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伦理思想史上,荀子的性恶论和韩非的自然人性论影响深远。一直以来,人们在考察韩非人性思想的时候,总是从韩非师从荀子,是荀子的继承人出发,认为荀子主张人性恶,韩非也必定主张人性恶,将韩非的人性论也定位为人性恶。笔者认为这不符合韩非人性的本意,曲解了韩非对于人性的理解。韩非其实主张一种价值中立的比较客观的自然人性论。  相似文献   

2.
性本非恶,荀子却说"人之性恶",性恶的根源到底是什么?这是荀子性恶论逻辑上的难题。对于这一难题,历来没有善解。其实,荀子为论证性恶准备了五个理论预设,即情性、同欲、欲多、物寡、群居。五者的必然结合是人的本性。五者本非恶,其结合却必然会产生一种恶果。性恶的根源就在五者的必然关系中。这是理解和破解荀子性恶论之逻辑难题的钥匙。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说性恶意识不同于性恶论。性恶论是明确宣称人性为恶的理论,先秦诸子中只有荀子一家。性恶意识则是古人对人性黑暗的认识,诸子多家有这样的认识。先秦诸子对人性中的黑暗和危险究竟有多少认识,这是一个以往研究很少关注的问题。荀子性恶论的研究一向与这个问题无关。本文选择先秦诸子最有代表性的三家,对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荀子提出性恶论,虽然在理论上独树一帜,其实对人性黑暗面的认识却很浅。性恶论的提出,目的不是探究人性有多少阴暗,而是与孟子派争辩道德的来源。韩非子对人性阴暗面的认识较深,其理论主要源自商君而不是荀子。商、韩都认为人性自私是不可改变的,韩非进一步对人性何以不可改变,人性中有什么毛病,会使教化型政治一定失败,做了自觉探讨。韩非法治和术治思想指向一个共同目标:政治运作客观化,去私人化。这个政治目标某种程度即源于对人性之恶在私人交往中不可战胜的认识。庄子认为人类原始的浑沌状态是合于自然的,但浑沌早已死亡,人的自然品性早已丧失。人类自上古以来就一直生活在心机与智巧的支配之下。庄子对人性之恶的观察是最深的,这可能与他对人类智巧极为厌憎有关。先秦诸子对人性黑暗有多方面认识,荀子性恶论在这个思想系统中其实没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禁欲主义,禁欲主义并非源自主张寡欲的孟子,而恰恰是源自主张养欲的荀子,因为荀子的理论中蕴涵着禁欲主义的倾向.苟子认为人性恶,在人之外寻找善的根源,恶的人性和善的类本质之间处于对立的状态,这种对立逻辑地包含着压抑欲望而成就德性的倾向.先秦以后儒家的发展,将荀子善恶对立的倾向尖锐化,最终走向了禁欲主义.  相似文献   

5.
论先秦儒家人性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性问题上,先秦儒家从孔子的"性近"说开始,至孟子的"性善"说,再至荀子的"性恶"说。孟子和荀子遵循了不同的思维路线。孟子是性善论代表,荀子是性恶论的代表。先秦儒家的人性思想既为儒家伦理政治的建构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同时也是儒家仁学发展的理论需要。  相似文献   

6.
三《训》人性观在继承儒家性自"命"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人性为"丑",主张性有"好恶",其人性观属于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家性恶论。三《训》还认为通过"因"性施教、"因"性分次等方法,可以解决性恶所引发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荀子对人性的关注,源于其设立的天人分途。他设定在人身上"性""伪"二分对立,同时又主张二者相合,这二重关系构成荀子性恶论的核心。由性伪分,突出人的原初之性朴,由性伪合强调人归于礼义之善。性伪之分合,关键在于心的作用。因此,对荀子人性论的理解,不能仅追问"性"字的含义,而尤要在性伪二者的动态关系中去理解。所以,荀子的性恶是针对于礼义之善的恶,而并非本性恶。  相似文献   

8.
孟子、荀子间的性善论与性恶论之争源自天人观上的分歧。孟子之天人合一乃个体的人与义理之天的合一。荀子之天人相分为群体的人与自然之天的分离。孟子以心善言性善,认为性在心中;荀子以欲望为人性,认为性在身。在孟子,天人因道德而合一;在荀子,天人因道德而相分。  相似文献   

9.
荀子思想博大精深,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其最独特之处在于一方面肯定了人的力量,另一方面他又绝不讳言人的丑陋。性恶论是荀子全部学说的基础,他从天人相分的角度循序渐进地阐述了人性中存在着自然本能、情与欲,若这些不加以节制化育便会因个人私欲造成社会的混乱,这便是性"恶"之处。荀子的性恶论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服务于他的礼制政治理论。  相似文献   

10.
荀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性恶论”是其独具特色的思想观点。在“性恶论”的理论基础上,荀子主张“化性起伪”;在义利观上,他主张“义利并举”;在政治思想上,他提倡“隆礼重法”。  相似文献   

11.
人性与政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奠基于不同的人性哲学判断,先秦哲学家们提倡了不同的治国方略和原则.作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基于其人性恶的判断论证了其隆礼重法治国原则与方略的合理性.虽然人性有恶的一面,但通过礼义法度来化性起伪,可以使人具有理想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2.
一学术界通常认为,荀子所说的“人性恶”是指人的自然本质,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自然素质。如:“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也,是禹桀所同也。”(《荀子·荣辱》下注只引篇名)这些不需要人们的主观努力和积习就有的生理和心理素质,是人的自然本性。它不分人之尊贵卑贱,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共同本质。我认为,这不是荀子所说的“人性恶”的本意,而是把它作为人类生存的前提加以论述的。即是说,人与一切动物一样,他“有气”、“有生”、“有知”。这种“知”,只是“知食”、“知色”、与生俱来的“知”。这种“知”是人类生存的前提与基础。故曰:“性者,本始材朴也。”(《礼论》)荀子之所以把人的这种自然之性称为“性恶”,是为  相似文献   

13.
荀子的性是心处其中并发挥影响变量的动态、整体的人性,荀子的心处于"可道"与"不可道"的十字路口。所谓恶之性可养、可化,所谓善之心可恶、可伪,此心与性的状态使荀子政治哲学具有了教化的指向。"性伪合而天下治",是荀子政治哲学在心、性基础上的总体架构和思想追求,荀子提出了养欲、师法、化性等政治哲学主张。荀子政治哲学虽然归结和落实于德性修养,但心、性的无根状态终使其政治哲学体现出一种紧张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14.
论荀子的“人性恶”及“隆礼”、“重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性的看法历来众说纷纭。荀子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了“性恶论” ,由于人性上的唯物观和平等观 ,他又认为人性不但应当改造而且也是可以改造的。在人性改造理论的基础上 ,荀子提出了“隆礼”、“重法”的治国主张 ,对当时及后世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古典儒家所倡导的教化有深深的政治意义。教化活动与其说属于教育活动,不如说属于政治活动。教化者和教化对象的二分不同于通行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二分。教化政治是一种以身作则之政治。性朴论为教化的必要性与教化成善的可能性提供了很好的说明。质朴之性蕴含着善的潜质,但不具备现成的、完备的善,需要教化而使之完美。正像玉石需要加工才能成为玉一样,人也需要教化才能成善,而通过教化让民成善,这正是君王的责任。《性恶》是荀子后学所作,荀子本人主张性朴论,而董仲舒也如此主张。这两位性朴论者是儒家中倡导教化之佼佼者。  相似文献   

16.
在荀子看来,人-心秩序应该以"礼"和"义"为准则,"欲"和"蔽"容易导致人-心秩序的混乱。因此,必须用节欲、解蔽、为学等方法对人性进行改造,做到性伪合才能实现良性的人-心秩序。荀子的人-心秩序观启示我们,要妥善处理人的欲望,注重理性的作用,提倡为己之学,同时要注意其专制主义倾向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孟子和荀子都尊崇孔子,二者都从孔子那里寻找知识和道德资源,并根据不同的理解形成各自的教学思想和观点.二者的分歧源自前者尊"德"而后者主"知",首先表现为人性论的不同解释,然后由人性论的不同解释演绎出二者不同的教学主张.孟子假设人性"善",主张"明心论",较注重德性修养,重视"思"、"行"和"自然之教";荀子假设人性"恶",主张"博学论",较注重知识学习·重视"学"、"知"和"人为之教".  相似文献   

18.
孟荀关于性之善恶的争论,其实质是古典政治哲学的问题。荀子对性善论的批评,深刻反映了哲学与政治、思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我们只有从古典政治哲学的角度才能认识到这一点。荀子深刻地认识到孟子性善论潜在的否定秩序、罔顾具体现实的品性,从而勇敢地将之改造为性恶论。荀子对孟子的批评所揭示的问题在今天仍然存在。现代学人之所以看不到荀子理论之价值,乃在于囿于启蒙之视野。启蒙与佛老思想一样遮蔽了荀子思想之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9.
"天人之分"的天人观是荀子人学思想的逻辑起点,人性趋恶的性恶论是荀子人学思想中教化思维的前提条件。"明分使群"的社会历史观彰显了荀子人学思想的伦理价值,"隆礼重法"的治国理念是荀子人学思想的政治价值之旨归。荀子人学思想是他对人性情怀关注的直接阐发。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人性善与西方的人性恶理念都影响了政治体制的设计。西方人性恶的理论在古希腊、近代、现代都有充分的论述。中国一直是人性善理念统治思想界,荀子人性恶是例外。荀子与西方人性恶的理念二者有不同推论,这是本质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