式──“听读”。这是以朗读为中介的间接阅读,是建立在朗读者的阅读...  相似文献   

18.
正苏州是个园林城市,富于变化的建筑与山水交融,形成天人合一的人文景观,展示着中国文化内涵之美,也是画家青睐的创作题材。于亨移居苏州后,画了大量的园林写生,为他水墨园林创作积累了原动力。他把主观感受作为作品的  相似文献   

19.
周一下午,我正在办公室赶写一份材料。负责少儿街头救助的冯老师来到门前,"梁,快看看谁来看你了!"老冯的语气里满是欢喜,一回头果见一个清秀的年轻人站在他的身旁。端正的脸庞,明亮的眼睛,开心的微笑里带着一丝羞怯,尤其是那双大眼睛里的期盼,似曾相识。我一时想不起。“阿姨,我是王琦,您还记得我吗?”王琦,难道就是那个最能“骗人”的王琦?  相似文献   

20.
平日读近人诗经选本,每见注“君子”为“贵族阶级男子的通称”、“主子”、“剥削者”,心里常觉未必尽然;及至去年十月,高亨先生的《诗经今注》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卒读之后,疑团愈浓。愿粗谈浅见,就教于研究诗经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